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王维友情诗的“遥想”写法

作者:王志清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是唐诗中第一等的名篇。此诗为当时的梨园乐工广为传唱,纳入乐府三叠而成为“阳关曲”,被后人誉为唐诗的“压卷之作”(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黄生《增订唐诗摘抄》卷四、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四等)。然而从字面上看,此诗实在平平,前两句写送别时的节物风光,平平;后两句表达送别之意,也平平。
  那么,此诗何以有千古久唱不衰的魅力呢?我们以为,主要得益于诗人“遥想”的笔法。
  《送元二使安西》诗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一些辞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的解释是:“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这样的解释,是一般性散文的思路,以散文思路来解读诗歌,是不可能真实反映王维的至赤深情,不可能体会诗中的高妙意境。如果其诗意就这样浅显直白,本诗就毫无新意可言,与此一时期的同类作品相比也无什么特别之处,只能算是一首很平常的送别诗了。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解读?如何解读才能透析其中妙处?笔者以为,关键在对于三四两句的体会上。送别是古人最珍重、也最隆重的形式,《送元二使安西》诗仅摄取“劝酒”的一个镜头、一刹那瞬间,而寄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
  首先要理解的是友人所去之处,不是帝京大都的西安,也不是富庶繁荣的扬州益州,而是安西,是猎火旌旗的安西。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特设的都护府的简称。安西,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自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同时也是军事要塞。“玉门关”为界线,关外是突厥的势力范围,关内则属于大唐领土。王维所处的年代,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
   友人出使安西,意味着什么呢?送者与被送者都心知肚明。说什么,不说什么,怎么说,这也是送别诗高下优劣的关键所在。王维以“遥想”的写法,不说以前我们之间的友情是怎么的如胶似漆,也不说当下是如何的难分难舍,而是说日后,遥想日后,遥想“西出阳关”之后,故人无觅。正因为西出的是阳关,故而,更有殷勤之“劝”的必要。古人评论此两句说:“凡情真以不说破为佳。”(张谦宜《岘斋诗谈》卷五)诗中的含蓄表达,含有怎样丰富的内蕴呢?
  “西出阳关,你就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如果“故人”是泛指所有,那就不合常理了。事实上,即便友人真的到了安西前线,也未必遇不到“故人”,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就有“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的妙笔。而如果不以“故人”说话,则又很不合常情了,可以有“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自谓,但是不能有生死未卜的直言,即便战争残酷无情是事实,也不能明言直说。否则便很不得体了,搞得凄凄惨惨戚戚的低沉灰色,或者如别之于易水的悲壮凄惨。故而,霍松林先生认为:“这首送别诗情深味厚而略无衰飒气象,体现了盛唐诗的时代特征。”(《历代好诗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因此,这种遥想中,既有赞誉之意,又有缺憾之情,更有体贴之忧心。“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诗人对朋友的颂美。诗人“遥想”阳关,故人无觅,暗示了边地局势的紧张和复杂,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可以去去即归的,也不是什么人都可去对付一下就行的。这种遥想,突出了被送之人受命危难的干才和以国家安危为重的美德,仿佛可见被送之人的深明大义、慨然赴边的形象。“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分别后的日子,别后故人天各一方,面对各自分离后的茫茫未知前途,双方均有“无故人”的缺憾,别后不知何日才能再见,不知何时再有如此觥筹交错的乐事,诗人遐想无边,引发了无限惦念深情。“西出阳关无故人”,遥想老友即将远行,所到的是边疆绝域之地的安西,那可没有像我这样的老友了,有的尽是弥漫的黄沙,有的尽是血腥的杀伐,诗中隐含着对被送之友旅程艰辛的担忧和前途命运的关切。
  送别诗便于对话,便于表现人类最纯真的情感而感人至深。可是,送别诗也最容易陷于情绪低调、境界局促的抒情里。王维此诗的高明之处,即在其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而以遥想展开,集中表现“故人”之间的关系,将无从说起的千言万语,凝成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再喝一杯酒吧!别情依依,惜意涟涟,所有的关怀、安慰、鼓励、惦念、祝福等情感融进这一杯酒中,可见“我”的这杯酒中所蕴含的情感分量。“更尽”一杯的劝酒,感情容量极其丰富,不仅仅表现诗人“我”对情谊的极其珍重,也写出了送者与被送者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突出朋友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诗人直面现实人生,寄慨于送别,在表现人我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使题旨超出了一般性的私我格调而得以充分的开拓和升华,生成了震慑千古的至深之情。
  再回过头来看第一二句,其景乃情中之景,是负荷了情的景,是因情需要而设置的景,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先点别景,后写别情,唐人绝句多如此,毕竟以此首为第一。唯其气度从容,风味隽永,诸作无出其右故也。失粘,须将一二倒过,然毕竟移动不得,由作者一时天机凑拍,宁可失粘,而语势不可倒转,此古人神境,未易倒也。”(黄生《增订唐诗摘抄》卷四)
  《送元二使安西》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也没有特殊的背景,但此诗以情胜,因为至深的惜别之情而高出了一般的送别诗。诗中临别劝酒,场景极为生活化,也极有动画感,但是,王维正是高超地运用了“遥想”的手法,尺幅千里,时空深远,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境界奇高,情韵悠长,收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约作于诗人为御史监察塞上之时。此时,王维送别诗最多,且多送友人赴边地,如《送平淡然判官》、《送韦评事》、《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送张判官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诗中多见此“遥想”的写法。
  王维隐居生活中的送别诗也常常有这种“遥想”思路,如《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此诗妙在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选择在别后下笔着墨,一个“罢”字将“相送”的一系列场景和过程全都暗场处理了,写送后的心态。而其心态全在一“掩”字上,一个“掩柴扉”的动作,心灵动作化之为诗的可感的知觉形态,表现朋友走后的迷茫无措的神情和寂寞无聊的心态。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诗中没有话别的场面,也没有惜别的情怀,只是漫不经心的一“问”,自言自语的一问,自问自答的形式,妙在此问,不是问在相别之际,也不是问在久别之后,而是问在刚刚分离不久之时,还未久离,就迫切地要知道其归日,盼其早归,又恐其久而不归,这种“遥想”式的记挂,从当前跳接未来,身在此地而彼地,时在今日而想他日,使诗被浓浓的离思所笼罩。又如《送贺遂员外外甥》:
  
