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血肉长城 >  上一页    下一页
八六


  激战到9日,日军损失惨重,基层军官死伤很多,畑俊六组织空军向万家岭地区空投了两百多名联队长以下军官,以加强力量,这在整个中国抗日战争中是绝无仅有的。

  同一天,蒋介石命令薛岳务必在9日夜晚12点以前全歼松浦师团,结束战斗,作为给“双十节”的献礼。下午3点,薛岳棋走险着,出动所有预备队,命令各部队选拔勇壮士兵两百到五百名,组成奋勇队,担任先头突击。各部长官一律靠前指挥,薛岳自己也来到一线。下午6点,炮火准备。7点,奋勇队出击,各主力部队紧随其后,向箭炉苏、万家岭、田步苏、雷鸣鼓和杨家山等地全线攻击。

  各部队前仆后继,踏着尸体冲锋。一夜血战,打垮了松浦师团的防御阵地。10日早晨,叶肇军收复万家岭和田步苏,欧震军收复大金山西南高地和箭炉苏以东高地,俞济时军攻占张古山,第九十一师攻占杨家山东北无名村,第一四二师攻占杨家山北端高地。

  战斗中,欧震军前卫突击队一度接近松浦的司令部,距离不过百米,但因天色太黑,自身伤亡重大,没能发觉松浦。战役结束后,一名日俘供认:“几次攻至师团部附近,司令部勤务人员,全部出动,参加战斗,师团长手中也持枪了。如果你们坚决前进一百米,师团长就被俘或者切腹了。”未能生擒松浦淳六郎,是这次会战最大的遗憾。

  万家岭战役,最后关头未能组织强大的力量,彻底歼灭松浦师团,但中国军队表现出机动灵活、组织严密,士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令日军大为震惊。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几遭灭顶之灾,已被废掉武功,在日本陆军历史上前所未有。

  薛岳的故交叶挺将军说:“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万家山战役之后,各路日军突破了中国军队的外围防线,向武汉逼近。这时候,在粤汉铁路的南端,日军对广州的威胁也在加紧。

  10月12日,秘密在台湾澎湖列岛集结的日军第二十一军三个师团,在司令官古庄干郎中将率领下,乘坐三百多艘登陆舟艇,在夜幕掩护下,登陆大亚湾,直逼广州。

  当时,中国海岸线大部被日军封锁,天津和上海等大港都被日军占领,广州是唯一幸存的海上门户。国外的军火物资,主要是从香港到达广州,再由粤汉铁路运往内地。日军进攻广州,无异于釜底抽薪。

  蒋介石得到情报后,在日记中写道:“日寇在大亚湾登陆之目的:一、表示其非达到使中国屈服不可。二、对英国示威,欲使中国不借重英国而向其屈服。三、希望分化广东,不加抵抗。四、至于截断广九铁路之目的犹在其次。”

  武汉保卫战正在进行之中,中国军队无力回援广州。广州守军余汉谋的第十二集团军本身兵力不足,而蒋介石又忽视了广东省省长吴铁城的报告,认为日军没有兵力在南方开战,致使余汉谋放松警惕。日军乘虚而入,10月21日攻陷广州,武汉处于日军南北夹攻之中。

  日军切断了粤汉铁路,武汉岌岌可危了。

  在长江南岸,第二兵团组织六个军,在阳新地区顽强抵抗日军,但战到10月22日,阳新、大冶和鄂城相继失守。24日,日军波田支队推进到距武昌仅三十公里的葛店附近。他们南侧的吉住师团,先后突破了万福麟第五十三军和关麟征第三十二军团的防线,推进到武昌以南的贺胜桥地区,本间师团也同时推进到了咸宁东北地区。

  在长江北岸,田家镇要塞陷落后,日军稻叶师团相继攻陷浠水和黄陂。清水喜重第一一六师团的第一一九旅团,也攻占了长江北岸的兰溪,24日已推进到距武汉仅三十五公里的阳逻附近。

  在大别山北麓地区,日本第二军占领固始和潢川后,蒋介石的另一支嫡系胡宗南不战自退,让日军进占了信阳。日军筱冢师团派出一支部队沿平汉铁路南下,主力则在平汉路以西,经过应山、安陆、云梦和应城,向汉阳和汉口迂回,协同冈村第十一军进攻武汉。

