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作者:张慧姝




  教学计划根据培养目标中的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来设置课程,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80%),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46.6%);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应体现在课程中,如团队合作、口才表达、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环保意识、成本意识、心理素质等都要体现在课堂上。
  教学计划的理论体系中,要求学生要掌握三方面的知识: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产品形态塑造方法与基本美学知识,机电、力学、模具制造等知识;②掌握专业学科知识,以便于学生顺利解决实际问题和未来的拓展;③掌握艺术人文等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以适应不同个性发展。
  
  3.4培养效果
  北京联合大学工业设计专业2003年招生的一志愿率是0,全部是调剂来的学生,通过上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年的培养,学生的就业率为100%,毕业率100%,学位获得率85%,58%的学生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一名同学去德国的汉诺威工业设计专业继续学习,一名同学考研究生,其他从事专业外的工作,2007首届毕业设计展在DRC会展中心,得到了外省领导,北京市各高校和企业的高度评价。
  
  4后续工作
  
  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研究,还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工业设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师资问题,为了提高教师水平,目前北京联合大学有相关政策,允许教师进企业脱产实践6个月,本专业2008年准备送3位教师去深圳大的设计公司实践;第二,如何搭建技术学科平台,资源共享的研究,包括建立学校技术学科平台,学院技术学科平台,建立技术学科平台上的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开发,建立多种学科合作下的课程开发等。从而搭建工业设计学科支撑平台;第三,如何开发专业的科研平台,达到产学研的密切配合。这些都将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楠楠.北京市工业设计产业人才状况的调查及发展提案[D].北京:北京联合大学,2007.
  2 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及规范[EB/OL].(2004-11-01)[2007-11-25].http://www.dolcn.com/data/cns_1/ind_11/edu_997/enews_9971/2004-11/10993137
  3 王岐山.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EB/OL].(2006-01-15)[2007-11-25].http://www.gov.cn/test/2006-02/07/content_180521.htm.
  4 陈解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2):30-34.
  5 陈解放,曾令奇.职业导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22(1):36-38.
  6 全力.国外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对我国就业工作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35(3):62-64.
  7 鲍洁,王洪.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M]//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0-6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