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构筑校本研究共同体 提升专业研究力

作者:张国红 林连富




   如何适应校本教研的发展形势,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教研开始成为大家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研究表明,教师参与教育行动研究,由不同背景、经验、才能和观念的教师建立起的研究共同体,凭借团体互动所产生的激励力量,知识建构和智慧共享,将使教师跨上通向教育研究殿堂的第一个台阶。
  
  一、“校本研究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由于受地域、时间、资金投入等原因的影响教师与专业研究者合作研究只能成为一种理想。我们单个教师受认识水平与价值观念等的局限,对教育实践的理解水平也有限,从而妨碍教师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准确表述观点与他人交流。因此,建立“校本研究共同体”是教师研究走向廉价、高效的最佳方式。
  “校本研究共同体”,是指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教师团体的教育行动研究。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共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或者为了一个主题共同投入热情,可谓“志同道合”;他们在这一共同追求与探索的领域中持续不断地相互公开、相互批评、相互创造、集思广益,在共同的研究中实现共同的抱负,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持续提升创造了机遇。
  
  二、“校本研究共同体”的运作机制
  
  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教师成为研究者,并不是要教师在教学之外去做另外一件事,而是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成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可是教师工作的繁杂性往往又使教师工作离开了专业领域,忙于周边的杂务。再则,传统的教研制度“硬性有余、弹性不足”,“约束过多、共识过少”。研究主题总是带着“计划”的影子,“长官意志”明显。有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是额外负担,因而热情不高、收效不大、疲于应付。我们的评价似乎总是要从一群人里挑出最好的来,对学生这样,对老师也是这样。因此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私事性”的意识比较强,竞争的消极影响很大。教师因竞争压力过大,自信心丧失,最后因失望、受伤、身心俱疲而削弱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信赖感,产生“合作困难”。
  如果教师不被他人强制参与,那么什么是教师最渴望的?而促进其主动参与的内在和外部动力究竟在哪里?我们认为应重构以下几个关系:
  1.唤醒希望,重构“主体性”
  我们要克服传统教研的“划一”主义,把学校营造成开放而不过于竞争的能充分激励教师时刻去挑战成长目标的精神家园,让每个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感受教育的幸福,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实现由“制度约束”到“文化认同”的转变。
  现行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仍是呈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形态,“校本研究共同体”要求这个结构呈扁平化,行政管理者在“共同体”中只是合作者、引导者或支持者,决非领导者或组织者,但在开始时可以作为“监督员”的身份出现。在共同体中没有“领导者”,只有“召集者”、“发起者”或“研究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不会“少说少错,不说不错”,更不会刻意的“粉饰自己”,“讨好领导”,他们将不用为领导做事,因为专业成长是他们自己的职业使命。
  2.合作共赢,重构“同事性”
  “校本研究共同体”的构筑是把学校作为教师共同成长的场所,让教师们作为合作创造教育的研究专家建立起将彼此的实践相互公开、相互切磋、合作创造的关系。这种关系谓之“同事性”,而“同事性”的构筑则是实现“共同体”的核心因素。
  然而,在学校中构筑“同事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由于受传统的论资排辈观念的影响,以及教师工作的繁杂性和因竞争带来的不确性都使得教师难以形成相互间诚心协作的意愿。在仅仅承担校务分工的班级和学科的教学,个人主义意识支配教师的学校里,要建设共同体的“同事性”,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建立起以合作为手段,以共赢为目的的研究氛围,使合作各方体验到合作是一个“共赢”的过程。
  (1)硬件建设
  硬件包括打造以IT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共享的效率。
  (2)软件建设
  ①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见面,并交换想法。
  ②在地域上安排教师之间相互接近,以便他们相互观察和互动。
  ③建立学校范围内的交流体制,包括专门为教学,学习和其他事务组织的日常生活。
  ④采用诸如团队教学等需要教师发挥他们技巧的教学方法。
  
  三、“校本研究共同体”的运作程序
  
  “校本研究共同体”是校内教师的“教育实践研究自愿者组合。”我们认为可以从这几道程序去运作:
  在预研阶段,学校请专业研究者营造氛围,提供专业指导。
  在研究起始阶段,教师选择“问题”,着重考虑的是:从学校特定环境、具体条件、实际经验与教育价值取向中,发掘值得研究的课题;从学校日常教育事件与偶然现象中,发现问题,捕捉教育学生的契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使之成为研究对象;从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教育行为中,发现教育实践的灵感与智慧,加以总结。
  在“问题”确定后,教师用可以“交流”的形式(如:“讲故事”、“记录法”、“录像法”或“课题实施方案”等)把“问题”放于校内公共平台上(如网络、现场对话、各种会议等)进行交流。吸纳对话人(准共同体成员),在互补与互惠,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准研究共同体”。
  在研究深入阶段,“准研究共同体”对所选课题制定实施方案向学校及上一级部门申报,由主管部门评审。经规划后,“校本研究共同体”正式诞生,并由“问题”发起人担任组长做好主持、鼓动、协调、总结等工作,使课题研究朝着预先设定的目标前进。
  在成果表达阶段,为了是研究产生更加积极的意义,“共同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文字、图片、录象、座谈、公开课等)把研究历程全方位地展示给学校,纪录“共同体”的成长历程,以作教师专业成长的纵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