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八路军120师征战实录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〇


  这时,张宗逊来到前沿阵地,对干部战士们说:“敌人已经被打乱了,不能让他们有喘气机会。全团应该立即冲下去,彻底消灭这股敌人!”团指挥所马上向各营传达了总攻击的命令。顿时,嘹亮的冲锋号声四起。战士们端起雪亮的刺刀,喊着:“冲呀!”“杀呀!”像猛虎下山似的冲入沟底,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用刺刀和手榴弹歼灭被分割的敌人。

  3营一位姓高的排长,率领全排冲向石沟村。快接近村屋时,敌人以机枪拚命扫射,负隅顽抗。高排长领着战士们冒着弹雨冲到土屋前,几个战士迅速爬上屋顶,把一束束手榴弹扔到屋里,炸得敌人嗷嗷直叫。敌人机枪哑了,没被炸死的敌人再也不敢呆在屋里,发狂地往村外跑。3营的其他连队也赶到村前,这些日本溃兵有的被刺死,有的当了俘虏。

  2营阵地的陡崖下有3户窑洞,一伙敌人被困在洞里,6连长周绍训领着战士们冲进去,把敌人全部击毙。洞里有敌人没有来得及架起的电台,几笼军用信鸽都成了我们的战利品。716团和敌人进行了1夜的格斗,除23名残敌绕到北边的灰窑沟,逃出伏击圈外,其余敌人全部被歼。

  714团驻白家庄,距离滑石片西边凤凰山的南院村有50多公里,接到命令后就马上出发。经过1夜急行军,4日拂晓到达南院村附近,正遇从滑石片逃出的几十名敌人路过,团领导立即派1个营跟踪追击。这时,由五台县城方向出动的一小股增援滑石片之敌,很快与几十名残敌会合。714团马上投入战斗,给这股敌人以迎头痛击。敌人被打得狼狈不堪,扭头就往五台县城逃。714团紧紧追击,一直撵到五台城下。

  4日晨,彻夜的枪声停止了,太阳从东方升起,万道霞光照耀着滑石片四周的远山近村。恢复了宁静的山沟里,到处横七竖八地躺着日军的尸体和军马,敌人带的山炮和小炮还完好地驮在马背上,未及卸下来,毒瓦斯弹、烟幕弹、残刀断枪和军用给养品扔得遍地皆是,疯狂一时的蚋野大队被消灭了。716团的战士们在群众帮助下迅速打扫了战场,高唱胜利的战歌开往高洪口。714团在4日夜间袭击了五台县城之后,也赶到了高洪口集结。

  到了高洪口的当天,358旅才和晋察冀军区2分区取得联系,通过他们向聂荣臻司令员报告了情况,同时也通过电台向120师贺龙师长作了汇报。滑石片伏击战,歼灭敌人第109师团第135联队的蚋野大队500余人,俘敌20余名,缴获山炮2门,小炮4门,轻重机枪30余挺,步马枪340余支,战马100余匹,电台1部,其他军用品甚多。716团一些连队的同志在高洪口穿上缴获的日军呢大衣,摆上缴获的武器,高高兴兴地让晋察冀军区的记者照了一张集体像。这张照片至今仍保存着。当时,国民党当局派驻120师上校联络官陈宏谟不相信八路军取得的胜利,贺龙师长嘱咐358旅给他两件日军大衣和1把日军指挥刀。在实物面前,这个联络官也确信无疑了。

  山西,岚县,120师师部。

  从延安返回后,贺龙、关向应、肖克同甘泗淇、周士第等人反复交换意见,围绕如何挺进冀中同时又继续坚持晋西北的抗日斗争问题,统一了思想认识。于是召开团以上活动分子和旅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部署和讨论东进的任务。

  会上,贺龙、关向应指出:挺进冀中是中央军委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一环,这项任务必须完成,同时,晋西北根据地也要坚持,两者必须兼顾。

