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邓千江以孤篇名世的《望海潮·上兰州守》

作者:李 艺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我们先看一下邓千江这首被誉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的著名词作: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令,上将斋坛。瓯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闲。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未招兴灵,醉魄长绕贺兰山。
  ——《望海潮•上兰州守》
  
  这是一篇投献之作,词作者邓千江,唐圭璋《全金元词》在“邓千江”名下只注“千江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其词也仅存一首,元好问编《中州乐府》收录此篇,有小题:“上兰州守。”注曰:“一作献张六太尉。” 据金人刘祁《归潜志》卷四记载:“金国初,有张六太尉者,镇西边。有一士人邓千江者,献一乐章《望海潮》云云 (词略) ,太尉赠以白金百星,其人犹不惬意而去。词至今传之。” 由此可知邓千江为金初人。
  邓千江虽然只有这一首词留传下来,但却以孤篇而为名曲,被后人排在“宋金十大名曲”的行列。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七录《燕南芝庵先生唱论》记载,“十大曲”依次是:1.苏小小《蝶恋花》;2.邓千江《望海潮》;3.苏东坡《念奴娇》;4.辛稼轩《摸鱼子》;5.晏叔原《鹧鸪天》;6.柳耆卿《雨霖铃》;7.吴彦高《春草碧》;8.朱淑真《生查子》;9.蔡伯坚《石州慢》;10.张三影《天仙子》。
  所谓“十大名曲”,就是被公认的典范作品了,邓千江以孤篇名世,竟然能和苏东坡、辛弃疾等大词人相提并论,可见人们对《望海潮》词的推崇程度。我们从这首词的格调上看,确如陈廷焯《词则•放歌集》卷三中所言:“瑰玮雄肆,宜为世所重。”
  这是一首长调慢词,共有107字。上片一开头,便使用苏东坡《大江东去》的先声夺人之法,一声“云雷天堑”,将皋兰古城地势的天然险要,军队的赫赫声威展现在读者面前。皋兰(今兰州)城防固若金汤,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藩镇。“营屯绣错”,是指张六太尉的军营借着山势自上而下排列威严,错落有致。“山形米聚”是用了一个典故,东汉名将马援(曾任陇西太守)曾经将米聚拢为山的形状,用来指划形势。这里也包含有山势重峦叠嶂、异常险要的意思。由于山势险要,自然是易守难攻,因此下句就说“襟喉百二秦关”。《史记•高祖本纪》言:“秦形胜之国,带山河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秦关地势险要,用二万人来守卫,足可阻挡诸侯一百万军队的进攻。这里其实是称赞皋兰城是一个攻不破的堡垒。前三句将皋兰城的地势之险要写了出来,四至六句写守卫皋兰城的军队严阵以待,时刻防守着敌军的进犯。再加上这里又是西部边防的大门,因此,在这里发生惨烈的战争便是无可避免的了。不过,作者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却极为简略,仅仅用了五个字:“鏖战血犹殷。”这正是词人的高明之处,与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对战争场面处理的手法极为相似。然后在有限的篇幅里,用侧面的环境描写来代替波澜起伏的战争场面,从而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战争的硝烟正在飘散,雕鹰开始在战场上空盘旋。可以想见战斗中死伤的数量是很大的。上片最后两句:夜晚,边塞非常的寂静,拂晓的月亮依旧弯曲得像一把玉弓。根据下片所写的内容,可知这两句意思是说,敌军已被我击退,战场已离皋兰城越来越远了……
  上片从皋兰城的坚固写起,写到敌军的进犯,我军的反击,并乘胜将敌军逐出界外,通过多角度的描写,把边塞上的战争场面烘托得威武雄壮,气势宏伟,这中间含有对张六太尉指挥有方,胜券在握的赞颂,却没有明说出,分寸把握得很到位。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进行渲染,如云雷、金汤、营屯、阵云、玉弓等,并以名藩、鏖战将众多意象贯穿起来,显得完美浑成,繁富多变。
  下片开头属过片,过片一般都是承上启下,既要将上片收得住,又要开启下片所写内容。“看看定远西还”,“看看”两字重叠,是西北地区的语言习惯。“定远”,古城名,在今陕西西乡南,东汉永元中封班超为定远侯于此。此处是将“定远”来代指张六太尉,把西边的敌军彻底击败以后,我军胜利归来了。很自然,胜利后的一系列场景便出现了:第二句,“有元戎阃令”,“阃”,指领兵在外的将帅或外任的大臣,此句是说,大将军已经下发通告了;“上将斋坛”,说皇上将要设坛拜将。二、三两句表明,战争结束了,打了胜仗的功臣们无比的光荣和荣耀。“瓯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匈奴语称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处为“瓯脱”,《史记•匈奴列传》:“(东胡)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瓯脱昼空”是说边境上已经没有战事了。“兜零”是一种边境上举烽火的用具,傍晚时要用兜零举起报平安的烽火。“甘泉”,甘泉宫,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汉武帝常在此避暑并处理国事,扬雄著有《甘泉赋》,这里是用来代指长安城、或指皇宫。由于边境上将士们的浴血奋战,日夜守卫,换来了长安城平静、安康的生活。“吹笛虎牙闲”,“虎牙”是古时调动军队的虎符,两半之间常做成齿状,这句是说边境上也恢复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也闲置不用了。“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珠履是红色的鞋,鬟是环形的发髻,都是代指美女。经历过了无数次血雨腥风的洗礼,现在将士们重新回到了歌舞升平的环境之中,他们喝着美酒,看着歌儿舞女们的表演。这些绮艳场面的描写,与前面那些惨烈战争场面的描写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从而完整地、立体地展现出了戍边将士们的实际生存状态甚至内心脉搏跳动。作品虽然写到了绮艳的生活场景,却丝毫没有给人婉媚、柔弱的感觉。因为他们是军人,是从血与火中拼杀出来的戍边将士。你看,即便是在这样浪漫的歌舞场中,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与平常人不一样的:即便是喝醉了酒,他们也不会忘记那些长眠于地下的英灵,他们的醉魂也要日夜守卫着贺兰山……
  词中所写感情极为炽烈,足以发人猛醒,勇猛无畏。
  整首词读下来可以看出,邓千江的《望海潮》表现边塞生活,渲染沙场氛围,风格极为雄壮感人,明代杨慎激赏此词说:
  
