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语言伤害,不容忽视的软暴力

作者:谢全民




  所谓“语言暴力”,就是诉诸于口头或书面的暴力行为,它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乃至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伤害。表面上看,语言伤害比体罚要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比体罚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近期结果看,它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压抑学生的心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其和教师的对立情绪,直至引起厌学、辍学;从长期影响看,它刺伤了学生的心灵,容易造成学生孤闭、冷漠、不合群的畸形心理,成为孩子一生无法消除的痛。甚至产生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后果,这不仅是教师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