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8.23炮击金门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六七


  毛泽东要求美舰护航和蒋军挑衅均不打炮,是为了能够排除一切干扰,静心凝神撰写好一篇文章。

  据说,4日一整天,毛泽东足不出户,不批公文,不接电话,不见客,就那么在书房里踱步、静坐、吸烟、喝茶、苦思冥想着什么,精心构画着什么。秘书早把纸笔备好,但他未著一字。

  5日晨起,先到室外花园转圈,侧耳聆听雀鸟的欢啁,深深呼吸几口新鲜的阳光和空气。突然伫足,快步回房。正襟端坐,奋笔疾书。文思如泉,一气呵成。

  修改几字,掷笔,吩咐秘书:速送各常委和彭(德怀)、陈(毅)阅。继而喃喃道:许多年了,我是诚心诚意想对海那边的老朋友们说几句奉劝话哩。

  * * *

  10月6日,中国各大新闻媒介同时播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军民同胞们: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金门战斗,属于惩罚性质。
  你们的领导者们过去长时期间太猖狂了,命令飞机向大陆乱钻,远及云、
  贵、川、康、青海,发传单,丢特务,炸福州,扰江浙。是可忍,孰不可
  忍?因此打一些炮,引起你们注意。台、澎、金、马是中国领土,这一点
  你们是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确实不是美国人的领土。台、
  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
  有两个中国。这一点,也是你们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你们
  领导人与美国人订立军事协定,是片面的,我们不承认,应予废除。美国
  人总有一天肯定要抛弃你们的。你们不信吗?历史巨人会要出来作证明的。
  杜勒斯九月三十日的谈话,端倪已见。站在你们的地位,能不寒心?归根
  结底,美帝国主义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十三万金门军民,供应缺乏,饥寒
  交迫,难为久计。为了人道主义,我已命令福建前线,从十月六日起,暂
  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
  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有护航,不在此例。你们与我们之间的战争,三十年
  了,尚未结束,这是不好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这一点,周
  恩来总理在几年前已经告诉你们了。这是中周内部贵我两方有关的问题,
  不是中美两国有关的问题。美国侵占台澎与台湾海峡,这是中美两方有关
  的问题,应当由两国举行谈判解决,目前正在华沙举行。美国人总是要走
  的,不走是不行的。早走于美国有利,因为它可以取得主动。迟走不利,
  因为它老是被动。一个东太平洋国家,为什么跑到西太平洋来了呢?西太
  平洋是西太平洋人的西太平洋,正如东太平洋是东太平洋人的东太平洋一
  样。这一点是常识,美国人应当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之间并无战
  争,无所谓停火。无火而谈停火,岂非笑话?台湾的朋友们,我们之间是
  有战火的,应当停止,并予熄灭。这就需要谈判。当然,再打三十年,也
  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究竟以早日和平解决较为妥善。何去何从,
  请你们酌定。

  蒋介石当日拿到文稿,连读数遍,说了一句:这不是彭德怀写的。中共那里,毛泽东才会这样做文章。

  据说,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报刊上发表了诗作《沁园春·雪》,一时洛阳纸贵,在重庆知识阶层和市井广为抄咏。蒋介石甚为恼火,暗中指示,特邀和组织数十位文人骚客都来做《沁园春·雪》,“一定要有在文采和意境诸方面都能压住毛泽东之作”。然和诗多得用箩装,竟无一篇可以传世。

  据说,1947年,蒋介石读到了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无意中对他的“文胆”“捉刀匠”陈布雷夸赞了一句:“你看人家的文章写得多好!”陈布雷脱口而出,顶了一句:“人家的文章从来都是自己写的!”噎得蒋长时间沉默不语。

  据说,蒋介石私下曾说:共党得以坐大得势,很大程度靠毛泽东。此人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匪”,文的武的都相当厉害啊。

  人们注意到,武的方面,蒋介石对毛泽东尚存余勇,文的方面,则尽量避免去打笔墨官司了。说不过宁勿说,1958年尤其如此。

  7

  毛泽东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10月5日,即《告》文发表的前一天,新加坡《南洋商报》于头版显要位置发表了“本报驻香港记者郭宗羲三日专讯”:

  明日起一周内停止炮击轰炸与拦截补给金马船只,香港第三方面分折
  此举将奠定未来直接谈判基础

  据此间第三方面最高层人士透露,最近已有迹象,显示国共双方将恢
  复过去边打边谈的局面。据云:在最近一周内已获致一项默契,中共方面
  已同意从十月六日起,为期约一星期,停止炮击、轰炸、拦截台湾运送补
  给物资往金门马祖的一切船只,默契是这些船只不由美舰护航。
  记者获得此消息后,即设法向此间接近双方的人士采访,他即表示:
  “请看三两天,便可揭晓。”

  一家远在南洋的报纸,居然拿到了北京的保密柜钥匙,提前一天将中国核心军事机密和盘托出,神通可谓大矣。一时间,《南洋商报》名声大噪。各国记者、特工也蜂拥香港,纷纷打探,郭宗羲何许人也?

  郭宗羲并非什么神秘人物,他便是大名鼎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记者曹聚仁。

  曹聚仁如何修炼来的“通天”本领,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首次提出:对于台湾问题,可以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去解决,我们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随后不久,毛泽东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国共两党过去已经合作过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

  两个讲话传达出一条重要信息:中共领袖人物解决台湾问题的思维模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和平解决”概念的形成和提出,既是承认、尊重客观现实的明智之举,也是“统一高于政争”这一中国历史逻辑的规定性要求。

  1956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平解放台湾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目前对和平解放台湾的工作,应采取多方影响,积极并且耐心争取的方针。工作重点应放在争取台湾实力派及有代表性的人物方面。这就是通过各种线索,采取多样方法,争取以蒋氏父子、陈诚为首的台湾高级军政官员,以便台湾将来整个归还祖国。”

  血拼恶斗了数十载的敌酋蒋介石都在团结争取之列,毛泽东们的胸襟宽广得着实可以。一时间,中共党内、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热情激荡,献策者众,于五十年代中后期,掀起了一个做国民党军政界上层工作的小高潮,“和平”、“和谈”、“第三次合作”之说亦被海外媒体炒得烫热。

  “和谈”不能空谈,毛泽东、周恩来为蒋介石开列出具体条件:1.两党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除了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其他台湾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介石管理;2.台湾为中国政府统辖下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中共不派人干预。而国民党可派人到北京参加对全国政务的领导;3.如台湾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中央政府可拨款予以补助;4.台湾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介石意见和台湾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5.国共双方要保证不做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6.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不容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