  南国有归舟,荆门泝上流。
  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丘。
  樯带城鸟去,江连暮雨愁。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
  
  此诗正是王维送别诗中的常见思路,诗中想象被送之人溯江而上时的情景,虚想情境,寓意言外。被送之人已远而不见,但是,诗人依然还在为其而惴惴不安,心随樯帆而远去,愁如烟雨而俱生,从送别的角度来遥想,情在景中,景随情化。诗到最后才有一句“莫待楚山秋”的关照,也是全是景语,别意离情全以境出之,胜过直接出语之千百。猿声不可听,尤其不能于秋时,其中隐含着祝愿和盼归的丰富心意。施补华说王维的这类诗:“所谓语短意长而声不促也,可以为法。”(《岘佣说诗》)此类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均表现出诗人设身处地的遥想寄情特点。真正是,非深于情者,而不能有此语;而非长于情者,不可体此性。
  王维最喜欢用“遥想”法,他的怀人类的作品尤多采用以我推人的写法,明明是我的行为,而推及他人,以他人也取这种行为。如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的“遥想”写法则更典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少年时期的作品,起于亲友的思念,这种思念发而为一种遥想,和他后来那些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前两句直接破题,不经任何迂回,直切主题,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给人以广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来补足的余地,使第二句的新警之句自然出脱。这种写法往往容易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底下的三四两句怎么写呢?作者给自己出了个难题。三四两句,如果只是按照一般性的思路,顺势写遥想,顺着“佳节倍思亲”的流向作直线式的延伸,写作者如何如何地想念亲人,则会流于平直而缺乏新意,而有狗尾续貂止呕弱笔。王维在高潮过后“续”出奇妙,出乎常情,转出新意,使高潮再起。其妙有三:独在异乡,佳节思亲之情更易触发,更有满腹的心里话要说,但是,诗人不直接说,唯有遥想而已,因为不能参与亲人们重阳日登高活动,缺憾倍增,此为一妙;处境孤孑,而不写自己的异客处境,而是在亲人团聚时的许多美好记忆中勾起一个,无限思情寄予茱萸一物,登高插茱萸时少了一人,形象如画,遗憾深沉,此为二妙;三妙妙在诗用“遥想”法,以己推人。霍松林解读《夜雨寄北》诗时说其是: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写时在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0页)以此论移评此诗不是也正合适?不说我想家人,而说家人想我,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因为佳节未能完全团聚而更加遗憾,遥想兄弟们的想念来看兄弟之间的体贴之情,以反衬自己思念之渴,诗情更加曲折有致。
  古人评论王维的此类友情诗说:“写得交谊蔼然,千载之下,犹难为怀。”(清人贺裳语)笔者以为,所以如此,其“遥想”写法之功效也!
  作者系江苏南通学院中文系教授
   (责任编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