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军事·军旅 > 8.23炮击金门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四九 | |
|
|
张:王部长嘛,请向主席、彭总、叶政委转达,各位首长放心,我保证今晚部队全部进入阵地,做好一切射击准备……炮击过后,除了使用鱼雷艇出击封锁料罗湾,我们还有一个想法,必要时,可使用轰炸机第八师轰炸金门,炸高雄、基隆也没有问题,还可以考虑对料罗湾布设水雷进行封锁…… 王:够了,够了,这次只是炮击金门,既不布雷,也不轰炸,提这个方案还为时过早。我提醒你,没有毛主席、彭老总命令,绝对不能乱干!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听明白了吗? 前线过热的头脑们被一盆冷水猛击而醒,又一次明白了,此次作战,留给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余地其实很小很小,应该把气力下在多研究怎样使每一发炮弹都落在预定的目标上,至于其他,那始终是由北戴河的大脑去思考的事情…… 石一宸说,1958年,我们这些待在云顶岩上的人,千条万条就是坚守两条:一条,叫作动手不动脑。上边叫你咋打就咋打,战术问题还可以琢磨琢磨,战略问题,没有你们瞎想的份。另一条,叫作有勇没有胆。同美蒋斗争,无所畏惧,但谁也不敢搞哪怕一毫一厘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哟。 7 英国人哈特在他的《战略论》中讲了一句令军事家们信奉推崇的名言:“突然性是战略的本质”。 很难想象,丧失了“突然性”的8月23日会是怎样的一种结局。有一点则可以肯定,炮击金门没有了引人入胜的情节,失却了隽永光彩的魅力,降低了惩罚打击的力度。 毛泽东有一次向彭德怀提问:我们那许多大炮,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搬过来运过去,他能不晓得?彭德怀答:前线的官兵有办法,可以让他不晓得。 确保突然性——8月23日第一次炮击金门成败的关键。大战略家毛泽东苦苦思索、并要求他的将军们必须实现的课题。 * * * 1993年9月8日,在军事科学院原顾问石一宸的会客厅内,我与年届八旬的老将军促膝而坐。 老人不无自豪地说: 1958年8月23日,前线开炮的命令,是我在云顶岩上的指挥所向下传达的。 我心底窃喜:太好了,又寻着了一位核心圈子里的人物。 石一宸这个名字,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远不如在军界为高。我以为,这是因为人们往往习惯于把一次战斗或战役胜利归功于最高指挥员的缘故。最高指挥者绝对功不可没,而且永远是第一位的,但公平而论,功勋和胜利同时也属于最高指挥麾下无数忠勇的将士,特别是那些协助运筹、谋划精深、不求闻达、甘当无名的帐前幕僚们。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明君贤相骁将智士,七者兼备,战无虞。 读过六年正牌师范、 喝过ABC洋墨水、从1937年著名的山东黑铁山起义开始戎马生涯的石一宸,是那种将“骁”与“智”合二而一、集于一身的军人典型。 从最基层带兵官干起、在第一线冲杀陷阵一级级升迁上去的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大秀才”的文化根基又使他养成了勤于动脑善于总结打一仗就得提高一步有所收益的习惯。长期在高级作战指挥机关给首长们担任参谋、幕僚长,更使他眼光犀利视角高阔,才智得以淋漓发挥。很遗憾,当他终于升至大军区副司令职、成为独当一面的战区次高长官时,中国的土地上早已没有了枪声,就像超级球星失去了绿茵场一样,最出色的军人大概也很难在战场之外证明自己的价值的。但石一宸不是这样认为,他把自己的价值融入和平时期对未来战争的预测和思考之中,他废寝忘食孜孜以求钻研战例阐发军事理论的执著与干劲,在我军高级干部中实属罕见。 无论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顾问,还是退下来,一不打猎,二不钓鱼,三不搓麻将,四不甩老K,五不吃饭馆,六不游山水,每天除去散步一小时就是手脑并用,不停地读,不停地写,一部部军事专著、论文、回忆录从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将军笔下面世,《军兵种协同作战的指挥问题》等论文还被列为全军高级干部必学的教材。