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血火海洋 >  上一页    下一页
四二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也给军舰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1812年,法国拿破仑手下一名叫汉斯的技师发明了爆破弹。这种炮弹比以往使用的圆形实心弹威力大多了。几乎同时,美国一个叫来复的人在炮膛里加上膛线,以减少炮弹发射时的阻力,使炮弹的出膛速度和发射准确度提高了几倍。这个时期的木壳舰船可就倒了大霉,它的躯体往往被这种平射炮打得七零八落,以致一些木壳战舰不敢出海应战。

  有矛就有盾,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久,汉斯写了一本小册子,提倡使用重装甲来防护平射的爆破弹。当时冶金业的发展也提供了这种可能。于是,英、法、俄、美等国纷纷研制铁甲战舰。在堪布尔要塞攻坚战中,法国海军率先投入3艘用10厘米厚的锻铁装甲制造的活动炮台。作战中射来的炮弹尽管把装甲撞击得“砰砰”直响,但就是难以穿透。相反,这些活动炮台却冒着敌人的炮火驶近要塞,用炮火把要塞炸成了废墟。这是世界上首批投入的装甲舰。

  这次海战的奇迹,促使世界各海军强国紧锣密鼓地研制装甲舰,法国率先于1859年制造出世界第一艘铁甲巡洋舰“光荣”号。该舰排水量为5600吨,木壳船体的外面包裹着4.5英寸的铁板装甲,36门重炮,航速13节。英国人也不甘落后,建造了“爵士”号、“黑王子”号等铁甲战舰。

  由此,世界海洋逐渐被这种“钢铁王子”所控制。

  8. 有盾就有矛,有矛必有盾。美国国务卿、海军部长为铸造铁矛命丧黄泉。中国造船业的觉醒与奋起。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不久,在铁的基础上冶炼出了优质钢材,舰船的装甲变得越来越坚硬。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克鲁伯工厂生产出一种又硬又轻的钢板。5.75英寸厚的克鲁伯钢板的防护作用与12英寸厚的合金钢或与15英寸的熟铁一样,这种钢板很快被许多国家的海军采用。

  铁甲战舰问世并广泛应用于海战后,很快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威力。在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专门改装修造了“梅里马克”号战舰。该舰原来船身吃水线以上部分被全部去掉,在船中部装配了矮而平的炮台,四面用半米厚的木板作壁,最外层包着厚铁板。一次海战中,“梅里马克”号受到北方军两艘战舰及沿岸炮台的疯狂炮击,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炮弹大部分被弹了回去。“梅里马克”号就是凭借着钢板的防护,在炮火中皮毛无损,反而把对方的木质战舰打得难以招架。就在这时,北方舰队一艘经过精心设计的“莫尼多尔”号战舰及时赶到。这艘新式装甲战舰的船身在海面上仅露出半米,船舷吃水线以上包着5层2.5毫米厚的铁板,甲板上也包着铁皮,甲板中间的旋转炮台竟包着8层铁板。这舰战舰凭借着装甲的防护和灵活性,四面出击,顽强迎敌,双方分不出高下。

  舰船越来越坚固了,原先的火炮打不透了,那打仗还有什么意思?所以,人们又开始研制火炮问题,要给战舰铸造出“利矛”。

  当时,世界上不知有多少技术顶尖的科学家投入到了火炮的研制之中,就连美国总统都亲自过问此事。不久,美国人约翰·埃利克森和斯托克顿各设计出一门12英寸口径的火炮,据说这种熟铁炮可发射225磅的炮弹,这种炮弹能穿透57英寸的木板和4英寸厚的熟铁板。1844年2月28日,美国总统约翰·泰勒及其幕僚和国会高级人士,加上社会名流,兴致勃勃地登上“普林斯顿”号巡洋舰,沿波多马克河而下,观看新炮的实弹射击。

  开始几发打得又准又狠,总统高兴得像个小孩似的不停地鼓掌,他的情人米莉娅攀着他的脖子,不时发出尖利的惊呼。人们完全沉浸在有能力打败墨西哥人的幸福之中。就在这时,一场事故发生了。被称做“和事佬”的那门新火炮在击发的一瞬间,突然一声巨响,炮尾发生爆炸,炽热尖利的金属碎片飞入人群,9人当场死亡。其中有刚刚担任国务卿的厄普舒尔、才上任10天的海军部长吉尔默、参议员加德纳等。泰勒总统这时正沿着甲板走来,但忽然在指挥塔的一角停下脚步,吻了一下他那漂亮的情人,因而没有受伤,甚至连一根头发丝都没有动着。总统很幸运,后来他就同米莉娅结了婚。

  在战舰革新的年代里,真可谓一日千里,“十日不见,令当刮目相看”。“和事佬”爆炸之后,美国海军中校达尔格伦立即设计出一种像啤酒瓶子形状的大炮。这种炮后膛粗,后膛到炮口逐渐变细,这样可使炮口的爆炸气体压力减小,以免炸膛。后来,英国人又设计出一种火炮,这种炮由内外两层炮管组成,使炮管承受的爆炸压力沿纵向而不是横向扩展,从根本解决了炸膛问题。紧接着,旋转炮塔就问世了。

  旋转炮塔的设计开始是为炮手提供防护用的。那时候,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法律上,海战中双方的舰队排成单纵队进行舰炮对射来决定胜负,并且这是海军军舰交战的唯一战术,违背此战术擅自行动者,要送交军事法庭惩处,甚至处以死刑。但旋转炮塔的出现,为火炮提供了灵活多变的攻击方位,大大提高了火炮的攻击力,从而使作战舰艇编队完全统一的行动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蒸汽装甲舰艇的机动战术可以对敌方舰队实施穿插分割,围而歼之。然而,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参战的中日两支海军舰队实力相差不大,中国舰艇的吨位、装甲的防护力、舰炮口径和航速上都略占优势,但是,中国舰队却采用了古老而常见的单横队作战战术,也叫做撞击战术,各舰始终以舰首对敌。而日本舰队却根据舰队内各舰只的不同情况及火力分布,分编出两个战术分队,对中国舰队实施了有效的穿插分割,其灵活机动的战术大为奏效,舰炮口径占明显劣势的日本舰队居然击沉击毁中国5艘军舰,从而夺得了赢得战争最关键的制海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