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富国
3新的实验教学思路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增加了实验教学内容,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在实验课的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实验教学思路:
1)打破了传统的实验课和理论课程同时开课的通行模式。在过去的课程设置中,一般学期开始理论课和实验课一起上,但这种设置方式有个严重的问题是学期刚开始时,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还很少,不足以理解实验的内容和要求,更不能独立开展实验;而到了课程的后期,学生对该课程掌握内容渐多,这样就有能力做一些综合性的实验,但这时候又发现实验课时不够用了,这种影响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如果学校的实验环境允许,理想的课程设置方式是:把实验课时放到学期的中后期开始。这样的安排,对学生的实验课实践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实验内容编排上的创新。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以前的思路一般是以实验小组为开发单位,把某个案例从需求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程序开发整个做下来,希望同学们能在程序开发阶段自己检验分析设计的正确性。但学生们由于没有亲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失败,没有切身体会分析与设计对项目开发的至关重要性,大都喜欢尽快投入到程序编制中,而对分析设计不够重视,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分析设计文档完善性不够,也就是说用自己开发程序方式来验证自己的分析设计工作的正确性和完善性,通常效果不理想。
笔者在内容设计上前期仍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案例的需求调查、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然后做了些大的改变。首先是小组角色互换,也就是在各个小组完成分析与设计报告后,由其他小组以分析和设计报告为依据,扮演程序员角色进行“程序开发”,最终要求形成对分析设计报告的评价,评价的作用有两个:一方面给写这个分析设计报告的小组,反映出在程序开发过程中报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评价别的小组的分析设计报告的过程中,也可以体会到自己小组的问题。而评价的方式是按照其他小组的分析设计报告,通过快速编程工具来进行系统的“原型”搭建,搭建时只要求设计各个窗体,而对于业务逻辑处理,通过文字进行描述即可,不需要具体实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这个实验不是为了提高编程水平,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有好几门课程需要做课程设计,工作量较大,只进行“原型”搭建可以给同学们节省不少时间;
3)实验与大作业相结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大作业是学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后期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形式是让学生选择某个企业案例进行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目的在于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所以大作业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跟实验课相结合,使得同学们真正在实际环节中完成一个案例的分析设计工作。
通过新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使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这一点可以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笔者将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实案例库,不断改进实验模式,建设新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促进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蔡淑琴.管理信息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戴伟辉,孙海,黄丽华,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