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陈南先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演绎着。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西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后宫嫔妃宫人很多,不得常见,于是让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千百年来,咏王昭君其人其事的诗歌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大多数诗歌的立意是抒写王昭君的离愁别恨、惋惜她的红颜薄命。所谓立意,简言之就是确立文学作品的主题或中心意思。即使是别的文学体裁也大抵如此,如元代著名剧作家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就是一例。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咏王昭君的诗歌。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李白《王昭君》
李白的诗,对王昭君充满着惋惜、同情,特别是“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一句,不禁使人想起王维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甫的咏昭君诗《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大家更是熟悉,该诗写道: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译成白话文就是: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 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这是杜甫经过湖北秭归明妃村,感王昭君故事而作。落笔这样表现村庄所在形势,很不平常。从王昭君至杜甫时,凡七百年,“尚有村”三字,表现了人们对她永不忘怀。杜甫此诗集中地抒写她的怨恨。此诗咏古迹,怀昭君而暗感怀。
由于咏王昭君的诗立意有别,取材的角度各异,出现了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现象。
王安石的诗《明妃曲》共有两首,这里笔者选用他的第一首: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的这首诗问世以后反响很大,它以立意高,主题开掘深刻见长。诗句“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在王安石看来,昭君的美是意态的美,风度的美,是非常规的美,用常态的方法是没法认识她的美;而画师的被杀是冤枉的。这首诗有为毛延寿开脱罪责,为他翻案的意味。往深处想想,王昭君的悲剧,并不只是她个人的悲剧,而似乎是封建制度(至少是嫔妃制度)造成的必然结果。
王安石的《明妃曲》问世后,欧阳修写了两首《和明妃曲》,其二写道: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这首诗更是从批评皇帝的角度入手,“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你杀了毛延寿,还不是于事无补?你皇帝眼皮底下的人都管不好,你怎么能指挥千军万马去消灭边境的来犯之敌呢?欧阳修的诗歌在针砭时弊上,比王安石更进一步,直指问题的根源。
清朝历史学家刘献廷的咏昭君诗写得也很不错。立意高超,避免流俗。该诗写道: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一个画师怎么能够评断出一个人的美丑?个人的审美观点,本来就不完全相同的,后宫里的美女,像王昭君这等姿色的,可能还多的是,只因为昭君要嫁到外国,临行前向皇帝辞别时,才被元帝发现了她的美。至于那些始终没被皇帝发现,白头宫中的美女,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表面看来这是为毛延寿喊冤的诗,其实也是对历史评论的反驳。主要寓意,则是对古代帝王后宫美女太多的一种批评。甚至可以引申为,社会上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被埋没的悲剧实在太多太多了!
也有诗感叹国力衰弱,保护不了百姓才酿成此类悲剧的。如:金·王元节的咏王昭君诗:
环佩魂归青冢月,琵琶声断黑山秋。
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
此诗是说,国有良将,岂能有此等憾事?你们这些残兵败将死后相逢的时候也会感到惭愧的!
有的诗歌从批评昭君的角度出发,如唐朝诗人刘长卿《王昭君歌》云:
自矜骄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在诗人看来,昭君自恃美貌,而目中无人,不肯贿赂宫廷画师,结果自食其果。客观地说,这首诗立意新颖,取材的角度也很好,只是对王昭君恐怕有失公平,因为同情弱者是人类普遍的心态,刘长卿写这样的诗对王昭君来说显得有点不大厚道。
也有诗为昭君评功摆好的,如明代有位诗人写道:
将军杖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
死战生留俱为国,敢将薄命怨红颜。
这首诗以王昭君的口吻说,将士们出关,是拿了兵器打仗;而我王昭君一个弱女子出关去,是遵奉国家的外交政策,通婚和番,嫁给外族人,以谋国家安宁,同样都是奉了国家的命令,远出塞外。多少将士在国外战死了;而我,身负和平使命,必须活着留下来。死者生者,都是为了国家。如今我这个弱女子,虽然远离故土,到那蛮荒的塞外,终此一生,又哪敢怨叹呢?这首诗,把王昭君对国家的忠义之情,推崇得就高了。这种为国为民,不惜牺牲个人的奉献精神,真可用陆游的一句诗来概括:“位卑未敢忘忧国。”
历史进入新中国以后,更有人把王昭君看作是民族团结的和平友好大使了。比如已故的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1963年在内蒙参观昭君墓后,题写了一首七绝《谒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上个世纪60年代在内蒙考察学习过一段时间,写过《内蒙访古》等散文名篇,也写过一首歌颂王昭君历史功绩的诗: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董必武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们两位的诗在立意上一样,都是站在今天民族大团结、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的角度上来落笔的。这有点拔高人物的嫌疑,同时,也把作为女性的王昭君悲剧性的一面给忽略掉了。就像著名剧作家曹禺在新时期创作的剧本《王昭君》一样,许多研究者和评论家都认为:这种拔高了的王昭君“可敬而不可信”。无独有偶,当代著名诗人晓雪在《过秭归》一诗中,更是把王昭君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相提并论。该诗写道:
对祖国
美人像诗人一样忠诚
对人民
诗人像美人一样多情
总的说来,历来咏王昭君的诗都很多,但是由于诗人所站的角度不同,诗人所关注的对象有所侧重,因而诗歌中所表达的含义也就千差万别了。当然,这给写诗和作文如何选取角度提供了一些鲜活的事例。这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所写的庐山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