首页 -> 2006年第8期

诊治孩子的精神“贫血症”

作者:吴红燕




   四年级某班正在上数学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只见老师运用课件出示一只生日蛋糕,请学生把蛋糕平均分成8份。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蛋糕的平均分。教师似乎想渗透一下思想教育,又问:“这8块蛋糕两块给你,两块给爸爸,两块给妈妈,剩下的蛋糕给谁?芽”这时,一个个学生高高将手举起:“给我们自己吃。”“给我们家的狗吃。”学生们的回答使听课的教师愕然:给自己吃,竟然还有甚者给狗吃……
  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真实案例,虽然像准备“给狗吃”的学生只是少数,但这也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思考。现在的孩子思想空虚,情感贫乏,缺少健康的价值取向——患上了精神“贫血症”。
  21世纪全世界面临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德育问题。德育工作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重要,它涵盖了一个人成才的多方面内容,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要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空洞的口号于事无补,必须善于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最终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一、 孩子精神“贫血症”的成因
  
  造成孩子精神“贫血”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亲情的弱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提速,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从早上离家上岗直到晚上回家才能与孩子见面。特别是网络虚拟世界有很强的吸引力,孩子犹如“提线的木偶”被牵引其中,家庭中亲子间的其乐融融几乎丧失殆尽。
  2.少了手足间的情感生活。随着家庭的小型化,作为三口之家的孩子,独来独往,形孤影单,享受不到兄弟姐妹间的嬉戏游乐以及同辈间的相互提携和精神互助。
  3.家庭空间的封闭。居住空间与邻居的阻隔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际交往的闭锁,导致父母不在家时,孩子沦为孤独者。
  4.期望目标的失度与偏执。绝大多数家长都期望孩子的学业成绩“尖儿又尖”,其神经细胞被学科试卷上的几个阿拉伯数字牵引着,面对孩子内心在想些什么,希望得到什么,有待开发的还有哪些潜能等,则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为此,家长时常会埋怨孩子不争气,而孩子则因屡遭家长的训斥而大为反感,甚至反目成仇。长幼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代沟愈拉愈大。
  5.教育理念的缺失和教育方式的不当。不少家长错误地认为:充分满足孩子在物质层面和金钱上的欲求,“是一种至爱的表达”。相反,家长对孩子精神方面的需求很少关注,舍不得购置旨在提升孩子思想、情感素养的学习用具。这种厚此薄彼的反差,易导致孩子的精神失衡。
  归结上述,孩子的精神“贫血症”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实则源于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家庭文化环境的不良和家长教育素质养不高。
  
  二、根除精神“贫血症”的基本策略
  
  1.“实践即教育”——让孩子在体验中发展成长
  分析这个准备将蛋糕“给狗吃”的孩子,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芽是他只知道考虑自己,不知道顾及身边更多的人;是他只知道享受,不知道赚钱的辛苦。我们仔细想想,生活中的孩子不愿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让位,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是因为他们没有体验过老弱病残生活的艰苦和不便,所以他们无动无衷;因为没有体验过给老弱病残让位后的幸福感觉,不知道给别人带来幸福同时自己更幸福,所以他们不会让位。久而久之,就习惯成自然了。
  我们曾经布置过这样一个特殊的作业:让孩子们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洗一次脚,要求仔细观察爸爸妈妈当时的表情,说出自己的感受。其结果令我们受到极大的震撼:没想到孩子们的这一举动,几乎令所有的家长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次活动获得的教育效果是惊人的,它强烈地震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他们感受到,我就给爸爸妈妈洗了一次脚,就让妈妈这么激动,这么幸福,我一定每天都给妈妈一点快乐。是什么使这一特殊的作业有这么圆满的答案呢?芽——体验。的确,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感悟,才能使孩子们的道德知识化为道德行为,让他们在生活的体验中产生道德情感,在情感的交流中提升道德认识,在感悟道德知识的过程中形成道德行为。
  德育体验的途径有很多,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学校德育实践的一种重要渠道和载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获得丰富的道德认识,而且经历各种道德体验,加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不断地将社会要求和行为规范地化为个体人格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逐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课堂即生活”——让德育课堂回归真实
  有效的品德课教学必须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由此,新课程改革的德育课堂必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当前生活、现实生活。对于儿童来说,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理念,努力在课堂上呈现生活中即时生成的、发展变化着的道德内容,以本真的、主动参与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亲历中判断、选择、体验和感悟,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享受。
  
  (案例)《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学期《换个角度想一想》设计片断
  
  小调查课前组织“在生活中,你与同学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或不能解决的矛盾”小调查活动。
  小品表演学生表演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再现学生生活场景。在情境中组织学生换位思考,怎样解决矛盾?
  心有千千结说说自己心中的疙瘩,议议如何解开心中的矛盾。
  从课前组织的小调查活动中教师了解到,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在《换个角度想一想》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小品表演活动,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引领学生面对矛盾冲突去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通过“心有千千结”去解开每个学生心中的疙瘩。就在解决的过程中明白:心中多想想别人,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微笑。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内心体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促进了道德的生成,即:在与人交往时,能理解、善待别人;发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容待人。这样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选择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融及学生的真情实感,有利于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
  3.“氛围即教材”——让孩子得到熏陶
  一年中,孩子有72%左右的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品德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儿童品德成长来说就是提高学校生活质量。如果学校的整体生活品位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自然就高。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让校园的行为承载着文化的使命,如:红领巾礼仪岗体现一种交往、交流文化;教师值周呈现一种亲和、服务的文化;大课间操是寻求健康的文化;课间活动蕴涵着休闲文化……从演讲比赛、乒乓球比赛、征文比赛到捐助义卖活动、《华山校园》校刊的编辑……人人都有文化建设意识,以长远发展的眼光与长效积累的耐心,为学校软实力的增长做贡献。校园文化气息在不断向外扩散,这不就是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孩子们道德品质的发展吗?芽
  一年中,学生72%以外的时间在社区或家庭中度过。一个家庭不仅是亲情的港湾,同时也应是学习的场所,是孩子们开始一段新航程的加油站。作为家长——孩子教育的首任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成为我们孩子道德品质形成的引领者。作为家长,应多一些精神方面的投入,一方面对孩子不适度的欲求不要百分之百地满足,另一方面应加大精神方面的投入,如增加家庭藏书,多读书,营造读书型的家庭。作为家长,应多与孩子面对面地平等对话,多倾听、多沟通,在沟通中达成理解,在沟通中化解冲突。作为家长,应多开展亲子间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双休日带孩子郊游,共同欣赏影视作品,共同参加社区活动等等。作为家长,应多让孩子动手,能由他们自己干的,家长切莫大包大揽。多动手,孩子就会多一些经历,多一些体验,多一些真情实感……
  综上所述,防止和根除孩子的精神“贫血”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使之转化为道德行动是新课程下小学生德育教育较为重要的一方面。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只有培养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才能输送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