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血火海洋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六


  新任钦差大臣琦善到达广州,一心求和,下令裁撤水师,遣散从民间召来的壮丁。虎门防务毁于一旦。

  就在中英谈判之际,英军再一次施展其“炮舰外交”的威力。1841年1月7日8时,英军兵分两路同时进攻沙角、大角炮台。沙角和大角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炮位环山配置,炮台围有石墙,墙外挖有堑壕,有的地方还埋有地雷,这是珠江防务的第一道门户。英军右路出动3艘军舰和4艘武装船,先用舰炮向岸上炮台猛烈射击,1400名英军官兵和被收买的汉奸随后开始登陆,抄袭炮台侧后。由于清兵大多守在炮台周围,侧后要隘和山顶兵力薄弱,炮台又受到英舰火力压制,敌军得以绕到山后抢占了制高点,然后居高临下俯击炮台。守军两面受敌,伤亡严重,守将陈连升率兵与冲进炮台的英军展开肉搏战,陈连升父子相继壮烈牺牲。沙角炮台失陷。

  左路英军4艘军舰驶至大角附近水面,用百余门舰炮轰击大角炮台,摧毁了炮台的围墙和炮位多处,清军伤亡很大。千总黎志安虽负伤多处,仍指挥士卒将未损的14门大炮推翻,落入海中,然后突围出去。英军将炮台全部摧毁,泊于三门口的10余艘清军战船也被炸毁。此次作战,清军官兵亡292人、伤463人。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得知英军进攻沙角、大角后,深感防守兵力不足,急派总兵李廷钰回广州“哭求增兵”。琦善却以有碍“抚议”为由,按兵不动,坐视这两个海防重地失守。25日,琦善擅自同义律秘密达成了包括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海口贸易等内容的所谓《穿鼻草约》。次日,英军武装侵占我国香港全岛,并宣布香港“正式”割给英国,随即在香港岛上修建多处兵营。

  沙角、大角炮台失守,香港被占,使道光皇帝大失面子。这时,他对几个“区区毛虫”不敢小瞧了,下旨对英国作战,并从中南、西南各省紧急调兵前往广东,大有与英军决一雌雄的架势。但真正要与英军决一死战的却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关天培,江苏淮安人,生于行武家庭。青年时考中武秀才,后来成为职业军人,1834年升任广东水师提督。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关天培深知责任重大,他舍弃妻儿老小,只身来到广东赴任,为的就是把英国侵略者驱于国门之外。林则徐到广东督办禁烟,他予以大力配合,并亲率舰只在穿鼻洋上同英舰作战,被林则徐、邓廷桢等人誉为“镇守南疆的万里长城”。珠江口第一道防线失守后,关天培仰天长啸,他把自己的几枚堕齿和一绺头发用旧衣服包好,装入一个木匣,派人送回老家,表示与家人诀别和同侵略军血战到底的决心。

  2月25日下午,英船“复仇神”号将150名步兵和3门臼炮运到下横档岛,并在岛上架起了火炮,展开向中国守军第二道防线的进攻。26日晨,英军首先开炮压制横档、永安两炮台,10余艘舰船趁涨潮从西航道逆流而上,炮击我方炮台阵地。下午1点半,2艘英国舰船运送陆军迂回到上横档岛后面上岸,同清守军激烈战斗。守军300余人伤亡,只有少数人突围出去。永安、横档两炮台被英军占领。

  与此同时,6艘英国军舰进攻东岸的威远、靖远等炮台。关天培坐镇靖远炮台,指挥士兵沉着还击,连续击退了英军多次冲锋。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关天培高喊:“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虽然他“创痕遍体,血透衣襟”,仍奋力杀敌。战斗从上午持续到傍晚,炮台上的大炮都烧红了,有的因为过热而炸裂。当英军冲上炮台时,关天培解下身上的提督印,交给手下突围出去,自己手挥腰刀,同英军展开肉搏,最后壮烈牺牲在疆场上,是年60岁整。

  虎门失陷后,大虎山炮台守军不战自弃,英军长驱直入,连克乌涌炮台、猎德炮台、定功炮台,直逼广州城下。

  15. 三元里群众揭竿而起,英军逃遁。定海守军奋力抵抗,再度失利。英军逆流而上,如入无人之境。六朝古都南京危在旦夕。

  英军完全控制珠江口后,道光皇帝又任命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到广州主持军事。这奕山也是一个大草包,他急于邀功请赏,于5月21日夜派千余名士兵分三路偷袭英军,结果只烧了英军几只舢板,却丢了自己的8000斤巨炮。第二天英军反扑,威逼广州,奕山令广州城头高竖白旗,并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到英军营中请降,签订了卖国的《广州和约》。随后,英军占领广州,四处骚扰,烧杀抢劫,奸淫掳掠,炮轰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广州郊外的三元里村群众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同英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把侵略者赶出了广州城。

  第二次定海抗英之战则没有这般幸运。第一次定海失陷后,英军曾一度被迫从舟山撤兵,清政府派兵3000人前往收复,并在定海城四周修建炮台,安设大炮数十门,还在当地招募水勇,使镇守定海的官兵达到5600名,船只百余艘。厦门失陷后,两江总督裕谦传令定海军民挖防炮,设木栅,构筑障碍物,以加强戒备。

  1841年9月下旬,英国舰队再次侵入舟山海域。这次入侵的兵力达军舰7艘、汽轮4艘、运输船19艘,陆战队员2100人。9月26日,英军舰进入竹山门水道,守将葛云飞下令开炮,击断一艘敌舰的大桅,英舰败逃。

  9月28日,英舰3艘驶入定海口,攻击晓峰岭下一座未竣工的炮台和一座军营,发炮300余发,后英军50人划舢板登陆,被守将郑同鸿领兵击退。傍晚,英军占领了定海城南和五奎山岛。次日,在英舰的掩护下,登陆的英军在岛上构筑炮阵地,架起臼炮。葛云飞下令土城炮兵遥击英军,双方展开激烈炮战。

  10月1日,驶至定海城南的英舰和五奎山岛上的英军,一齐用大炮轰击定海守军,以掩护1500名步兵从两翼登陆。道头港一线的守将王锡朋领兵用抬炮、火绳枪多次击退敌人的冲锋,当枪管发热变红不能使用时,他们就举起大刀、长矛与敌人短兵相接。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下,王锡朋等大多数官兵英勇牺牲,晓峰岭首先失守。接着,英军又乘势攻下竹山门,郑国鸿率部浴血奋战,随后阵亡,竹山门也落入敌手。英军右路700多人在道头港以东至东岳山一线登岸,东岳山炮台和守军遭敌炮火夹击,伤亡很大。守将葛云飞身先士卒,奋力抵抗,不幸殉国,余部继续挥刃同敌格斗,也大多战死。东岳山等地先后失陷。下午,英军包围了定海城,随即攀梯攻城,守军撤离,定海再度落入英军手中。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