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八路军129师征战实录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一


  §度过第一个新年

  陈赓在日记中写道:山西战事,正面沉寂,敌不攻我,我亦不击,不解何故?

  仗既不多,新历、旧历的两个年就过得欢乐、充实。粉碎了日军“六路围攻”后,没有几天就到了阳历新年。30日,各个部门都忙于准备食物。386旅旅部的管理员从辽县买回了猪肉、食品等,“准备明早大吃”。

  还有一个误传的消息,也使129师上下高兴了一阵子。不知是从哪个渠道得来的消息,说日军第14师团师团长土肥原贤二在磁县被炸死。土肥原贤二是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的死自然使八路军将士非常高兴。实际上,土肥原贤二是在二战结束后的1948年,在军事法庭上作为战犯被判处死刑的。

  新年这天,各个村都唱起了花鼓戏,庆贺八路军的胜利,将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但“剧情封建”,令人“肉麻”,“又不好禁止,拂其诚意,只好让他们唱罢!”。到了农历新年,八路军总邓给每个人增加了一角钱菜金,作聚餐费,改善生活。农历二十八,386旅旅部驻地又有两对新人喜结良缘,使陈赓“恍惚处身太平世界,绝不像战区最前线的景象”。陈赓问老乡:你们怕不怕日本人来?老乡答:有八路军在此,什么也不怕。一句话说得陈赓心里热乎乎的,还有什么奖赏能够比得上这句话呢?

  除夕这天,386旅旅部招待驻地群众,“食颇丰富,农民得此一饱,大家高兴,连残汤余菜,都没有剩下,对八路军真是心满意足。一个老大爷说:‘长到68岁,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军队’。”但陈赓并没有因为没有仗打而感到轻松。

  陈赓1月22日夜里在日记中写道:最近几天,甚感烦闷而无聊,大约是因为这几天没有亲身参加战斗的关系。很明显,由于我八路军动作的积极,晋东北与正太线的交通,敌人始终不能保持安全运输,而且时常中断,这样,敌人怎么能前进呢(美国武官的估计)?拿正太线说,由石家庄到榆次,牵制敌人的兵力近万人,不敢动弹(不动尚不能维持交通),以致敌人正面兵力并不雄厚。在这种情况下,晋军及中央各部休息整理,为时将逾两月,各部战斗力均有相当恢复。此时若从正面出击,配合晋东北及我们的动作,我想至少可以克复太谷、榆次。现在同蒲正面完全不动,阎老西又在出示禁止组织游击队、限制自卫军的通告,不知道他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大概是因为“烦闷而无聊”,或是“因为这几天没有亲身参加战斗的关系”,陈赓这几天的日记记得很长,字数很多,1月9日,1月11日、1月22日这几天的日记,都有4、5百字之多,比前期日记的字数明显增多。常人有借酒消愁一说,陈赓则可能是借日记来抒发自己对国民党军及晋军作战不力的不满。夜深人静时,对着自己心爱的日记本,奋笔疾书,直抒心臆,这时的所想、所记、所写都应该是最真实的原始记录,对于后来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份十分难得的资料。

  1938年的元旦刚过,由于美驻华大使馆武官卡尔逊的到来,使129师全师上下兴奋了好几天。

  1938年1月11日,卡尔逊来到了386旅驻地。为了欢迎卡尔逊的到来,386旅能出动的都出动了,不仅如此,还动员了当地的自卫队和群众组成了还算壮观的欢迎队伍。卡尔逊亲闻八路军反“六路围攻”的辉煌战绩,由衷他说道:“八路军有一套正确而灵活的战略战术,这是在旧的军事典籍里所无法学到的东西。”陈赓也怀着异常兴奋的心情在日记中记道:他称赞我们部队的战略战术及善于动员群众是世界上所仅见。他说我们386旅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他认为我们在正大线的行动,破坏敌人的交通,神出鬼没的游击,是使敌人迟延南犯的根本所在。

  卡尔逊还以美国人所特有的直率对八路军的行动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八路军没有对日军的粮站展开破坏是一个缺点。

  陈赓和卡尔逊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交谈。谈话中陈赓将386旅进行的几次战斗向卡尔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当谈到八路军进行的是正规军、游击队、自卫队三位一体的作战,谈到军队与群众的鱼水关系时,敏锐的卡尔逊立即明白了一切。

  卡尔逊说:“作战不仅使用正规军,还要依靠游击队和自卫队,这就是全民抗战的体现;而且也只有有了后两者的配合,才能使正规军得到更多的机动,寻觅到敌人的要害,予以彻底的打击。”

  有时候我们不仅要想,连一个美国人尚且能认识到的事情,怎么到了中国的最高统帅蒋介石那里,就变得模糊起来了呢?真不知道蒋介石是没有能力认识到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还是认为抗战只应是政府的事情,和广大的民众没有多少关系,或是他根本就不愿意看到民众被发动起来。

  一条片面抗战的路线,将本应成为中国抗战的绝对主角的蒋介石变成了配角,他不得不看着毛泽东领导着八路军在敌后唱起了主角。会见的过程中,陈层送给了卡尔逊一柄缴获的日本小刀。当时陪同卡尔逊前来386旅访问的作家周立波详细地记述了这个场面:“为了纪念我们的会见,陈赓同志送我一支从日军缴来的自来水笔。他还送了一把锋利的日本短刀给卡尔逊。

  “‘这把刀杀了6个人。’陈赓同志说。在正太路旁的一次白刃战斗中,我们一位战士,从日兵手里夺了这把刀。刀的主人被杀了,而这同一把刀,又接连地在它的旧主人的另外五个同伴的躯体上,接触了5次。最后,它和他的受了几次枪伤的新主,一同倒在地上的血泊里。但是这时日寇败退了。使用这刀的勇士,被救了回来。

  “我看着这把浸过这样多敌人的血的短刀,觉得它好像是古代侠客的匕首。刀身很短,却非常锋利。鞘和柄都是白木做的。刀身插进鞘里的时候,柄就和鞘衔接起来,像是一根短棍。短棍上镶嵌着几个银色的星点。这是一把精致的小刀。

  “‘我拿了这把刀,会永远地记着你们这一旅。’卡尔逊说。“吃饭的时候,陈赓同志拿了一罐日本牛肉给我们,也是胜利品。这次在昔阳七亘村战斗中,他们缴获了许多食物,里面有几百罐牛肉,一千多包‘压缩口粮’。军中正缺粮,用这些缴获物,维持了半个来月。”

  ※10.争论的继续

  §决不过黄河

  毛泽东在1938年2月23日的电报中指出:我们认为必须告诉国民党,如果近百万军队均退至黄河以南平汉以西之内线,而陇海、平汉尽为敌占,则将形成极大困难。故总的方针,在敌深入进攻条件下,必须部署足够力量于外线,方能配合内线主力作战,增加敌人困难,减少自己困难,造成有利于持久战之军事政治形势。

  中国共产党在1938年初确实是做了两手准备的。

  早在1937年11月17日,毛泽东就曾在一封电报中强调指出:为保障我们河东部队能在晋省支持艰苦持久的游击战争,及于必要时能迅速安全的西渡,且增加敌人河渡之阻碍,故河防之巩固为目前紧迫任务。

  从这封电报中可以看到“必要时能迅速安全的西渡”的想法。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