  蒋介石见日军已从东、北、南三面包围过来,便于24日下令放弃武汉。当晚,他和宋美龄乘飞机离开武昌,中途飞机迷失方向,返回武昌,第二天凌晨4点再次起飞,飞往湖南衡阳。临行前,蒋介石下令破坏所有可能被日军利用的设施,这道“焦土抗战”的命令,使武汉整整燃烧了两天。

  实际上,早在9月底田家镇要塞陷落后,蒋介石就知道武汉无险可守了,为了保留实力,开始撤离党政机关,疏散城内老百姓。不久,部队也在按计划撤退。长江以北的主力,撤到平汉路以西的汉水沿岸及大洪山区,廖磊集团军留在大别山区,开展敌后游击战。薛岳兵团仍在九江以南抗击日军,并可视情况退往湖南。第二兵团依托幕阜山,掩护西面的粤汉铁路;罗卓英指挥武昌以南金牛方面的作战,掩护各军撤退,整个武汉城区只留一个旅的卫戍部队,作象征性的抵抗。

  蒋介石飞走的那一天晚上10点钟,日军先头部队稻叶师团第二十三联队率先进入汉口城区。第二天凌晨5点,波田支队从宾阳门突入武昌。第三天下午,配属于波田支队的日军第十五师团第六十联队占领汉阳。中国军队的武汉保卫战宣告结束,武汉三镇沦陷。

  在这次会战即将落幕的时候,中国海军奏出了悲壮的一曲。中国仅存的五十九艘舰艇,在会战之初已被日军炸沉三十艘,另有十五艘自沉,阻塞长江。海军部长陈绍宽,指挥剩下的中山舰与永绩号等九艘舰船,在长江中游布雷,担任长江航道空防和巡逻,往返护送各种船舶航行,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打击日军飞机。

  中山舰舰长萨师俊,是原籍山西的清末海军将领萨镇冰的侄孙。当日军逼近武汉外围时,中国海军司令部迁到岳阳,萨师俊率中山舰经常往返于武汉和岳阳之间,护运军政要员和战略物资,帮助军民转移。10月24日,中山舰奉令开赴距武汉二十六公里的金口。

  中山舰刚在金口停泊,东边就传来隆隆声,一架日机在军舰上空盘旋。当它进入火力射程时,萨师俊下令开炮。日机立刻升入云端飞走。原来,这是一架日军的侦察机。

  日军飞机的侦察是一个信号,中山舰官兵预感到一场恶战将要来临。果然,大约在11点多,九架日军飞机分作两个小分队,呼啸着飞抵中山舰上空。舰上响起警报,萨师俊的令旗升起,但日机并未攻击,只是高飞盘旋了五分钟,又一溜烟飞走了。

  下午3点,六架日机飞临中山舰上空,随即排成一字形,鱼贯俯冲而下。一场江空大战无可避免了。3点06分,电讯官张嵩龄向海军部发出最后一份电报,报告中山舰与日军交战。

  攻击中山舰的飞机是日本海军第十五航空队水上轻型轰炸机群。这场江空大战,进行了七十五分钟,六架日机轮番在较高的空域对中山舰投弹轰炸。长江上升起一个个水柱,浪花四溅。中山舰在浪头上起伏,迎战日机,舰首、舰尾和左右两舷火炮齐发,向日机反击。

  起初,日机为避开炮火,只在高空投弹,不敢低飞俯冲,炸弹没有命中舰体。舰上火炮也因日机飞行太快,没能击中日机。激战间,舰首高射炮因发弹过热,发生卡壳,被迫停射。左右两舷机关炮也出了故障。日机见高空水平飞行进行轰炸不能命中,又见舰首火炮哑然失声,便开始轮番急速俯冲,低空投掷炸弹。

  低空投弹命中率很高。第一颗炸弹落在舰尾左舷,在水下爆炸,炸裂了船壳,军舰进水,舵机损坏,转动失灵,无线电房受损。

  紧接着,第二颗炸弹落在右舷水中爆炸,前锅炉舱右舷水线下的船壳震破,大量进水,堵漏无效,炉舱和机舱都有损坏。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