“大概解放军里边我写文章算是比较多的。人老了,脑子就钝了,经常用,衰退会慢一些”,说这话时,慈祥博学的老人洋溢着充实、自慰、欣然的神情。 面对功高不居耕耘不辍的可敬长辈,我畅想,当年陈毅、栗裕、叶飞能打不错,英名早已彪炳一部不朽的现代中国军事史,但他们的每一次胜利难道能够离开众多石一宸般极为优秀的战将高参么?战争,不光是打数量、武器、技术,而且是打人才!忘了谁说的,此言对极。 书归正传,谈及1958年的“8.23”,石一宸自然兴奋、感叹,老人说:毛主席要求确保首次炮击的突然性,这是一个很简单也很不简单的课题。很简单——你在计划中尽管把要求写进就是了。很不简单——实际操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哪怕出一个小纸漏,都有可能毁坏“突然性”。 毛主席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在金门的眼皮底下大修工事、调动部队、 装备而又不叫敌人发觉,确保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用今天的话讲,这是一 项复杂艰巨的大工程。 一个多月,我们无非操心那么几件事吧: 堵住敌人的耳朵。那时,福建前线敌特挺多,有从海上漂来的,有从 空中丢下来的,还有隐藏潜伏下来的,常打信号弹发电报或搞破坏,搞得 人们神经很紧张。记得有一天,刮大风,一小股敌特乘着暗夜摸上岸来, 打了几枪,回去大吹大擂。北京对这件事批评很厉害。我到前边去处理, 晚上,站在哨位上,叫几个战士在敌人上岸的地方走一走,确实是既看不 到,也听不到。我们海岸线那么长,哨所再多,也不可能撒豆成兵嘛。防 敌小股偷袭,一直是前线的一件大事。因此,炮战前,我们一方面加强战 区的戒备,一方面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 着手将战区人口疏散,老弱病残幼都迁到后方去了,地富反坏右分子也一 块大搬家,前线仅留下少数经严格政治审查的基干民兵。这样,前线的安 全环境得到过滤和净化,敌特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难以立足,等于把台湾、 金门的耳朵堵住了。 捂住敌人的鼻子。懂炮兵的人都知道,对一个目标观测的点愈多,点 与点之间的距离越大,交会目标的方位角度便越精确,我们对金门几百个 目标一般都由三对交会观察所进行侦察,所距基线由800米增至3700米, 精确计算每门炮对每一个目标的射击诸元,到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按这 个诸元打,预计进行面积射是可以得到满意结果的。算好了诸元,一律不 进行试射,一个多月里,我们对金门不打一发炮弹,不让敌人从硝烟里边 嗅出我军的真实意图。 蒙住敌人的眼睛。连天的大雨,给部队开进、施工带来许多烦恼、痛 苦,但也有一个好处,遮挡了敌人的视线。所以,天气最恶劣的时候,部 队恰恰干得正欢哩。另外部队调动一般都在天黑后进行,那时候还没有什 么侦察卫星和红外夜视器,黑夜确实是个把所有秘密都一古脑装起来的保 险箱。 8月22日午夜和23日凌晨,我们几百门大炮和几千吨弹药从待机位 置进入发射阵地,车辆全部闭灯行驶,当时急造军用公路都修好了,很快, 各就各位,马上搞伪装,太阳出来后你看吧,我们阵地上的影象和昨天没 啥两样,一切如故,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 麻痹敌人的神经。一个月内,我们适度地在福州那边制造一点情况。 福州龙田机场的飞机时不时起飞一下,偶尔,向马祖打一点炮,戏不能太 过,要恰到火候。敌人果然错觉上钩,8月22日蒋介石还派了一个陆战g币 去加强马祖,我们的“声于北而击于南”的策略大体奏效。 保证首次炮击的突然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炮击的时机。 这可是毛主席直接掌握的,开炮命令,必须由他亲自下达。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