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让教师乘着网络的翅膀飞翔

作者:马桂金 严伯春




  网络正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应用网络让生活方便多彩的时候,还应当意识到网络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引领教师借助网络学习研修,并将网络文化带向课堂,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一、展望:网络文化下的新课堂
  
  网络文化下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想首先是自主。鼠标握在学生的手里,学习的走向便成了他自己决定的事情。如何让学习有效果,而不是偏离方向或效率低下?显然这需要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还依靠学习者自己的责任和自律来调控支持。这种目标驱动、自主监控下的学习是一种真正的自然状态下的学习,这种“过程和方法”将成就他们一生的辉煌。我们有的老师可能对此不以为然,习惯地认为只有自己控制的课堂才是让人放心的课堂,才是学生有进步的课堂,殊不知控制与束缚同语,你的放心也并不意味着学生舒心。如果你的课堂能够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一些字词问题,那你为什么不放心让学生用网络去解决更加复杂的事情?第二,在开放的网络课堂上,由于留言板的使用,师生之间不再是老师与几个尖子生的交流,每个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即时自由发言,这样,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课程内容使用者,而且成了课程内容的建设者。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硬件条件来实施这样的教学,但可以将此作为一种愿景、精神实践于课堂: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学,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探究。这样的学习创造以及在创造中所显露出的课堂生机应当成为每一位老师的日常追求。我想,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提出恐怕正是基于网络文化的考量。
  
  二、呼唤:“新课堂”需要“新教师”
  
  教育的未来,网络将会尽显其价值。但是,只有当教育工作者知道如何应用网络,以及如何发挥网络在教育中的潜在优势,这种可能才会变成现实。
  
  1.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能力同样可以转化为课堂教学生产力。两年来的培训与实践,我们的老师已经熟悉了计算机,对网络也不再陌生。用网络搜寻有价值的资料备课、制作PPT上课已是常态。这是进步,但我们也要清楚,这些只是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冰山一角,我们要学习的还很多,比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种潮流,如何整合我们所知不多;带领学生去网络教室上课,网络教学软件不能熟练使用,课堂难以驾驭;主题学习网页可以让学生对一篇课文的学习充分展开,而制作一个这样的主题学习网站对我们绝对是挑战……
  
  2.思想
  课堂上教学媒体的开发与使用,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反映。我们常常讲一个专家教师与职初教师不同,职初教师往往不问时机,不讲需要,滥用媒体,没有曲径通幽的次第,没有媒体退场的悠长回味,媒体的张扬难掩思想的苍白。在专家教师的一个教学情境里,我们能够觉察其中思维的流动,媒体的运用嵌入其中,看着不显眼,回想却动人。这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赋予的色彩。这种理念从哪儿来?从学习沉淀中来,从反思积累中来。所以,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对信息一定相当敏感,筛选、加工、公布信息的能力也很强,他善于从自己或他人的教学案例中发现规律,并将这种规律有效地应用到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去。
  
  三、行动:让新教师在网上“在线”成长
  
  新课改的理念得以实现,需要教育技术的跟进。而教育技术的正确运用,更需要新课改理论的指导。教育技术光芒不应当仅仅闪耀于课堂,还应该向课堂的两头延长: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与学的准备,应用于教与学的评价,应用于教与学的反思提高,应用于与同事、家长、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所以,这不仅是一个技术标准,也是我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行动一:建网
  “建网就是建学校”。学校在前两年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两个网络教室、两个多媒体教室、所有的办公室全部光纤联网。学校建有自己的校园网,由于内容丰富,泰州教育网给我们学校网站做了地址链接。但从把网站建成“教师发展的学校”来看,我们的网站还很不够,需要尽快完成改版。其中重点建设三个系统:研修系统、BBS、博客系统。
  研修系统:重在学习资料的呈现,如课程理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名师课堂、文本或视频案例、每周网络学习、一周教育视点……
  BBS:重在组织专题讨论,如(1)每周网络学习内容发布于研修网,BBS建立相应交流专帖,让教师们在这里贴出自己的学习体会;(2)老师们工作中遇到了什么疑难困惑在论坛贴出,每月可以选择围绕一个重点进行专题讨论;(3)每月推出一个典型案例组织老师们进行分析,学习其成功经验,汲取其失败教训……
  博客系统:这里可以是你教育生活的后花园,也可以是你以文交友的开放客厅。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均是博客的内容。对于初学者,我们不妨从下面三个方面使用博客:(1)学习记录——网络浏览时遇到的好文章贴过来,写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可长可短;(2)教育叙事——班主任工作手记、教学案例随笔,这些来自教育生活的记录反思将成为你教师职业生涯里最令人回味的镜像;(3)家校联系——这是教师、学生、家长联系的好平台,你可以在这里给家长写公开信,把自己的工作设想与家长沟能;你还可以把这里当作对学生的校外辅导站使用,进行佳作推荐、阅读指导、释疑解难、心理辅导……
  
  行动二:培训
  价值引导不讲什么道理,只向老师们提供一个个依靠网络学习成长的案例。如BBS上:干干,一个在教育在线“吵架”出了名的山坳里的中学教师,为了“争吵”有资本,他拼命地啃书本,在网络论战中思路渐晰,竖起了“深度语文”的一面旗帜,出版《破译教育的密码》一书;看云,一个平凡女子,可因为“大量地、高品位地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铺就了她坚实的语文之道,出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纯粹由网上教育日志整理而成。博客:介始淄博教师博客群创造的奇特文化现象,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这一现象的关注、资助。
  技术指导(1)进行数字化教学平台应用技术的培训,重点对博客的撰写、发布和管理进行指导。(2)举办“如何进行叙事研究”的系列讲座,重点对教师进行叙事研究的意义和方法方面的培训。(3)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指导:学期初如何针对自己的教育问题提出课题,如何在行动中进行研究思考,学期末如何结题总结。这样“做文章”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重大。(4)进行以利于学生“学”为出发点的课件与网页的开发、管理培训。
  
  行动三:考评
  量要保重点看BBS上参与讨论以及博客的文章发布。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撰写要求。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人每月至少两篇,其余教师每月至少一篇。我们认为在起始阶段,考核一定要严格。在严格要求中养成习惯,要让老师们知道这不是装点门面的风花雪月,而是切切实实改变教学气质的成长路径。
  质要高分工负责人要及时阅读网上的研修文章,适当点评,精品文章给以精品帖奖励。鼓励教师们进入教育在线、凤凰语文,小学数学教学网等大型网站论坛活动。
  积分考评在网站建立一个教师研修成长考评专区,采取积分考评制,教师自评,分管负责人审核。逐月考评,每学期15分为合格,多出分可顺至下一学期使用。一学期积分超过30分者给予表彰。
  
  
  期末奖励每学期学校拨出专门资金对博客撰写得好的教师,特别是对在专业成长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如网站宣传、奖励图书、组织外出考察等。期末编印《成长》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