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浅析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危机”
作者:刘 萍
2.3认知的自然倾向
事实上,危机总是存在于大众的意识形态当中,是构成社会的一部分。由于认知的自然倾向具有怀旧、选择性遗忘等特点,使人们更容易对当前经历的事情产生危机感,而忽视了正常的意识形态中本来就有危机意识。
怀旧情结蔓延整个社会领域。一位大学校长这样描述“过去”:“我们经历了过去,觉得它美好。其实,是因为我们巧妙地回避了那些我们不愿意想起的回忆;而对那些从来就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来说,他们会发现在探索当中,现有的知识与他们所获得的情况往往相反。”[9]同样,那些认为高等教育处于危机之中的人,可能只是被那些未曾真实存在过的“高等教育黄金时代”的神话所吸引,与传说中那些不真实的记忆相比,今天的高等教育自然是“一无是处”了。
选择性遗忘的特点是:过去的问题由于已经解决,慢慢褪出了记忆;人们的认知倾向对最近发生的事给予更多关注,所以,当前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紧迫。当人们称赞美国高等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繁荣时,8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的“不景气”就被忽视、遗忘了。相反,当前的问题很容易深入脑海,所以对当前问题的恐惧感也总比以往那些几乎被遗忘了的恐惧感更加刻骨铭心。由于认知的自然倾向是把“短时间内出现的情况归因为长期的发展规律,因此人们往往对当前的状态给予更多关注。”如1997年美国高等教育投资委员会提出 “到2015年美国高等教育将会面临由资金短缺带来的灾难”,就是针对当时的提议“到2036年将高等教育的州税收基金(state tax fund)降到零点”而提出的,而实际上1997年这项资金就已经接近零点了。
危机总是与变化相关联。对于记忆而言,当前的变化似乎总比过去要快。同时,因为我们相信变化会每日俱增,当前的事情就往往使我们感到时时处于压力之下。事实上,当前的情况可能不比以前更糟,这只是人们认知的一个定势而已。
3影响
高等教育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危机是政策的“催生剂”。在医疗、住房等其他社会资源的竞争中,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常常会被忽视。“偶尔出现的高等教育改革,多半都靠‘危机’发动。”[10]因此,危机就成了美国高等教育适应复杂环境、调整自己的一个必要部分。
从消极的一面来看,原本“危机”该是正确反应现实问题的一个信号——人们的意识倾向认为它会产生某种负面影响,政策制定者和大众会依照这一信号制定相应的对策或是调整原有计划。现在“危机”这一信号不可靠了,人们只能依靠虚假 “危机”提供的信息调整决定。拿“学费已超出承受能力”这一项来说,过分强调这个已经存在了很久的历史性问题会导致部分人群调整自己的受教育计划。对政策的制定者而言,他们会因此制定出一些缺乏逻辑、达不到任何实际效果的政策。有学者认为,“这些危机和针对危机采取的措施也许还只是‘恶作剧’中的一小部分,其隐患可能会导致没有人愿意再作实证分析研究来驳倒那些逐渐滋长的高等教育对抗情绪”。
其实,过多的“危机”不但不能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采取必要的行动,反而会使人们产生疲倦。听惯这些“危机”的大呼小叫,人们反而对真正的危机丧失了警惕。美国初等、中等教育经历过的那些“危机”就是例子,它们的后果不是教育者为迅速减小危机带来的压力采取一些破坏性的“解决”方式,就是忽视了教育和社会中那些真正需要长期努力去解决的问题。
4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同样面临着学费上涨、市场化冲击以及高校角色如何定位等“危机”。从美国的高等教育危机中可以看出,危机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要么是出自怀旧情结、选择性记忆或意识形态的必然产物;要么是出自于高等教育内部为争夺社会资源分配优先权的竞争。因此,应该抱着理性的态度分析这些危机和它们产生的根源,弄清哪些危机是真实存在且需要处理的,哪些只需要给予关注。
从美国高等教育经历的“危机”中,可以看到高等教育从来就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要,以后也不能。也许是因为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太苛刻,或是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使很多问题都不可能找到明确的答案(如成本界定的不清晰、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的不确定性、特有的机构财产分配方式等等),都会诱发所谓的“危机”,即便是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时期也不例外。
由美国的经验可知,不要用乌托邦式的眼光看待今天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危机也没有什么不寻常的,多半都是历史的反复。正如J.B.Edmonson在1932年的就职演说上曾说,新出现的危机隔几年就把高等教育推上审判台,“但一定要记得这决不是一项新问题”,“许多危机都沿着循环往复的既定路线更替出现。”[1]B. Levin 也曾经说:“1957年出现的问题1997年依然存在,建议和批评似乎永远存在,但也许并不总是那么有意义。”[11]也许高等教育的前景依然危机迭起,让人一筹莫展,而我们要看到这正是民主化社会进程的一个共同特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强调危机的存在,让人们觉得高等教育已经穷途末路,任何改良的做法都无法挽回高等教育昔日“神话”般的“黄金时代”。
参考文献
1 Philip G,Altbath,Patricia J,Gumport,ect.In defense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M].Marylan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
2李国栋.当前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J].世界教育信息,2006,(4).
3薛涌.美国高等教育:卓越与危机并存[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1).
4安德鲁德尔班科.美国高等教育的危机[EB/OL].靖思,译.(2005-03-07 )[2007-04-20].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3/07/content_860602.htm.
5 Caffrey J.The future academic community:Continuity and change[M].Washington,D.C.: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69.
6 Balderston F E,G B Weatherby.PPBS in higher educ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From PPBS to policy analysis.Ford Foundation Sponsored Research Progr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
7Leslie D W,E K Fretwell.Wise moves in hard times:Creatingand managing resili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6.
8[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 Hilberry C B.Yesterday,today and tomorrow:A talk to the seniors of Wayne Univeresity on their class day[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44,15(1).
10 Hefferlin J L.Dynamics of academic reform.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69.
11 Levin B.Criticizing the schools:Then and now.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1998,6(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