  贺龙坚决地说:“晋西北的天下是我们打开的,晋西北根据地是我们东进的依托,不能丢给别的人,要把358旅留在晋西北,让群众知道,我们去了晋中,120师还在晋西北。”最后,大家一致同意贺龙、关向应、肖克等商定的方案:由贺龙、关向应亲率358旅716团、715团2个营(留一个营在大青山)和独立1支队执行东进冀中的任务;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张平化率358旅旅部、714团、独立1团(由独立2、3两个支队合编)、独立2团(由独立4支队改称)和警6团、独立6支队留在晋西北。贺龙特别强调:120师留在晋西北的部队同山西新军是兄弟部队关系,我们走了以后,要在区党委统一领导下,团结协作。在作战指挥上,可由358旅统一协调。

  会议结束后,贺龙、关向应一起商量东进的准备工作。这时,一个国民党上校军官来见贺、关二人。

  来者名叫陈宏谟。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八路军3个师分别派驻了联络参谋,负责直接向蒋介石报告情况,沟通双方关系。陈宏谟是驻120师的联络参谋。

  陈宏谟操着四川话问贺龙和关向应:“二位将军刚从延安返回就接连开会,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啊?”

  关向应笑了笑说:“我们开会的中心内容就是如何抗日,除了抗日,我们还有什么事情呢?”

  陈宏谟讨了个没趣便离开了。

  贺龙暗想,挺进冀中是中共中央新的战略部署。目前,国民党内的投降势力正在同日本人勾结。为取得这一战略行动的胜利,在120师行动之前,必须瞒过国民党的联络参谋。于是,他下达了一切行动都要秘密准备的命令。

  部队东进,需要筹集、补充武器弹药和粮食。贺龙找来师供给部长陈希云,对他说:“从现在起,我管供给部,你要两天给我汇报一次。”同时,贺龙、关向应命令部队做好其他准备工作:侦察部门迅速了解忻县至是曲之间铁路沿线的敌情,拟定通过同蒲铁路的具体计划;鉴于部队缺乏平原作战经验,由司令部编写出平原游击战争若干问题的教材,供部队在行军空隙进行教育,安置老弱病残人员,以保证东进部队精干有力。

  一切安排就绪,贺龙坐下来了,准备静静思考抵达冀中后的一些问题。这时,著名作家沙汀、何其芳前来求见。

  在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期间,贺龙曾应鲁迅艺术学院的邀请,兴致勃勃地去作了一次演讲。他生动地讲述敌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八路军在华北战场可歌可泣的事迹,号召鲁艺同学和他一道到敌人后方去。他说:“你们要拿起文艺武器,为革命服务,变敌人后方为抗日前线。我欢迎你们到120师去。我们的战士需要文化人!”他的演讲在鲁艺师生中激起了强烈反响。学生们纷纷报名,要求去前方工作。当贺龙离开延安时,鲁艺文学系第一期毕业生中,就有20多名男女同学自愿跟他一道去前线。最使贺龙高兴的是,有两位“大文化人”也跟他们一道去晋西北。他们是国内知名作家何其芳和沙汀。

  贺龙对文化人历来有一种特殊的偏爱。自从他们报名跟他去敌后,贺龙便决心设法把这批人留在120师,因此,从延安回岚县,一路上,他几乎天天和鲁艺师生在一起。跟他们谈天说地,摆龙门阵,从感情上影响他们。贺龙平易近人,知识丰富,谈吐风趣坦诚,给这批文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作家沙汀在1930年10月写的《随军散记》中记载了他的感受:“我想,不同群众接触,在他显然是不可能的。好在他的精力也容许他这么做。当我弄好住处,他又在和鲁艺同学们恳谈。”

  “他的叙述生动而又恳切,还一面比着手势,一面眨着他那富有表情的眼睛。”“他知识广博,也是同学们喜欢向他发问的原因之一。不管你怎样的疑难,好像经他点醒,人们便无须把它搁在心坎上了。”“我们一直谈到天黑才分手,但半点钟后,我同其芳又同他围坐在一张矮小圆桌旁了。”从这位作家的记述中可以看出,短短几天,贺龙已经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地吸引住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