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设计初步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作者:刘博佳 周 坚 涂 有




  [摘要]探讨了在《设计初步》课的教学中,通过将其划分为认识的形成,基本意识的培养,创造力的挖掘三个阶段,将教与学以新的方式相结合的若干原则。这些教学模式的改革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从而为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初步,教学模式,阶段教学。
  [中图分类号]TU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1-0068-03
  
  1问题的提出
  
  学校教育是职业的基础。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将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教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从业后的专业水平。因此,提升建筑师的竞争力,应关注学校教育,改革教学模式与内容,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内大多数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从最初形成到迄今为止的数十年中,除在适应计算机绘图方面做一些调整外,并没有太大变化。总体看,各校教学形式雷同、单一,内容陈旧,与职业联系不够,这些弊端在近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大一阶段的专业入门教育,还在沿用多年前的教学模式,对于时代的变化关注较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欠佳,引导学生“入门”的工作做不到位。而国外很多大学的课程设置则与“服务社会”的目的紧密结合。如意大利的建筑教育,不仅各学校培养侧重点不同,而且建筑学院都会根据市场需求每十年左右对课程结构进行更新;而德国教授建筑设计的教师在学生做设计作业之前,会组织他们于前期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使学生具备把问题放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和城市背景之中解决的能力,同时还根据该国气候特点,将建筑设计与节能相结合,这就培养了学生把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能力。相比之下,我国的建筑教育还停留在一个较为落后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其在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理念、方法相对死板,与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基于上述背景,笔者就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初步》课的教学模式改革做一探讨。
  
  2教学模式探索
  
  2.1基本原则
  作为建筑学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环节,《设计初步》是学生入学后最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对初学者进行启蒙教育,使其具备识图、绘图与基础设计能力,并形成一定的建筑观与设计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他们后续的专业学习。传统教学模式安排的作业内容虽多,但相互之间联系弱,主题不明显,且授课方法与内容较陈旧、普遍适应性差,容易令学生迷失学习方向,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然而,传统建筑教育在基本功训练方面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扬弃,结合时代和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对传统模式重新整理、加工,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教学中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要根据学生认识、接纳事物的特点把课程教学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主要环节,以在强调不同阶段侧重点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既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也便于教师掌握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可以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变传统“静态”的教学模式为互动的形式;同时在内容的设置上强调作业和学科基本规律间的关系,并适当加入学科发展的新内容,以此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兴趣。
  
  2.2教学方式的改革
  2.2.1认识的形成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文、理、艺术的特殊学科,逻辑思维与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工科专业。我国现行的招生制度是筛选出一批具有较好理科素质的学生进入建筑系学习。实际上因其专业选择的功利性较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并不了解。所以“课堂讲授 + 抄绘”的传统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专业的特殊性。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他们转变学习思维与习惯,既成为《设计初步》课的首要任务,也成为课程第一阶段的教学内容。
  让对建筑基本没有任何概念的学生通过教师客观讲述或图片的片段展示就马上对建筑产生感情,这种教学目的不现实,效果亦不理想。建筑是空间的艺术,体验的艺术,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教师要做的正是利用建筑这一特点,唤起学生对它的关注,培养以“专业”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在教学中可将理论性内容与学生可接触到的实物(建筑和环境)联系起来,再以作业的形式令学生在对现象的关照中引发思考,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对建筑形式美的学习中,可在“比例”、“尺度”等基本原则的讲述之后,就地取材地以校园建筑作为对象,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剖析。这样,该教学方式就体现出三项突出优势:①实物比课上所举案例包含更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在对实例的考察过程中,“优”与“劣”的部分恰好从正反两方面检验所学知识;②因为能从多角度观察,相当一部分同学自然地衍生出平面布局,造型与功能,形式与结构、构造的关系等方面的疑问,教师便可借此机会对建筑的要素等知识作适当介绍,加深学生头脑中建筑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做铺垫,这其实要比从几张有限的图片上分析所谓“经典”作品直观、生动、全面、深入得多;③在表达成果环节(绘图)的时候,教师通过展示高年级学生的作业,使学生对绘图技能与专业之间的关系理解得更透彻,主动做好他们认为“枯燥”的抄绘练习。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学生可以较好地完成认识的转变,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专业学习,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化解专业学习与基本功训练间的矛盾。
  2.2.2基本意识的培养
  建筑师的角色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 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已由过去的被动变为参与市场经济的主动竞争。未来的建筑教育是以培养基础厚、知识广、能力强、可交融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是各类知识渗透、综合、优势互补的综合体系。培养专业素质与创造能力,不仅是建筑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样也符合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这些新的要求反映在《设计初步》课程教育上,即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这在任何国家、任何教学模式中都是不变的),不仅要灌输一定建筑设计理念,还应把表面化的建筑问题扩展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中,根据学习阶段特点,将建筑设计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尽量以浅显、生动、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然后通过实践(课程作业)让他们真正体会建筑学专业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设计观。当然,效果未必能马上得到体现,但这种意识会随着不断学习而加强。因此,在大一阶段就初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的设计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潜意识里以“准建筑师”的角度去思考、学习和设计就成为必须。本着这一目的,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于原有教学格局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将新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适当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以完善、丰富现有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法无定法”也是建筑设计的显著特点之一,建筑设计的流派、方法不胜枚举,过早把某些方法教给学生反而会限制他们的思路,教师应告诉学生,建筑与人的关系是建筑学永恒的主题,教育的准则就是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培养“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如在作业“居室布置”中,像教材那样过早摆出设计的条条框框的话,学生其实很难理解,那些所谓“原则”在作业中也不易体现。所以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通过测量、比较不同日常行为的尺度,对设计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有个直接体会,在此基础上再介绍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特别是室内设计间的重要联系;而设计方法的内容可从生活体验出发,向学生展示一套住宅中不同部分的特点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如有可能选择样板间进行参观)。这种对生活经验的梳理与提示特别能引起学生共鸣,而且使他们在发挥想象力的时候就有了基本准则和评判标准。依此思路,在“建筑外环境设计”中则将“抄近道”、“个人气泡”等每人都会直接感受到的环境行为学融入课程讲授之中。因设计题目和生活联系紧密,难度也适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从前期收集资料、方案构思到最后成图,完成情况普遍较好。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绘图与设计能力,也使其具备了多学科综合的能力与拓展知识结构的潜力和空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对建筑的作用以及建筑师的责任有了切身体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