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新课改勿忽视逻辑思维的训练

作者:卞德高




  编者按:本刊从2000年起开辟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栏目,旨在为探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一个研究平台。几年来,从丰富的稿源中遴选刊载了百余篇高质量的稿件,虽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如何突破应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的瓶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学习素质的养成及有关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等问题。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功能、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理念、新内容、新形式已经在许多学科、许多地方“生根发芽”,并取得了成效和进展。这场改革给语文学科、语文教师同样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在这样一个改革的大潮中,做到既要符合改革的形势和要求,又要让语文教学不偏离“语文”的轨道?细心的人也许早就发现,无论是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结构的调整,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改变,无不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新语文教材厚了许多,阅读量翻了几倍,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语文课怎么上?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目前很多语文老师遇到的一大难题。有人惊呼语文课教给学生的大多是“伪知识”,也有人慨叹语文是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不知道教些什么。笔者认为,不管教育怎样改革,理念怎样新颖、教材怎样变化、方法怎样灵活,面对这些变化,它都蕴涵着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宗旨,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方面仍然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诸多的能力指标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1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重视逻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的过程就是人脑对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并作出决定的过程。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教育学认为:“语文是人脑和感官相互协调,凭借语言形式进行认知和表达的思维系统。这个系统由三大要素组成:知识系统-思维系统-能力系统”。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基础,这正如能量的产生需要燃料一样。但是,从燃料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尚有一个中介环节——燃料过程。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如果离开了思维,那么,语言文字也就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是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著名教育理论家乌申斯基说:“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它根扎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长起来;谁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想,单独的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
  而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同逻辑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听”“读”的内容只有通过逻辑思维才能将外界信息综合储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说”“写”的内容则更是逻辑思维的产物。笔者认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和在日常生活和交际过程中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获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准确认识和理解信息的基础上,正确地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重视信息的表达形式和表现结果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用准确而高效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这些已经成为当今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对学生进行这些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刻不容缓。
  当然,要想让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这样高水平的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更要将思维训练与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结合起来,应该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思维、探索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此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写作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的是识记型的教学,记忆能力得到了强化,而思维能力却弱化了,加之应试教育的作用,学生整天埋在“题海”之中,更无暇思考问题。这样,势必造成学生思路的狭窄、片面、呆板。这对发展学生的智能是极其有害的。“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的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饿思维过程,而让学生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死记硬背,很勤奋却终究学不好语文,甚至其他学科也很差。这些都严重的降低了教学质量。
  新课程标准从更高层次上要求语文教学必须“重过程”,所以,应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新课改中语文教学。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逻辑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逻辑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知识,又发展能力。
  
  2 以系统的方法循序而渐进,突出培养逻辑思维的基本品质
  
  目前,在新课改中,面对声势浩大的语文革命,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呢?
  1) 加快节奏、增大容量,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的人才。而快的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训练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要快,语言简洁不罗嗦,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高速、紧张的学习节奏中;其次对学生的单位时间内的训练量要大,使其没有时间慢条斯理地思考,久而久之,养成快速思维的习惯。在教学中,要遵循“紧扣目标,优化过程,强化反馈,提高实效”的原则。所谓“过目入耳能掌握,出口下笔可成章”的总体目标,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定量的任务。每堂课的教学都是高速度、快节奏。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就会大大提高;
  2)辩证分析、综合归纳,以训练思维的严密性。学生往往有思维单纯化、片面化的缺陷。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也常有说理绝对化、空洞化、论证肤浅化的弊病。教师应让学生对社会、对人生进行严肃思考,以辩证的方法训练他们思维的严密性。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本身就是辩证思维的范例,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政论文,既肯定了我党的巨大成绩,又联系实际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避免了说理的绝对化。鲁迅的《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丧家的资本家的泛走狗》等杂文,分析辩证,论证严密,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材料。在教学中要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把握其中的辩证思想和严密论证方法,这对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是大有好处的。
  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辩呢?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观点,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客观事物。例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蔓黑塞的《获得骄阳的途径》一文就是告诉人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经典的世界文学的。“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可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可见“文学经典都是‘常读常新’”。此外还可利用一些思辨性强的训练材料以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例如,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是故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都充满了思辩的色彩,逻辑思维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古代一些成语闪耀着古人朴素的辩证思想,也是我们训练思维辩证性的好材料,如“失之毫厘,缪以千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