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八路军129师征战实录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七九 | |
|
|
令人痛心的是,左权没有看到《五四指示》在广大的华北平原开花结果。深知刘伯承此刻心情的129师参谋长李达去安慰他时,刘伯承正默默地擦着泪水。过了一阵,刘伯承说:“我们从苏联回国时,他才20几岁,今年也不过36岁吧。他年轻有为,是我党我军的一代英才。他的牺牲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要不是机关庞大,工作人员,特别是后勤人员大部分不会军事行动,是下会发生这种不幸的。” 从后来了解到的情况中得知:5月24日夜,由于总部机关庞大、后勤部队携带物资过多,行动迟缓,又未按原计划分路行进,结果一夜只走了20多里路,以致八路军总部、北方局机关和特务团一万多人,上千匹牲口,都挤在十字岭一线的狭长地带。25日拂晓,敌主力一万多人从上面压缩,以南艾铺为目标,进行“铁壁合围”。 当时彭德怀、罗瑞卿、左权商定:总部直属队和北方局,向北突围到太行二分区;野政则向太行六分区突围。 为了使总部和北方局迅速摆脱敌人的包围,左权决定自己留下来指挥后勤人员突围。激战到25日下午4时,总部直属机关大部分已经冲出了包围圈,而左权仍然站在一个山坡上指挥疏散。 这时,日军所有的炮口都对准了八路军总部突围的十字岭,日军飞机也在突围人群头上盘旋,天上、地下已经织成了一张火网。 突然,一颗炮弹在左权身边爆炸。他不为所动,只是机警地转过头来看了看。当他看到两位在炮弹的爆炸声中慌乱跑着的女同志时,左权没有犹豫。他马上跑了过去,将两位惊慌的女同志按倒。又一发炮弹爆炸了,那两位女同志得以幸免,但左权却再也没有起来。他头部被炮弹击中,不幸牺牲。 左权牺牲后,刘伯承和邓小平合写了《纪念我们的战友左权同志》一文。他们在文章中写道:“左权同志的牺牲,不仅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就在同志感情上,即个人的友谊上,也使我们失掉了一个最亲密的战友,我们的悲伤,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的。” §杀出重围 1942年5月10日,刘伯承得到人行第一军分区于5月2日发出的一份报告。报告说:据敌工站2日报:一、敌北支派遣军饭沼守中将拟于5月份“扫荡”大岳区,闻正调集兵力。“扫荡”之敌主要进攻目标为武安、涉县、辽县、武乡、邢台、沙河等地区。二、敌方己将情报员派往我军方向,调查我是否有进攻破坏正大路之目的。余情正详查中。 刘伯承看着一分区的报告,说:“情况的确是很紧急了。敌工站的同志作了贡献。只是有一点,这个情报是5月2日发出来的,已经晚了几天!这说明传递情报很困难。如果敌人提前行动,我们就被动了。不能等了,要很快拟一个准备反‘扫荡’的通知。” 果然,5月19日,日军开始了对太北的“扫荡”。 5月21日,刘伯承又接到陈赓、王新亭关于日军“扫荡”行动的急电:“这次敌‘扫荡’岳南、中条之特点:一、造谣、欺骗、麻痹和威胁我军,以隐蔽其企图。如‘扫荡’中条之敌,则造谣攻浮山。二、行动秘密突然,常以一独立支队(不下干人)完全夜间运动,作远程的拂晓袭击。有的伪装我军,绕过村庄向预定的目的地直进,奔袭我后方机关。三、敌估计我可能转移的地方(特别是重要高地),则预先秘密设伏,如发现我军即重重包围,企图一举歼灭之。大量采用空军猛烈轰炸,扫射,阻我部队运动。”根据地原就像一根绷紧了的弦,在这一消息的触发下,迅速地动作起来。正是刘伯承对上述两个消息做出了科学的分析、正确的处理,使129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争取到了反“扫荡”的主动权。 