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如何扼杀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作者:杨振同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帕穆克获奖几个月之后,他作品的中文版便纷纷出炉。《白色城堡》于2006年年初上市,而《雪》刚到五月初就和读者见面了。一个译者,一年左右要译几本书,质量究竟如何,恐怕不言自明了。同时,我也为帕穆克本人担心,他都上了绞架了,还浑然不觉。
帕慕克作品的中文译者说翻译出了原作百分之九十的味道,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如何得来的。鄙人也是翻译中人,估计人家是“艺高人胆大”,咱家是“艺低人胆小”吧。反正咱家翻译时是从来不敢原作一遍都没看完就动手翻译的。动笔之前,往往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多读几遍原作是断不可少的。就这样下笔翻译时还往往觉得对原作把握不准,翻译起来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字一句莫不小心翼翼。即便如此,拿出来的译品也很难说传达了原作百分之多少的信息,只希望自己的译作离原作不太远就谢天谢地了。用余光中先生的话说:“译者的目的,是把一本书,不,一位作家,带到另外一种语文里去。这一带,是出境也是入境,把整个人都带走了样,不是改装易容,而是脱胎换骨。幸运的话,是变成了原来那位作家的子女,神气和举止立可指认,或者退一步,变成了他的侄女、外甥,虽非酷肖,却仍依稀。若是不行呢,就连同乡、同宗都不像了,不然就是遗传了坏的基因,成为对母体的讽刺漫画。”(《作者、学者、译者》)
不敢说对翻译多么认真,但拿起原作就动笔的事,咱家是从来不敢做的,那是砸原作的牌子,更是砸自己的牌子。砸了自己的牌子无所谓,大不了以后没人找自己翻译,或者自己的翻译作品从此以后没地方发表、没地方出版罢了,而砸了原作的牌子,就意味着该作家在中国不被认可。试想啊,译文半通不通,佶屈聱牙,用中文的标准来看,那个作家还没有学会把句子写顺溜呢,怎么能写什么文学作品?按照汉语语法,译文中的很多句子只能判为“病句”。这样的作品,中文读者很难接受;这样的作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称之为“文学大师”,或者说得更苛刻一些,这样的“大师”应该到小学去学习语文!
这当然不是作家的错。错,在劣质的、不负责任的翻译!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部作品原作是名作,是杰作,是美文,那么它的语言必定有它自己的特色,它的语言成就一定是很高的。那么经过翻译之后,译作的语言也必须有同样高的艺术水平,也必须是美文,那才叫“忠实”,才配得上是大师级的名作、杰作。否则只能是糟蹋了原作。
而一个个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就是这样被糟蹋、被扼杀的。
作者系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外语系讲师
(责任编辑:水涓)
①《余光中谈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1月第1版,第30页。
②《余光中谈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1月第1版,第174页。
③《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20页。
④《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20页。
⑤《英汉翻译教程》,庄绎传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版。
⑥《傅雷谈翻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8页。
⑦《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26页。
⑧《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99页。
⑨《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31页。
⑩《青年周末》,2006年10月19日。
《余光中谈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1月第1版,第173页,第174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