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沉入作文的三维空间

作者:嵇桂芬




  作为孩子一生文学启蒙的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把孩子领进这广阔而充满美的文学天地,使他们在这里播下想象的种子,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语,形成最让人感动的文字;心灵得到开放,表达得到自由,思维得到丰富,灵魂得到净化,让经典优美的篇章,在他们的心灵里生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只要沉入作文的三维空间,一切都不再是难题!
  
  1 点燃“兴趣”的火炬,开启情感的空间
  
  首先,以鼓励和支持打开创作欲望之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每一个教师是多么的熟悉和亲切,可是对于一个刚刚开始动笔作文的学生,还不懂得习作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不知道写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写出来的句子,很多和老师的要求不相符合,甚至是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怎样才能从无到有的产生兴趣并“乐此不彼”呢?唯一须做的就是鼓励和支持。老师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也许就是扼杀兴趣的锋利的刀子!相反如果找到他成功的地方,哪怕一个其他孩子都不知道的生字、一个刚刚学过的词语的运用(虽然用的是那么不恰当)、一个富于童趣的句子,这都微小,但是却会产生很大的力量!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降低对“作文”的神秘感,让他愿意写,敢于写。
  其次,多变的方法铺就写作之路。学生想写了,但是中低年段训练都是小段小段的训练,进入小学高年级,篇章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借鉴和尝试,三种入门效果颇佳。
  1)“下水”引路。在每一篇习作的开始,找一篇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如有较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结构较为清晰并有一定文采,贴近孩子写作水准,然后进行分析和指导,让学生进行模仿。这样孩子写出来的文章可能是雷同的,但是比较完整和通畅。当然,这个方法一定得注意的是在类似的指导过后,一定要去发现学生自己创造的东西并且将其夸大表扬鼓励,这样学生才会在今后的同样教法的习作中有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2)“借鉴”拔高。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加以模仿学习,针对性强,有法可循,可降低初学者的难度,效果明显。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孩子练习书法第一步是描红。书法有所造诣模仿大家之法则称之为“拓”,绘画上称之为“临摹”,笔者认为文学上称之为“借鉴”,万事万物皆相通也。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模仿和借鉴范文,对培养好的文风非常有帮助。也许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但也应加以肯定。
  3)“随文”实践。这是一种工夫很重的方法,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每上完一篇课文,可以进行类似的文型练习。一个单元过后,学生就可以有三到四篇的练习机会,也许会比较雷同,但是这样的话学生也应该掌握了基本方法。如果真的有恒心进行长期这样的训练,效果应该不错!
  4)“发表”带动。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日《春芽》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营造认同和欣赏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2 激活“思维”的灵魂,开启“想像”的空间
  
  想像力应该贯穿整个习作教学之中。小学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还处在萌芽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还很幼稚,但也逐步从无意识想像发展到有意识想像,想象力丰富得惊人。不管合理与否,这毕竟是学生所想所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儿童文化”吧!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更应该珍惜和尊重这种所谓的“儿童文化”。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绪奔驰,没有想像力的习作就会思路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学生的习作欲望就靠想像来燃烧,观察力就靠想像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像去创造,思路靠想像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像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像去渲染。在习作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像力的培养呢?
  1)观察生活,激发相关想像。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曹文轩说得经典“观察是凝视而不是扫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
  积累材料,迁移运用。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空洞无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厚实了,博古通今,见多识广,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如有神助”。《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生应有100万字的阅读量。但笔者认为,仅仅靠多读是远远不够的,应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只有这样,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像。课文是学生习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练写、扩写等想像性习作就是一种行之有效在再造想像途径。例如《凡卡》一文,当凡卡满怀希望地把信寄出去后,爷爷能收到信吗?爷爷在乡下会怎样想念凡卡?小凡卡后来的命运又会如何?让学生去想像,继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活了学生想像的火花。
  再如,教学《坐井观天》先让学生们自己说:“青蛙跳出井后会怎么样呢?”再让同组互议。有的同学经过整理形成了这样的思路:青蛙跳上井一看到景物一再次与小鸟对话。教师就引导:怎样跳一景物的特点一对话的内容。让同学再次围绕重点词“怎样、特点、内容”来展开自己的联想,进行续写。通过续写,既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又培养了学生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3 擦亮“阅读”的眼睛,开启感悟的空间
  
  1)阅读自然。大自然是一本绚丽多彩的书。把学生带出教室的小小空间、带进大自然的课堂。观赏初升的太阳、火红的晚霞,灿烂的星空,皎洁的明月,美丽的山、潺潺的水,争奇斗艳的百花、郁郁葱葱的树木,千姿百态的瓜果蔬菜、奇异的动物世界……学生能看见、听见、亲身体验的自然生活,写起见闻和感受来就不空洞、乏味,得心应手。
  2)阅读生活。生活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感悟生活,“喜怒哀乐皆文章”。长辈对自己的疼爱,好友对自己的忠告,父母过分限制自己的自由,父母的世界,教师对工作的兢兢业业……一位学生提起已去世的爷爷时说了一个细节:爷爷身患癌症生命垂危,得知她来了,把她叫到身边,让她吃苹果。她以为癌症传染,不敢吃,便找借口推辞。爷爷出于对她的疼爱,非要亲眼看着她吃不可。在爷爷的一再坚持下,她只得拿起苹果装模作样咬了一小口,爷爷才欣慰地笑了……说着,她竟哭了起来。“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叶圣陶)生活的经历是每一个人的财富。就看如何让孩子们挖掘到这样的宝藏了。
  3)阅读心灵与积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引导孩子学生阅读经典,感悟文本,积累语言,积累情感,与大师心灵对话,与圣贤同喜共悲,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事。经受灵魂的涤荡,提高人生的修养,以达到写作的最高境界。
  引导孩子由文字形成文章,文章从肤浅到深入,从粗糙到精致,由文章“进化”为文学“非一日之寒”,但只要沉入作文的三维空间,终究是一条可通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