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试析海子在文学史中的归属问题

作者:杜 昆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在谢冕的诗学概念里,更倾向于用“后新诗潮”来命名新诗潮(朦胧诗)之后的诗歌创作,它多向度多层面地开展:“走向历史和走向文化,走向个人和走向内心,走向‘麦地’和走向生命”4。走向‘麦地’的诗人显然是指海子,因为 “麦子”和“麦地”意象已经成为海子创造的独特的标示自己存在的艺术指纹。但在随后的一节里,谢冕说以海子等为代表的北京大学的诗人是“学院诗人”的中坚,一直固守着纯诗的高地。按照前后语境的逻辑分析,海子应该属于“后新诗潮”中的“学院诗人”,以其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倾向所具有的崇高和高雅而背离了他的旧有阵营,从而成为“当代最具独创性的一位诗人”5。谢冕把海子从“后新诗潮”中剥离出来,并热情洋溢地赞颂推崇,这种热处理的划分依据非常精细。谢冕的新近观点则认为:“海子是中国坚持到最后的一位浪漫诗人。”6“海子是新诗潮之后最为杰出的青年诗人。”7推敲之后,我们发现谢冕此时搁置了学界争论已久的海子的归属问题,海子与“后新诗潮”的关系到底怎样语焉不详,倒是海子在新诗潮之后的地位表述得言简意赅。
  无论是把海子归属为“后朦胧诗”还是“学院诗人”, 这两种观点都显示了研究者立论时的精细和谨慎。除了上述归类之外,还有一个个案值得关注,金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分五节展开阐述新生代诗群的五大块,专设一节这样表述海子和骆一禾:“海子和骆一禾是游离于任何流派的两个孤独的抒写者。是后工业文化背景中两个‘水土不服’者。是大地乌托邦、乡村乌托邦的两个构筑者。”8海子的诗属于“乌托邦写作”,和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的“知识分子写作”是并立的两个诗歌类型。至此,“知识分子写作”又给海子松绑,不承认他是自家人。暂不考虑“群”和“派”的关系究竟如何,和前述王庆生主编的文学史相比,前后的分类大相径庭,令人惊诧于史家们持论的标尺和分寸的差距之大。
  
  三、对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反思
  
  上述围绕海子而展开的发生在十五年间的文学史表述,在接受美学的视阈里是一场效应史,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反映了人们对海子的不同看法和不断变化。在短暂的时期内,接受的差异和变化如此显著,足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面对文学史家对海子归类的杂乱局面,反观文学史的编撰,会发现热衷命名、给作家归类几乎成为一种模式,为成一家之言,文学史的编撰者会“册封”作家群体,把作家嵌进历史的链条中,使之成为便于考察的一环一片,与此同时融入主观性的判断,故而形成不断创新、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学史把作家纳入某种流派思潮中的体例建构,好处自然是提纲挈领,一目了然;然而,这种写作模式常常遭遇尴尬:某个流派往往很难涵盖论述对象,从而造成逻辑不严谨或者观点相互冲突,更遑论对某种现象、潮流和创作倾向的命名的莫衷一是。已有研究者指出:“文学史编撰者经常把作家作为子项置于编年文学或流派文学等母项下,这样做有时虽然便于读者在总体上把握作家的作品,母项却往往不能完全涵盖子项。另外,有些编撰者在编排时由于没有采用统一的标准而常常导致框架或结构上的混乱。”9
  海子归属问题只是文学史写作中的一个个案,为方兴未艾的重写文学史提供了一个经验和教训。当然,不能完全否定划分流派的文学史写作策略的作用和意义,因为在文学的语境中,一切作品都具有互文性,诚如韦勒克所言:“艺术作品之间的最为明显的关系,即作品渊源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是最常被探讨的问题,并且构成了传统研究的中心。”2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写作模式仍有市场。我们的文学史大都是教材,读者甚多,所以文学史中编排的不合理之处容易引人诟病,故我们期待的是概念运用及流派划分的精准和科学。当代文学不宜写史的观念固然过于保守,却从反方向警示我们写史一定要慎重和客观,不要急于命名和归类。有鉴于此,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内容不求全面完整,摒弃了诸多命名和归类,在文学史写作的观念和体例安排上作出了新颖有益的探索。
  文学史的编撰因人而异,在体例安排、详略侧重和表述风格上都会有不同的面貌出现,我们也需要内容风格互相有别的文学史,历史的丰富和复杂正是在不同人的叙述中得到相互印证和补充的。如果说重写文学史是一种话语权力的实施,这旗帜林立的命名当是一场话语权的争夺,显示出“第三代诗”和“先锋诗歌”仍然是个四分五裂、聚讼纷纭的研究对象,还未成为一个固定的文学史概念,它的话语资源被不断整合、利用、解释,所以造成了海子以不同的面孔出现;也证明文学史重写的活力在不同史家的争鸣和较量中得到体现和张扬,只是我们得警惕命名和归类模式给文学史写作带来的弊端和误区。
  作者系文学硕士,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吕晓东)
   E-mail:lvxiaodong8181@163.com
  
  ①曹廷华、胡国强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新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②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五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③李平、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④程代熙主编:《新时期文艺新潮评析》,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4页。
  ⑤毕光明、姜岚:《虚构的力量——中国当代纯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9页。
  ⑦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9页—第312页。
  ⑧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254页。
  ⑨洪子诚、程光炜:《第三代诗新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⑩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①万夏、潇潇编:《后朦胧诗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②张清华:《朦胧诗•新诗潮》,见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6页。
  ③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18页。
  ④⑤谢冕:《新中国诗歌五十年行进的轨迹》,见张炯主编:《新中国文学五十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第107页。
  ⑥⑦谢冕:《一个世纪的背影——中国新诗1977—2000》,《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⑧金汉总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91页。
  ⑨龙靖遥:《文学史编排上的尴尬》,《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② 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08页-第309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