师部刚刚在固新落脚,侦察人员就报告说:师部转移之后仅仅3个小时,即有一股伪装成所谓“新六旅”的日军独立支队,到129师师部原来的驻地。他们抓到老百姓,就问刘伯承到哪里去了? 这支“独立支队”,就是专门执行刺手任务的“挺进队”。后来天津出版的《东亚新报》刊载了一篇“大川挺身队”参加太行山5月份“扫荡”的文章。文章写道:“大川挺身队,5月20日由基地出发,攀登悬崖,走过山沟,到浊漳河岸之王曲附近时,开始遭遇了三个农会会员。他们把挺身队误认为八路军,于是很不费难渡过了漳河,——翌日,太阳下山时,进入宋家庄,八路军正在做饭吃。我们在身入这样的大敌之中,也只以新编六旅的队伍而逃脱。队员们都是以刘伯承之首级为目的。可是异常兴奋的队员的希望,都被奇袭王堡之时,人家刚刚离出扑了个空而打消了。在那天又去王堡,进入东面的大山中追赶刘伯承。后来据俘虏说,刘伯承逃往西山去了。队员甚为惋惜的踏着石子跑到偏城与友军会合去了。” 23日,129师师部又收到第五军分区的报告说:“小曲发现穿皮鞋、灰衣服的敌探100余,有向王堡、会里前进模样。” 刘伯承和李达决定立即转移。面对狡猾、猖狂的日军,129师也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凡有关军事秘密和129师行动与驻地,一律不准在电话上明述,以防被敌探截取。 日军“扫荡”八路军总部后,又转而“扫荡”129师驻地,目标仍然直指首脑机关——129师师部。根据总部突围的经验,129师决定将直属队分成前后2个梯队,成梯次配备,以免行动时挤在一起。 按照这一设想,刘伯承边看地图边进行布置:“不走大路,走小路,尽量夜行晓宿,行动要秘密。从涉县、黎城敌人的接合部突围,把握比较大。2个梯队都要轻装,把可带可不带的、笨重的东西都坚壁起来,包袱越小越好。”刘伯承部署完毕后,来到后梯队检查准备工作。后梯队都是机关人员,还有许多家属,既有妇女,又有小孩,其中有刘伯承的夫人汪荣华、邓小平夫人卓琳。刘伯承看着后梯队的“娘子军”,感到她们不仅是战友的亲人,而且是党的财富。他再三嘱咐带领后梯队的蔡树藩、张迁发,一定要保证后梯队的安全。 6月8日,部队开始转移。在山沟中转悠两天后,于10日中午到了地势险要、沟壑纵横的张汉村。 从张汉村再往前走,就进了涉县、黎城、平顺3具交界处。这里是敌人包围圈的结合部,离涉县、黎城公路己不远,如能在当天晚上穿过公路,就会脱离危险区。为缩小目标,便于应付突发事件,刘伯承下令,前后梯队拉开距离。 但事情的发展总是与人们的愿望相反。从张汉村出发后道路越来越难走。部队行动所走羊肠小道地图上没有标,只能靠看星星辨别方向。一路上,不能点火,也不能开手电筒,行军非常艰难。李达建议原地休息,天亮再走。 刘伯承考虑了一下,说:“我们这么大个摊摊儿,才走了几十里路,电子的特务很多,我们不可能不暴露目标。在这里过夜,可能遭到偷袭。让大家打个盹儿,然后连夜返回张汉。鬼子怎么也不会料到我们还会返回原地吧?” 刘伯承的想法令大家叹服不已。出其不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往回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队伍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小道上转来转去,直到11日中午,才又回到张汉。 正当大家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休息一会儿的时候,警卫部队从望远镜里发现不远的地方,有一小股敌人正在搜山。刘伯承马上命令部队避开敌人,钻入杨家山。部队刚翻上一道山梁,发现杨家山已被敌人占领。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