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高等院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选取
作者:段永瑞 张希胜 王洪伟 冯 昕 吴丽丽
3)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包括:①学校教学设备的先进程度,如教室里面是否配备了投影仪、幻灯机、电脑、空调等设备;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包括报刊杂志的种类、是否可以借到所需要的图书、图书馆新书所占的比例等;③教师的教学态度,包括教案或课件准备充分的教师的比例、上课迟到早退教师的比例、课间与同学交流的教师比例、给同学进行课后辅导的教师比例等;④学校的学习风气;
4)实践训练。指实践训练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以及对就业的帮助程度等。具体内容包括学校组织的与教学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数量,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实践活动对就业的帮助程度等;
5)综合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判断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提高的程度;
6)身体素质主要指入学后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的程度。在本研究中,以上指标都是通过对各个高校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直接获得数据,然后再对问卷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得到。通过对不同选择规定不同的分值,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然后按照选择的人数加权得到总的平均得分。
1.2.2社会满意度
由于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进入社会,所以我们也可以把社会看作是高校的“顾客”,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是否满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以及学校未来的生源质量等,所以本研究中将社会满意度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产出指标。主要包括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学校办学条件、对社会贡献的满意度,学生思想素质水平、社会口碑等。对于前3项指标,笔者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不同行业的人士进行了面对面的调查,并在问卷整理的基础上得到。思想素质和社会口碑主要是通过人均自愿献血次数、人均自愿捐款次数、留学生比例、就业率等指标进行衡量。这几项指标是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的形式,并对问卷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直接得到。
1.2.3专家满意度
对于高校,教学成果也是一项重要的产出。衡量学校教学成果质量的好坏专家最有发言权,所以笔者选择了专家满意度作为第三个产出指标,具体包括:
1)学科建设,包括国家和省部级重点试验室和重点学科数,具体权重为3∶1;
2)课程建设,包括精品课程的数量、优秀教材的数量、教学成果奖的数量等;
3)教学成果主要指教学名师奖的获得数等。
2结束语
本文主要给出了高等院校教育质量有效性检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中应用了质量管理中顾客满意的思想,在产出指标中引入了学生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和专家满意度3个指标,使得指标体系更加能反映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本文的内容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高等院校教育质量有效性检测与评估研究(A0408)的部分研究成果,主要给出了本研究中指标选取的方法。调查问卷设计、数据获取和数据整理以及评价将在后续文章中给出。
参考文献
1陈蓉.构建教育绩效指标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6,(9).
2黄庆.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几点思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殷之明.大学评价指标国内外差异原因分析.评价与管理,2006,(3).
4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