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下的“自然语言环境”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刘红梅

言教学的广度和挖掘语言教学的深度。单靠书本或教师的讲解难以掌握社会文化知识,再加上母语包围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困难之一是大部分人不能经常与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接触,不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所学语言的社会与文化,学到的英语往往因出现语用失误而使谈话中断或根本无法与人交流。而多媒体教学则能以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了解与认识并感受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习俗与文化,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视听结合的外语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给计算机系大……的学生教实用英语时,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唤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亲切感。《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九单元第一部分包含了对亚洲雅加达(Jakarta)、北京(Beijing)、马尼拉(Manila)、大阪(Osaka)和汉城(Seoul)这五个大城市的描写。当教到这一部分时,笔者根据教学材料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制作字幕图像叠加、画面的动态实时截取,音带、像带以数字化方式与光盘的转储,屏幕上连放了介绍这五个城市的短片,大大提高了形象视觉和听觉传递信息的比率,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力更加充分。下课后,许多学生都告诉笔者短片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由于良好的多媒体语言环境的感染,观看时注意力特别集中。难怪进入针对性互动阶段学生们能有出色的表现,对Whichofthemisyourfavoritecitytolive?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得特别热烈,你一句我一句,各讲各的理由。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交互式仿真语言环境,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语言与音乐,为教学活动提供了生动、直观的语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个体小组或班级教学活动,并在教师的指导及组织下,让学生在交际和实践中,获取感受和体验丰富的语言内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多媒体使教师开阔了视野,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每次授课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扩大自然环境中清晰的、高质量的语言信息的输入,训练学生把语言示范和模仿与思维活动联系起来,即训练学生大量的模仿、重复、记忆,从具体使用语言的情景,结合使用语言的人、社会、文化等去解释语言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语言交流活动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为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 基于网络技术的自然环境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一定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他们的英语认识活动只有在通过自己的实践,在开放形式的学习环境中即自然环境中才能把语言知识学牢、学好,直至真正掌握。而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自然环境教学模式改革正是为了在英语学习中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和语言环境的开放。也就是说网络技术同样可以创造自然语言环境。如上所述,有效处理语言习得与学习环境的关系非常重要。的确,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语言能力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或情景中习得。在一般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创造一种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是教师教学工作中重点和难点。传统做法有成立课外活动小组、组织英语读书报告会、创办“英语角”、举办英语戏剧表演活动、举行各种英语竞赛等等。但是,这些活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有的不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有的偏重于形式,还有的学生参与意识不强。而教师利用网络技术这个有益的平台从网上下载英语原文电影,让学生多看英语原文电影,完全可以使虚拟语言环境变为现实语言环境的补充,成为有利于所有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求学生多听操本族语的人是怎样说的,细心观察、模仿。这样一来,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真实的口语表达方法,甚至还能学到一些身势语。可见,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扩大教学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容易接收的“有效的输入”。例如,笔者教到《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十一单元“做广告”(Advertising)时,将过去传统的静态书本教材形式拓展为由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环境下的一体化动态交互系统,要求学生在网上寻找国内外广告,并加以分析比较,每个学生将找到的广告发送到教师的信箱,然后选出较理想的广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现给每个学生,叫大家说出它们的特点,真正做到了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创造了自然语言学习环境,将教学的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网络和现实社会。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的“情景”教学法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一般只能设计单个场景,不能激发所有学生的兴趣。而运用网络技术,就可以从素材资源库中搜索出与本节课有关的各种“情景”,由学生自由点播。例如,交往型、购物型情景比较受女生喜欢;比赛型、军事型情景能吸引男生的注意力;旅游型、游戏型、影视型情景也会吸引不同的学生,不仅拓宽了书本知识,还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宝贵机会,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生动,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找兴奋点或兴趣点。这样有力地激发了学习者的求知欲,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因为兴趣一旦与学习内容相联系,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还可以凭借自然教学环境解决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英语教师多年来面对学生英语水平差别较大、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的难题而办法不多。为使80%以上的学生掌握基本教学内容,往往导致一些学生在每节课的某个时段上无事可做。这既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又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网络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必要的学习和操练后,随时从资源库中调出检测题进行自我测试,或者自学与课文有关的其他内容。这种开放式英语课堂能充分体现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主支配,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对于英语口语不好或性格内向的学生使用价值就更高了。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社会,在这里人们很容易做到只闻其声不知其名。那些英语口语能力较低的学生、内向腼腆的学生完全不需要顾忌“面子”,随时可以进入BBS或聊天室大胆地用自己所学的的英语知识同虚拟的交流对象或进行思想交流或叙述事物。在这种开放式语言环境里,经过广泛、多层面的交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更好的调动,驾驭语言的能力会逐渐增强。鼓励学生在网上练习写信、做作文、回答教师提问是模拟自然环境练习写作的重要手段。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随时查阅网上的资料,并与教师或其他学生在网上交换意见,写完后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由教师选择几篇在全班进行展示与讨论。鼓励学生开展网上信友之间的通信活动。由于出自真实的交际需要与目的,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了学习写作上的心理屏障,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很有成效。结合阅读进行网上写作是一个理想的教学手段,一般由教师选定网上的一篇英语材料后,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之后写出总结。另外,网上写作还能与口语练习同时进行。如,使用外语聊天室,学生既能运用口语中学到的表达方式,又巩固了书面写作的基本知识,更令人惊喜的是还能让学生乐在其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S·Krashen的语言习得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费时多收效少”的原因,同时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达到图像、声音、文字三位一体的教学环境,而这正是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所需要的最佳的课堂环境,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来学习英语,以加速英语思维的形成,缩短“心译”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较明显的提高。在当今信息化日益普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中国,有必要关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解决教学方法落后、师资短缺等问题,从而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将使大学英语教学生机勃勃、焕然一新。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