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八路军129师征战实录 >  上一页    下一页
八三


  为贯彻上述指示,太行分局于1943年1月25日在河北涉县温村的一个教堂里,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总结了五年来对敌斗争的经验,确定了今后的斗争方针,对晋冀鲁豫军区、边区和129师的各项工作,均有很大影响。由于开会地点在温村,这次会议又被称为“温村会议”。

  中共太行分局是1942年9月成立的。根据中央1942年9月1日《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为便于统一调动和组织根据地内的所有力量,进行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由邓小平任书记,李大章任副书记。李雪峰、刘伯承、蔡树藩为分局委员。

  在太行分局这个为期25天的会议上,邓小平作了《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的报告和会议总结报告。这两个报告被各摘录整理一部分,变为三篇文章收录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中。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中,共有8篇文章力邓小平抗日战争时期所写,而其中以这三篇文章最为重要,最能反映邓小平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对今后的斗争也最具指导意义。

  在《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一文中,邓小平在回顾了对敌斗争的三个阶段后,从10个方面总结了对敌斗争的经验和教训,指出:当前敌我之间的斗争是“全付本领”的斗争,今后的斗争将更加巧妙而尖锐。要掌握住敌强我弱的特点,原则是削弱敌人,保存自己,积蓄力量,准备反攻。人民是一切的母亲,是对敌斗争一切力量的源,敌我斗争的胜负,决定于人民。我们要掌握正确政策,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阶层一切抗日的人民对敌斗争。要建设根据地,斗争中坚持敌进我进,在进行游击战的同时下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要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

  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对敌斗争的着眼点转向了敌后,在更加广泛的领域提出了“敌进我进”的思想。

  刘伯承曾首先提出在敌“扫荡”时,不能囿于“敌进我退”、“诱敌深入”的基本原则,而应在敌包围圈的缝隙中,以“敌进我进”的方式跳出包围圈,到敌人的侧后去打击敌人,即“军事变换线”理论。邓小平在“温村会议”上提出的“敌进我进”则范围要广泛得多了。它既包括军事的,也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这一理论既指导正规军的“敌进我进”,又指出了地方兵团和抗日群众如何“敌进我进”的问题,它是针对日军“总体战”而提出的有效对策。

  邓小平提出的“敌进我进”,不是盲目的“进”,是讲求策略的“进”。他认为:在敌强我弱,开展持久战的情况下,我们的原则应是削弱敌人,保存自己,隐蔽、积蓄力量,准备反攻——今后在一切方面都要注意不暴露,善于隐蔽地从各方面积蓄力量,要使敌人看不起我们,要善于采取一切方式去麻痹敌人。唯有如此,才能积蓄起力量,也才能打到敌人的痛处。

  “使敌人看不起我们”一句,充分表现了邓小平韬光养晦的思想。联系现时国际上的斗争,不难看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邓小平在这个会议上还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了深刻的检讨。他认为,过去工作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去对“基本的是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这个原则认识不够,强调了正规军的建设,而在相当时期对地方武装与人民武装的建设重视不够,对地方武装发生了编并和放任两方面的错误,所以影响对敌斗争甚大。今后根据地的游击战将不断增大,运动战在平原已无可能,在山地也可能缩到很小限度,所以应发展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

  二是过去一直未树立起巩固华北敌后阵地的明确观念,这从几年来忽视敌占区工作,可以证明。在这方面,甚至做得还不如国民党。国民党从抗战开始就着眼打入伪军、伪组织,长期埋伏准备战后的问题,已取得先机,有了不小的成就;我们则在战略上大大失算,需要从今后的努力中来补救。

  “温村会议”后,129师在敌占区和游击区的斗争,迅猛地开展起来。其时的一个有力的形式就是武工队。武工队的全称是武装工作队。早在1942年春就已成立的敌后武工队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的汉奸说:“别人都好惹,只有武工队这批人铁面无私,碰着他们就要栽跟斗。”武工队经常把传单贴在敌军据点和交通要道上,甚至贴到伪县政府的布告栏里和日军宪兵队的门上。

  但那时,武工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邓小平在“温村会议”上讲道:尽管敌占区存在着开展游击战争的良好条件,但在敌占区建立小块游击根据地仍然是一个艰难的行动,如果以为随便可以干起来那只是一种幻想。有的武工队对政治斗争认识不够,存在着单纯军事行动的观点,与敌人硬拼而招致不应有的损失。有的单位没有把武工队当作一个大事来抓,在人员、武器等方面没有给予必要的保障。

  经过不断地调整,到1943年,在“深入敌后之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小型的、隐蔽的游击根据地”的方针的指导下,大批的武工队如丽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经过一个时期的斗争,敌占区的形势大为改观。

  “温村会议”的“敌进我进”的思想,吹响了战略反攻的前奏曲。

  ※36.最后一击

  §最后一次肃正

  1942年的夏季日军曾经得意一时,自认为取得了彻底消灭八路军总部的辉煌战绩。在八路军总部被袭后的第二年夏季,日军又欲重温去年的“辉煌”。

  1943年5月,日军对太行区发动了它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扫荡”。日军除了一次比一次疯狂以外,在方法上已是黔驴技穷。这次“扫荡”,日军又派出了挺身队,伪装成八路军,仍然是夜行晓袭,也仍然是专走小路,不走村庄,不走大路,目标也仍然瞄准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

  但这次已经不是上一次了。129师积极开展敌后的游击战争,在日军主力部队和挺进队出动之前,就获得了情报。刘、邓在判明敌人的企图之后,决定乘敌人的合围圈尚未形成的时候,将反“扫荡”中的包袱——师部机关先行转移至外线。

  5月6日,日军第36师团分几路分别由潞城向北,由武乡、左权等地向东;第4独立混成旅团由林县地区向北;第37师团、第69师团各一部由陵川地区向北;采取梳蓖队形,企图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主力部队围歼于清漳河两岸。

  在日军出动的前一天,5月5日,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同时向太岳区转移。129师师部选择了和辽县、武乡东进的日军对进的转移策略。当两军互相接近时,李达派出一部分警卫部队牵制、迷惑敌人,而主力则从敌人“梳篦队形”的间隙安全地转了出去,使日军“未能取得大的战果。”

  这次日军也不得不承认八路军作战行动非常成功,因为他们要想捕捉到八路军的目标“是极为困难的”。于是日军由于“未能取得大的战果”,就疯狂地捕杀地方干部和群众。而八路军坚持内线斗争的部队和参战的民兵与外线作战的八路军相互配合,内抗外袭,使日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日军不得不于5月13日开始撤退。

  来,由不得我;走,就由不得你了。

  太行军区各军分区的部队乘日军撤退之机,对日军进行了长距离和大范围的追击。

  这时的主动与被动同“扫荡”开始时的形势己完全颠倒过来了。日军不得不边退边战,非常狼狈,以至到5月22日才撤退完毕。

  §软缠硬打

  1944年4月,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任务是要准备担负比过去更为重大的责任,我们要准备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把日寇打出中国去!

  太行山上的129师也在这一年里确定了出击的方针:发动攻势作战,向敌人展开局部反攻,缩小敌占区,扩大根据地,坚持敌进我进的方针,坚决打击敌人的“扫荡”,保卫生产,保卫粮食,保卫根据地。

  反攻虽是“局部”的,但它到底标志着战斗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八路军一方。出击、收复夫地构成了此后作战的特色。

  自从刘伯承在1943年9月离开太行抗日根据地,回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和准备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邓小平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增加了许多。由于彭德怀也回到延安,邓小平实际担负起了八路军总部、中共北方局和129师三副重担。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