  金人乐府称邓千江《望海潮》为第一。其词云(略)。此词全步骤沈公述(北宋沈唐)上王君贶一首,今录于此:“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百万貔貅。金骑走长揪。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近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留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然千江之词,繁缛雄壮,何啻十倍过之,不止出蓝而已。(杨慎:《词品》卷五)
  
  我们知道,曲子词自晚唐以来,由温庭筠所开创的专写女性女音的绮艳柔婉词风一直占据主流,像欧阳修、柳永、大小晏、周邦彦等均在词中表现出婉约一路的风格,其间虽有苏东坡在词中抒写士大夫逸怀浩志的豪放词风出现,无奈由于苏词此类风格作品数量较少,没有形成气候,当时词坛仍为绮艳词风所左右。到了金代初期,由于时代风会的巨变,金朝入主中原,曲子词的创作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时代的改变使得人们的审美趋尚由风靡柔婉一变而为崇尚勇武,赞颂英雄。邓千江的这首《望海潮》就是在这个时代大趋势下产生出来的。它一改以往曲子词绮艳婉媚的特征,表现出了以往曲子词非常少见的雄豪粗犷、尚武的、充满阳刚雄杰之气的风格。它为金代此后的百年词坛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金源词坛刚方伉爽词风的最初导源应该就在于此。所以,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以邓千江为代表的这类词风是应该受到足够重视的。
  历代有识之士对邓千江的词多有肯定。清人王奕清《历代词话》卷九认为,邓千江的《望海潮》是“近世所谓大曲”中的名篇,“堪与苏子瞻《念奴娇》、辛幼安《摸鱼儿》相颉颃”。评价是非常之高的,堪称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精品。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