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对模糊教学的理性思考

作者:赵佩玲




  “模糊教学”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模糊思维方式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关注本学科领域中那些亦彼亦此的属于多值判断的非典型现象,迎合学生的模糊认知心理,充分利用模糊信息、模糊语言,运用布白、隐喻等模糊化方法处理教学问题,创设知识、心理上的暂时性“模糊”状态,促使学生感悟、体验,以此激发、诱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心领神会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活动。
  学科知识的精确传递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模糊教学”是一种非常值得探讨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是一个教学方式转换的问题,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教学观念的改革。本文试就“模糊教学”谈些浅陋的思考,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1 模糊教学理论的历史陈述
  
  模糊教学发展的历史,大体经历了中国古代朴素的模糊教学,到近现代的精确教学,再到当代的模糊教学理论的发展完善这么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1.1中国古代教学闪烁着模糊教学的火花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模糊思维为特征的文化,这就使中国传统教育长期以来保持着较浓厚的模糊特征。“意会性”教学思想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结晶,它是以教师督促、指导学生通过熟读的方式来领悟文中乃至文外含义为特征的。这种以“涵咏”为主要方式的教学体现了传统文化朴素的整体观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注意了教学过程中“学”的地位,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维的重要性。这种传统方法也确实培养了一代代文学英才,使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发扬光大。当然,由于缺乏必要的正确的科学匡正,在数千年的承继和发挥中,“意会性”教学方式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它经常以模糊的综合去取代清醒分析,不去重视全面把握各个侧面、部分、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它的总体认识也就往往陷入含混、笼统或残缺、肤浅的误区,而这也正是多为后人指责之处。
  
  1.2精确教学步入唯科学主义的误区
  随着近代精确数学方法的不断成功,人们对精确方法的崇拜日益加剧。在人们心目中,精确成了褒义词,而模糊则是贬义词;科学的方法必定是精确的方法,而模糊的方法则是非科学的方法。教育在科学主义影响下也正倾力追求一种精确性,教育工作者从精确性方面研究教学,对本该学生体悟的教学内容耳提面命。教师分析的方法用得多,学生思考的时间占得少;各种各样的考试多,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少。一味追求精确性必然导致教学韵味的缺失,使得学生只是在认知方面获得片面发展,其个性与情感却受到压抑;在各种类型的标准化考试的指挥棒下,精确教学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应试教育的奴隶。总之,传统教学在不自觉中沉迷于模糊性的一个极端,而追求精确性的近现代教学又在有意回避中搁浅于模糊性的另一个极端。必须从人类历史的积淀中吸取养分来开拓我们的教育事业,以赋其新,以广其大。
  
  1.3模糊教学丰富了人文价值
  随着现代科学的日益发展,多种多样的模糊性对象出现在科学的前沿,精确方法无法给予系统的说明和处理,模糊思维方式又重新受到人们青睐。模糊理论的兴起,打破了经典科学以追求定性定量分析为唯一方法的垄断地位,提供了新的非定性非定量的分析方法。教育中的诸多模糊现象的存在,决定了它理应被置于模糊理论的关照视野中。教育工作者开始用模糊理论来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把隶属度、隶属函数和语言变量引入教育科学研究之中。模糊教学艺术重新受到重视,以弥补精确教学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教学艺术论的研究。模糊教学破除了“非此即彼”二值逻辑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在语言、情感、意义层面上有多种理解方式,有利于深化思想蕴涵、丰富人文价值,它与当前倡导的建构主义思想、新课程理念是一致的。模糊教学已经为我国当前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如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具体地贯彻实施,仍然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需要不断的探索创新。
  
