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新课程改革中学习策略的培养

作者:高 佳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1-0093-02
  
  在新课程改革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能力目标之一。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运用学习策略。研究表明,许多学生拥有必要的知识,因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使知识的应用及问题的解决常常受阻。另外,有些差生表现出知识基础薄弱,实际上是学习策略缺失的一种表现。因此,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学”与“思”的关系,阐述了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化学事实性知识在初中新教材中占有很大比例,所谓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指反映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多方面内容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的知识。这类知识都是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表现,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学生理解起来一般不存在困难,但由于涉及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种类较多,内容相对零散庞杂,往往导致学生记忆的困难,这也是学生感到化学好学难记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等元素化合物知识,并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结构,就成为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的关键。针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特点,在遵循一般学习规律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通过化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学习策略。
  
  1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许多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事实性内容,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或者听教师讲授,往往很容易看懂或听明白,但却难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时,应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眼、耳、口、手、脑)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全面的观察和体验,做到从各个方面明确感知化学事实,从而加深对事实性知识的印象,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要求学习者在学习事实性知识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听明白的层次上,一是要善于观察,将所学的内容与身边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二是要勤于动手,尽量创造条件自己动手做实验,既可以利用实验课进行实验,也可以设计简易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课外实验等,通过做实验来学化学。更重要的是,在实验中不能仅仅动手操作,在动手的同时还需要用眼、用耳去观察,在观察的同时积极动脑思考,将实验、观察与思维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即可以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又可以通过对实验的思考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使枯燥的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深刻,增进学生的记忆。
  如:铝与硫酸铜的反应是对金属活动性强弱学习的强化,化学方程式为:
  2Al+3CuSO4=Al2(SO4)3+3Cu
  对于这一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以下不同的学习策略:策略1: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或听教师讲授,记住教材有关化学反应的实验描述、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策略2: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分析铝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实验结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策略3:学生亲自完成铝与硫酸铜的化学实验,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和思考获得有关的实验结论,掌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策略4:学生首先观察铝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对反应的可能产物做出猜测,即提出假说,然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验证假说,从而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4种策略相比较,第3种策略学生亲自完成实验,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获得的知识既鲜活又深刻,提高了记忆的效率;第4种策略学生思维的参与更深刻、更主动,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使结论的获得与具体的情景、过程有机结合,增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联系-预测策略
  
  尽管化学事实性知识内容相对庞杂,但是它们并非是一些孤立知识点的简单堆砌,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事实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联系密切,是理论性知识的具体体现。例如,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并和他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密切相关的;二是事实性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这里的已有知识经验既包括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的已有知识,又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例如,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生锈;三是事实性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它体现在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存在、制法、用途等,还体现在同一类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例如,酸、碱、盐都具有某些通性等。
  联系-预测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时,有意识的抓住其与理论性知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以及物质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这些联系为依据对要学习的物质的一系列性质先做出自己的预测。例如:联系金属合金的主要性能预测各种生活用品可以用何种合金来制造。这里用到了金属的性质,合金的性质,以及它们的用途。学生先预测出制作自行车支架的材料,制作防盗门的材料,制作手术刀的材料等,然后根据自己的预测再和实际的材料比较看有哪些出入,以弥补知识的不足。
  利用此策略进行学习时,需注意以下问题:①要做到尽可能多方面、多角度联系,大胆预测;②要保证预测有理有据,而不是无根据地胡乱猜测;③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预测不是目的,只有将预测结果与正确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并针对差异做进一步深入学习,才能达到目的。
  
  3知识结构化策略
  
  化学事实性知识内容多、分布广、材料琐碎,再加上不容易记忆,学生常常感到知识杂乱无章,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及时整理、归纳,而是简单、机械地记忆在头脑中,就会导致学习的困难。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学生感觉都记住了,但在解决问题时却束手无策,难以提取所需要的知识。孤立、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堆积越多,越不利于提取,无法提取的知识就变成了僵化的、无价值的知识,无法用它去解决任何问题。
  知识结构化策略是指将事实性知识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经过结构化组织的材料往往给人一种形象直观、简明扼要的感觉,有利于一目了然地把握知识之间的复杂关系或内在联系。它储存在头脑中,犹如图书馆经过编码的书,可“信手拿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这种学习策略主要应用在复习课中。
  运用知识结构化策略的关键是要确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以此联系为脉络,形成知识框架结构。例如:对碳元素的学习就可以建立一个知识网,已明确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在离开教师的时候也能自主学习,同时学会了学习策略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表现,这也就使学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法宝。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