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巧用儿歌育学生

作者:叶 弘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对学生的教育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令许多老师感到头疼。一年级的老师被称作是“保姆式的苦工”,学生刚入学,什么都不懂,有的甚至不知道上课是干什么的,教师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声嘶力竭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我尝试了巧用儿歌教育学生,感觉效果不错。
  
  一、用儿歌引导学生守纪律
  
  低年级的小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带有幼儿的特征,教育在于引导孩子们自觉地去做,应侧重激发和培养。上课铃响后,便让学生在小班长的带动下边拍着手边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边唱边做好,教室也由喧闹变为安静。上课时,对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引导学生们拍着手一起唱:“×××,守纪律,大家快点来学习!”谁问题回答得好,就引导学生一起唱:“你真棒,继续努力会更棒!”(竖大拇指以示夸奖)如果有不守纪律的学生,就领着大家一起唱:“真没羞,不守纪律羞、羞、羞!”如果改好,及时进行表扬。使一年级的小学生从儿歌中明白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不对。学生在老师的说教下,可以暂时性的对某些思想行为的是非好坏、真假美丑进行识别判断,而正确的道德认识以儿歌形式来表达,孩子们容易理解,并使学生督促自己形成持久性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并营造了良好的班风。
  
  二、 融儿歌于学生课中休息
  
  根据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疲劳的规律,我用儿歌配上简单的动作,作为课中操,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的大脑得到休息。如儿歌:“太阳公公起得早,花儿点头对我笑,背上我的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让学生边唱边做。又如拼音儿歌:“小鼓敲d d d;马蹄响da da da;汽车开di di di;敲门声du du du”。(动作表演)儿童的精神世界有其独特的魅力,他们喜欢在儿歌、游戏中尽情放飞五彩的梦想。课中操后,学生处在兴奋之中,此时,我便让一名学生领着一起说纪律儿歌:“我是小学生,小手自然放,小脚并并拢,身子坐得正,眼睛看黑板,耳朵认真听,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学生”。这样放松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又回到教学中来。
  
  三、融儿歌于课堂教学中
  
  1.以儿歌的音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能引发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推动他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儿歌具有的艺术特色之一便是富有韵律感和童趣,学生喜欢读,易接受,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运用有趣的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儿歌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积极投入本课的学习活动。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4《d t n l》这一课时,利用儿歌导入新课,教师领着学生读儿歌:“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全不怕,打败哪吒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教师故意把:“特、大、打、哪、太、乐”这几个字音加重,让学生感知d、t、n、l四个声母,学生边学边唱,兴味盎然。再指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引出要学习的声母d、t、n、l。
  
  2.利用儿歌识记汉语拼音的音、形
  在低年级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时,因为拼音字母比较抽象,小学生死记硬背,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在拼音教学时可通过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识记、辨析字母。如“小门小门n n n,小棍小棍l l l。今天学习了l和n,小伙伴们真快乐。”又如:“左上半圆q q q,右上半圆p p p,左下半圆d d d,右下半圆b b b”(让孩子跟着动作用身体语言摆出q、 p 、d 、b的样子)。还可以利用拍手游戏进行拼音教学,例如:“你拍一,我拍一,嘴巴张大a a a; 你拍二,我拍二,嘴巴拢圆o o o;你拍三,我拍三,嘴巴扁扁e e e”,然后让孩子们自由去续编拍手儿歌,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另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也编排了一些儿歌,教师可用于复习汉语拼音,识记、巩固汉字的音、形、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主动自编儿歌,并及时予以表扬,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儿童从本性上说应该是诗人、是艺术家、是哲学家、是梦想家,她们通过涂鸦、游戏、儿歌等对生活进行探究。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独特而美妙的想象就是这种学习的自然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和培养孩子的这种潜能。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运用儿歌这一独特的艺术手段组织教学,创造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轻松活泼中明白了道理,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