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八路军115师征战实录 >  上一页    下一页
四三


  勒怀刚的父亲斯云鹗,曾当过吴佩孚的副司令和河南省省长,同于学忠有袍泽之谊。他的伯父靳云鹏,在北洋军阀政府里曾两度出任国务总理,与张作霖是儿女亲家。

  靳怀刚在北平读书时,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抗战爆发后回故乡山东邹县组织游击队,不成,赴延安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奉调到鲁南做联络工作。他与地委书记宋子成等都住在万春圃家后院,罗荣桓同他们结邻而居。罗荣桓平时不苟言笑,可在同靳怀刚熟悉后,却常常同靳开个玩笑,把靳称为“靳少爷”。

  在共产党和八路军中,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而最后投身于革命的人不少,但像靳怀刚这样出身于显赫家庭的人却不多。一天,罗荣桓问靳怀刚:“你家的生活条件那样好,为什么要参加革命呢?”勒讲了他家大多数成员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后说:“在那个家庭里,人和人的关系除了金钱没有别的。我实在不愿意同流合污,我怄不了那个气。”

  罗荣桓点点头说:“你参加革命完全可以理解。中国有许多出身于官宦之家的知识分子能够参加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特点。”

  霍守义是张作霖的老部下,早就认识靳怀刚,称呼靳为“老弟”。由于有这层关系,罗荣桓便让靳怀刚继续联络东北军。根据统战工作的需要,罗荣桓感到靳怀刚的职务太低,于是就任命靳怀刚为115师的后方政治部主任。

  八路军115师在与东北军搞统一战线时,决不一味追求合作,放弃自己的原则。他注意采取既团结又斗争的策略,每次派王秉璋和靳怀刚去112师之前,都要找地委书记宋子成、群工部长刘兴元、峄县县长潘振武等研究谈判预案,设想霍守义可能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应如何答复。

  罗荣桓还向王秉璋、靳怀刚交代,要反复讲八路军和东北军是老朋友,对霍守义在抗日中的功绩充分肯定,但在原则问题上又要寸步不让。

  靳怀刚同霍守义有时争论得面红耳赤。霍守义争论不过时,便说:“哎呀,老弟,先吃饭,吃了饭再谈。”由于靳怀刚按照罗荣桓的指示,既坚持原则,又注意把握必要的灵活性,同时也由于靳怀刚同霍守义的历史渊源,使得双方没有因争论的激烈而闹翻。

  由于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又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才,所以115师的统战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为其在山东站稳脚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挤走费县县长李长胜

  在对霍守义的统战工作中,共产党、八路军获益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处理官里庄事件,从而挤走了顽固派县长李长胜。

  李长胜是沈鸿烈委任的费县县长。沈鸿烈虽是东北军出身,可政治态度与于学忠及霍守义不一样,他已死心塌地投靠蒋介石,是反对共产党、反对八路军的摩擦专家。而李长胜又是57军军长缪澄流的外甥。缪同沈在政治上沆瀣一气,是东北军中反动势力的代表。李长胜便依仗沈鸿烈和缪澄流作后台,处处同八路军和进步群众作对。

  1939年12月28日,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农民自卫团,在费县官里庄开会,邀请李长胜参加。李长胜带了一些保安队闯到会场后,就以县长身份提出要检阅自卫团,强令自卫团架起枪支,排队集合,然后指使部下开枪,当场打死自卫团干部和团员6人,打伤20余人。这就是震惊鲁南的“官里庄惨案”。

  消息传出后,鲁南地委和四县边联的领导人立即开会研究对策,并请示罗荣桓。罗荣桓说:“要抓住这个事件,首先组织群众到霍守义的驻地示威游行,要求霍守义严惩杀人凶手。”有的干部感到,向霍守义请愿不管用。罗荣桓说:“李长胜行凶是在霍守义管辖的地盘里。霍守义还是抗日的,虽然他不想得罪他的上司缪澄流,可也不会支持李长胜,我们向他请愿,造成声势,下面的文章就好做了。”

  第二天,数百名农救会会员、自卫团团员,护卫着几十名死难者家属,涌向112师师部,在门外高呼口号,强烈要求严惩凶手,为死难者报仇伸冤。

  事情果不出罗荣桓所料。霍守义也感到李长胜办的这件事的性质比较恶劣,于是派人接见群众,表示:“李长胜制造事端,开枪打人是不对的,我们要做调查。”并表示要向死难者家属发放抚恤费和丧葬费。但是,当示威群众要求“严惩凶手”时,他却不予答复。

  罗荣桓听取了四县边联负责人的汇报后,对地委和边联的负责人说:“现在请愿已达到了目的。顽固派输了理,我们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群众要求报仇雪恨的劲头也鼓动起来了。下面的文章,就要转入武装斗争了,攻打李长胜的驻地崮口村,讨伐顽固派!”

  于是,地委召开了紧急会议,成立了前敌委员会,调集了24个农民自卫团,兵分5路,把李长胜盘踞的崮口包围得水泄不通。

  李长胜据坚固守,自卫团久攻不下。有的干部担心时间久了,霍守义会来增援。罗荣桓好像猜透了大家的心思,及时写了一封信送到前线。他在信上说:经过前一阶段的揭露和斗争,李长胜破坏抗日、破坏团结的罪行有目共睹,已成为众矢之的。霍守义未答应群众严惩凶手的要求,也算可以向其上司交差了。霍守义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也希望有人来教训教训李长胜。其实霍守义是不会进一步公开支持李长胜的,要不是受其身份的限制,甚至可能还要去帮一把呢。罗荣桓还说,有八路军做你们的后盾,霍守义即使想援助李长胜也不行。最后罗荣桓要农民自卫队坚定信心,持久围困,不要急躁,不要硬打硬拼,李长胜总有一天会挺不下去的。

  这封信传达下去后,包围崮口的各路指战员和自卫团员的战斗情绪更加高涨。与此同时,罗荣桓继续派靳怀刚等到霍守义那里做疏通工作。果然不出罗荣桓所料,霍守义一直按兵不动。李长胜也终于支撑不住了,在一个夜晚狼狈逃跑。八路军收复崮口,挤走了李长胜,建立了费县民主政府,这样八路军在费县又“放”了一位县长。

  1940年1月27日,115师将挤走李长胜的经验通报所属部队,电报说:“我们对于(顽固派的)武装冲突,事先应争取在政治上的绝对优势,造成一般社会舆论对我们的支持和声援……”

  罗荣桓还考虑,反摩擦斗争政策性很强,因此要求各部队遇到类似情况,应“及时电告师部转各方,以便应付上层关系”,同时要求各部队注意:“不能把所有杂色部队都看成反共反八路军的力量而采取同样的手段来对待”。

  1940年2月7日,罗荣桓和陈光致电中央军委,汇报了官里庄惨案和对顽固派反击的情况。2月11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中共中央给115师的复电:“陈、罗七日电今看到,所取方针是正确的,望坚决执行。”复电还说:“沈鸿烈属于顽固派,对我百端摩擦,故须在自卫原则下坚决消灭之……于学忠与沈鸿烈不同,他是尚有希望的,除对其反共政训人员应加以坚决打击外,对东北军应极力争取,至少使之取中立态度。”中共中央同时将这一份重要电报,发给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和朱瑞。

  由于115师政策正确,奉行将于学忠和沈鸿烈区别对待的方针,团结了东北军,于学忠和霍守义在山东基本上保持中立态度。1940年底,霍守义所率部队开往苏北后,115师还同他们有电报来往。随后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又派人与霍守义疏通关系,继续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这对于八路军和新四军反对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