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作者:陈媛媛 黄安云




  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课程教育体系绝不仅仅是增加若干门人文课程而已。各高校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课程理论,结合自身特色和学科优势,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行系统整合优化,逐步建立跨越多学科的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群,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更规范化和科学化。如美国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的《美国高等教育教学研讨报告》就针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建议重新修订大学课程,主张无论主修什么专业,都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历史、哲学和语言文学素养。我国清华大学近年来本着力求体现古今贯通、中西合璧、文理渗透、综合交叉的课程设计思想,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整合为8大课组,即:历史与文化、哲学与人生、艺术教育等。向学生提供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2.3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人文精神的塑造主要来源于教化,通过内在教化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价值取向,影响人的情感、气质、性格、胸襟等。大学教师担负着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心智的重要使命。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教育部提出高校加强素质教育要做到“三个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味与格调”。
  首先,大学教师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从本专业出发,自觉学习,比如通过自修的方式,读一些由著名科学家写成的人文与科学精神紧密结合的文章,作为向导,促使思考,同时积极结合本专业中的具体问题,开展人文素质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在教学中教师将自己有关人文研究的成果和知识引入到对具体专业问题的分析中,将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相结合,以启发式的教学、心理辅导和心灵教化等现代化教育方式,阐释不同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不仅传授学科的专业精神和学术要义,还通过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展现科学知识范围以外的亘古不变的人性、人情、真理。使一个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同时具有高尚的人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实的人文素质。北京大学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最广为人知的并不是他高深的学术造诣,而是他身上秉承的传统的人格理想和古典的美学精神,他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良知,深深感染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再次,就高校而言,大学要积极推进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组织教育者的再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如请名流大师讲学、组织观摩课、以老带新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使大多数教师具备人文教育的能力。同时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人文教育纳入其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研讨会,提高教师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2.4营造有自身特色的高校人文氛围
  大学不仅有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恬静的人文治学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和多元的知识信息汇总。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气氛是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的外在表现,它将对学生性情的陶冶、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华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生活在其中,耳濡目染,其人生追求和思想品格会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外延伸,灵活、自由、开放,具有课堂教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各高校根据历史发展和办学特色营造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氛围,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清华的古朴典雅和求实严谨,北大的自由开放和兼容并蓄,这些百年老校在历史文化积淀下形成了稳固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浸润其中,终身受益。
  具有特色鲜明的校容校貌、有独特内涵的校徽校训、校园标志性建筑、优雅的人文环境等是高校人文氛围的外化表现形式。除此之外,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成立大学生社团组织、举办内容丰富的人文讲座等,都能创造独特的人文环境,展现学校独有的人文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给大学生美的熏陶。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近年来以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融合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之一,广泛开设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每年举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考试”,举办人文讲座和自然科学讲座,出版《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开展形式多样、内容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科技、艺术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清华大学每年在本科生中开展大一外语强化训练暨外语文化月活动,不仅开辟了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新途径,有关外国音乐、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历史等方面的各种讲座,以及百科知识竞赛、英文歌曲比赛、演讲比赛等,也使学生多方位地接触和了解到了异国文化,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跨文化交流意识与能力。
  
  2.5引导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自我教育意识
  大学精神应该是平等的多元意识、理性的科学态度、自由的个性发展,以及非功利的价值追求。在大学生心理、智力、人生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的重要时期,大学教育无法回避人的心灵需求、人生目标、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等领域的东西。虽然整个社会风气、社会价值体系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但大学有义务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文素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各高校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探索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实现途径,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按照自己内在的需要去塑造自己,发展个性,重塑人生理想,规划未来,建构自己健全的人格和意义世界。让大学生主动认识到人文精神的价值和力量,让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修养成为每一个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终极追求。
  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是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有些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做法。人文素质教育本身是复杂、多元、长期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和评价标准,但人文素质教育也是有规律性的,它是一种综合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是全方位、立体、开放性的过程,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能否协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当前我国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未来的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具备和谐的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去创造,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2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3 郭为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龚鹏程.大学教育与人文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