  2 模糊教学的非普适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模糊教学强调通过模糊性手段以追求理论知识的清晰度,强调知识是基于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而成的。但是否任何知识都是需要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意义建构而获得?如果事事、课课均要通过模糊教学让学生建构知识,那么教学的时效性与经济性又体现在哪里?在上述问题的求解中,笔者认识到模糊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均适宜采用,模糊教学具有非普适性。对于“模糊教学”必须要慎重操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模糊”并不糊涂。“模糊”不是将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化、虚无化。因为它的基础是对自己及自己的教学客体有了相当客观的探究,必须是在原则性的基础上的灵活性运作。模糊教学不是糊涂教学,它是以正确性为前提,要求教师在潜心体味、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启发诱导学生上下功夫。如果认为模糊教学艺术只要意会,用不着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改进教法,可以马马虎虎,含糊含混,那就是对模糊教学艺术的曲解。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模糊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模糊与精确的有机结合。模糊与精确应紧密结合,互相补充,方能取得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其次,要讲究教与学的共意性。模糊教学技巧的运用只有在师生都心中有数的情况下,方可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而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教师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也只有相互沟通,教学才会产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因此,成功的“模糊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只有在师生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师生间认识和情感的双向交流。教师避实就虚地发出模糊信息,学生调动其模糊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积极参与,并采取意会、联想的方法不断品味、领悟,最终获得清晰的教学信息;
  再次,要讲究“模糊”的适度性。模糊是精确的补充,它只能在一定的条件和语境下使用,并必须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不应喧宾夺主,滥用模糊艺术。如果因为适度的模糊可以诱发美感,增强教学艺术魅力,便一味过度“模糊”,为“模糊”而“模糊”,其结果只能使学生一头雾水。因此,只有保持“模糊教学”的适度性,即所设的“模糊”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并收到含蓄隽永、耐入寻味的艺术效果,才是真正的“模糊教学”艺术。比如“教学布白”就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度的运用。布白不宜过多,对于整堂课而言,布白只能占极小的活动空间,教师不能为布白而布白,无休止地给学生营造“空白”。否则,就会使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支离破碎,过于空洞;师生之间的交流出现障碍,最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总之,运用模糊教学艺术要追求巧妙,要恰到好处;
  另外,要加强对模糊语言的表达功能的研究。语言表述精确度或模糊性如何掌握,要看教学对象、内容、目的、语境等因素随机处理。不同学科的知识都具有领域性,一般应该使用专门的符号体系,如类比和隐喻,仅属于教学的辅助性措施,必须遵守两项原则:其一是借以增加教学主题的丰富内涵;其二是为了学生深刻理解核心知识。否则,类比和隐喻的教学策略就会走入喧宾夺主的误区。类比和隐喻具有非精确性的特点,任何类比都是有缺陷的,它们只适合解决开放性的问题,不适用于学生掌握“事实”性知识的教学。为此,在构建情境化的教学策略时,不能将类比和隐喻“泛化”,应当从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出发,认真进行选择。
  
  3 模糊教学实施的关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巧做“蹩脚”老师
  
  模糊教学艺术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功底举足轻重!教师要善于引导启迪,不做学生思维的“保姆”,积极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当好学生学习的指路人,做一个聪明的“糊涂”人。这样的教学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需要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为此,每个教师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前提。教师要脱下“权威”的人格面具,以全部的人格实现与学生的全面交往,形成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师生双方要以“生活”为文本,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对方的世界,相互尊重彼此的差异,敞开精神,相互接纳,从而使师生互动关系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张力;
  第二,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获取丰富的知识。知识才是征服人心的力量。知识丰富的人在运用语言上往往“张冠李戴”、“东拉西扯”,“移花接木”,这样既可以活跃气氛,又使人容易接受。教师只有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纵横捭阖、左右逢源,高屋建瓴,驾驭全局,才能使课堂教学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三,要形成有感召力的人格魅力。“模糊”是一种教育艺术,它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涵养和智慧。每一个教师必须全面提升个人修养,用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奋的治学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乃至人格魅力感化和影响学生,唯有如此,教学才会具有神奇的“魔力”,深深地吸引并感染学生。
  模糊教学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其本身处在一个不断发展、逐步趋向完善的过程中。“模糊教学”艺术要最终落到实处,还需要深入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上的探索。笔者企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随着人们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模糊教学理念将会深入人心,从而不断催生学校教学效益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汪刘生.模糊教学艺术的审美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 ,1996,(4).
  2常军.模糊教学的价值分析——兼评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实践应用[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9).
  3李如密,李宝庆.模糊教学艺术探论[J].中国教育学刊, 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