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大众化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与板块课程设置

作者:何楚明




  
  3板块课程与人才培养
  
  在高等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人才的培养实施主要是通过课程的设置与实践来实现的。就整个教育过程来说,课程的内容、课程的结构、课程的体系构成了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要素。因此,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上,人们在课程改革中的着力点均放在此一层面上,是正确的。但这种改革的着眼点是基于教育对象的整体实施而考虑的,就实质来说,多数改革并未考虑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板块课程的设置,就为学生个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的特长爱好,在一定学科与专业范围调适自身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供了可能。
  板块课程的设置与传统课程改革的差异。传统的课程改革,是从学生整体培养角度思考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比如从学科或专业的角度考虑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及其先进性,课程的体系及其结构。这种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基于学科或专业的人才整体培养目标考虑的,具备整体性和方向性的原则。我国的许多大学从自身的特点及实际工作出发,在课程的设置中,考虑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实际,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中,课程设置分为主干必修课程、限修课程和任修课程几个“板块”。这种课程的设置与划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也具备了课程设置个性化发展方向的雏形。但实际上这种课程设置的分类选择,对必修课程而言,只要是同一个学科或专业,任何一个学生都必须修读;第二类限修课程,任何一名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在所给出的一系列课程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若干门课程学习,只要达到所规定的学分即可,这样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课程选择;第三类课程不具有任何限定,学生可以在所罗列的公选课程(任何专业均可选择)中学习若干门课程、达到一定的规定学分即可。这样一种课程的改革,在总体上考虑了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其体系,其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和照顾到了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但实际上这种改革并未真正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因为除了第一类课程是基于学科或专业的需要并带有整体性的特点外,第二类和第三类课程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学科或专业的方向性个性化培养原则,而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能力与获取学分的兴趣。因此,对形成学生学科或专业的个性化特长方面是盲目的、散乱的,对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凝炼特定的专业方向的知识结构和特长并没有良好的指导性作用。本文讨论的板块课程,实际上是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为最大的着眼点,以适应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中对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需求为归宿。因此,板块课程的设置是以此为原则,除了上述的第三类课程可以作为兴趣修读并大体上保持不变外,是把课程分为两个大类:学科或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学科或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必修课程。第一类课程与上述的大致相同,并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地做出调整;第二类是考虑研究与知识技能方向的课程,可以分为若干个方向和领域,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与技能,形成一个一一对应的课程板块。如“应用化学”专业,可以按图1所示设置板块课程。
  实际上每一个专业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从专业领域与方向设置相关的板块课程,以满足个性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同时,其开设的系列课程可以依据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及变化作相应调整。这样一种组合,方向和特点明确,可以在具有不同研究特长的学科或专业的教师指导下,形成不同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向,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为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4问题讨论
  
  板块课程的设置是依据高等教育自身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求而提出的应对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质量、针对性、国际化”的三原则,并指出:“几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活力和改变社会、促使社会变革和进步的能力。由于变革的范围广、速度快,社会已经逐渐变成了知识型社会,因而高等教育和研究已作为个人、社区和国家的文化,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作用”[5],质量的保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而“高等教育的针对性应以高等院校的作为是否符合社会的期望来衡量”,国际化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共享高等教育成果、缩小差距的重要途径[6]。板块课程的宗旨是在我国高教大众化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应对并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也符合经济社会的需要。然而板块课程的设置,应当关注相关的问题。
  第一是板块课程是在学科或专业的领域内培养个性化的专门人才,使其知识结构与技能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课程板块的设计难度极大。这种板块课程既要考虑保持学科或专业的内涵与特点,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及其技能彰显,特别是不同层次高校在知识结构、技能与能力结构上要显示出其合理的层次性、多元化,板块课程的设计难度更大。
  第二是板块课程及其内容的与时俱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困难。当前的课程改革,由于长期惯性运行的结果,进展及效果不尽理想,虽然高教大众化背景下人们都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课程的改革,以解决质量下滑、就业困难及与经济社会不适应的问题,然而这种以学生的整体化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都面临巨大的困难,以学生个性化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设置,远比以学生整体化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内容和结构要复杂得多。这种改革既要有热情、清晰的目标、极强的责任心和对学科或专业方向的准确把握,更需要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较好把握判断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坚强决心。
  第三是公众、社会、政府和学校教职员工的配合、理解与认同。我国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由于它的完成过程快速,不要说公众、社会及受教育者,就是学校自身也未必能真切地认识和理解高教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质性问题。当前,不论是中央属院校还是地方属院校,人们普遍的发展愿景目标是兴办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因此,人们的视野、规划、目标、资源投入与配置,都以此为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为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带来了困难。当前,我国不同区域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生产技术水平差异巨大,其结果就造成了对人才需求在层次与数量上的差异,当不同省市都把提高高教大众化水平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一个重要奋斗目标之后,试想要一所区域性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属重点院校培养适应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化人才,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目标上看都是难以接受的。其最终结果就造成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导致大量人才的外流,并造成恶性循环。这既有认识及理念上的问题,也有人们的共识的基础问题。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进一步走低、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高等教育机构不能提供,欠发达地区的人才不断流失而失去发展动力时,高等教育就有边缘化的危险,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就会失去其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8-05-11)[2008-10-21].Http://www.edu.cn/xin_wen_gong_gao_1114/20080511/t20080511_295926.shtml.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J].国外高等教育快讯,1999,(1):1-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5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8-02-28)[2008-10-21].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80228_402464933.ht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