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他人即地狱:《禁闭》的意思

作者:仵从巨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让-保尔·萨特(1905-1980),是法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作家。他一九〇五年六月二十一日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两岁丧父,母亲改嫁,他因此寄居于学识渊博的外祖父家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中学时代学业优异,且阅读广泛,喜好文学。十九岁时入声誉卓著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一九二九年通过中学教师的资格考试后,在巴黎等地任哲学教师多年。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作为官费生,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应征入伍,曾为德军俘虏,一九四一年获释,此后即参加了法国地下抵抗运动,反抗法西斯主义。一九四五年,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并从此成为职业作家,从事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六十年代后,在继续著述的同时,萨特较多地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作出积极的反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九八〇年四月十五日,因肺气肿病逝于巴黎。
  作为哲学家,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影象论》(1936)、《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和《辩证理性批判》(1960)等。萨特在其中主要表述了“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荒诞”等基本思想,并突出强调了“行动”的积极意义。这些思想不仅对欧洲的思想史、而且对他首倡的存在主义文学以及后来的欧美文学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且迄今仍余音不绝。
  作为小说家、戏剧家与批评家,萨特也著述颇丰。他小说方面的重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厌恶》(1938)、短篇小说《墙》(1939)、未完成的多卷集长篇小说《自由之路》(《理智之年》、《延缓》、《心灵之死》[1945-1949])等。《厌恶》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开山作、代表作。它以主人公洛根丁对现实世界的厌恶感形象阐释了存在主义哲学“世界荒诞”、“人生空虚”的基本思想。它迄今为止的发行量已近两亿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萨特创作或改编的剧作共十一种。这些剧作在思想内容上大多渗透着存在主义哲学观,但在艺术形式上基本保持着传统戏剧的特色。一般认为,他的戏剧成就高于小说。重要的剧作包括:《苍蝇》(1943)、《禁闭》(1944)、《恭顺的妓女》(1946)、《脏手》(1948)和《魔鬼与上帝》(1951)等。其中《禁闭》一剧由于其深刻、复杂的思想和臻于完美的戏剧艺术影响巨大,被视为法国现代戏剧的经典。在文学批评方面,萨特撰写了《论波德莱尔》(1946)、《圣·热奈——逢场作戏的角色与殉道者》(1952)、《家庭中的白痴——居斯塔夫·福楼拜》(1971-1972)三部专著及文集《境况种种》等。他提出的“介入文学”的口号、主张真实的追求与关于戏剧的“情境剧”理论在他自己的创作中都得到了极富成效的体现,对当时与后来的文学也影响深远。一九六四年,萨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并不领情的他以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而拒绝接受。
  《禁闭》是萨特一九四四年写就并上演的五场独幕剧。法文剧名“Huis Clos”本为法律用语,意谓“禁止旁听”。作者似乎以之表明剧中人唯恐为他人知悉及人际间彼此隔绝、戒备的精神状态。其中文译名有《禁闭》《间隔》《密室》《门关户闭》等多种。
  剧情在幻想中的地狱里一间有门无窗的密室中展开。时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三个生命终结但灵魂不死的角色:邮政局小职员伊内丝、巴黎贵妇艾丝黛尔、报社编辑加尔散以及属过场人物的地狱听差。当他们在地狱密室初始相遇时,彼此之间设防戒备,相互隐瞒生前劣迹。加尔散竭力要让他人相信自己是英雄,实际上他是个在二战中因临阵脱逃被处死的胆小鬼,同时又是个沉溺酒色、折磨妻子的虐待狂;艾丝黛尔掩饰色情狂的身份和杀婴罪责,诡称自己是个为了年老的丈夫断送了青春的贞洁女子;伊内丝则充满敌意地牢记“他人”的存在以求尽可能地包庇自己同性恋的往昔。但是,他们不仅彼此封闭自己,同时又相互“拷问”他人。每个人无时不在“他人的目光”中存在并受到审视与监督。由于他们生前恶习不改,真实面目迅速裸露。一旦暴露,便无顾忌,三人间形成了一向相互追逐另一向相互排斥的双向型三角关系:加尔散希望得到伊内丝拒绝艾丝黛尔;伊内丝希望得到艾丝黛尔拒绝加尔散;艾丝黛尔希望得到加尔散拒绝伊内丝。三个痛苦的灵魂像坐上了旋转木马,永在相互追逐又永远追逐不到的“境况”中。相互的追逐成了一场不堪其苦的煎熬。谁也不能得到,谁也不能安宁,谁也不能退场,其苦状若身陷地狱之火。加尔散终于悟得地狱之中并无刑具的道理:“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狱。”剧作以加尔散无可奈何地说:“好吧,让我们继续下去吧”一言收场。
  萨特曾在一九六五年把《禁闭》的题材概括为“跟他人的关系、禁锢与自由、通向彼岸的自由”。为避免误解,他特意提醒人们:“我希望当你们听到剧中人说:他人就是地狱,你们能想起上述的论点。”作者的概括基本上是合乎作品实际的。正是通过这三个题材,作品显示了深刻、复杂的思想及积极的倾向。
  “他人就是地狱”是《禁闭》的基本思想。剧作形象阐释了作者关于人与他人关系的哲学思考与认识。出现在剧中的三位角色都陷入了永劫不复的道德绝境:羞耻感使他们无一能从或能被允许从这种困境中逃脱。他们都处在彼此希求承认又彼此断然拒绝的煎熬状态中。其要害所在,乃是他们彼此间亦即人与他人间的依附关系:每个人都要以他人的目光来判断、证明、确认自己。每个人都希望“他人”依“我”所希望的那样来看待“我”,但彼此的排斥关系使“我”无法得到“我”所希望的承认。而且,“我”对自己的认识事实上已为“他人”对“我”的认识与判断所支配。“我”只能接受“他人”给予“我”的身份。深刻的是,“我”对“他人”也是“他人”。依附关系使剧中人的每一个“我”都丧失了自知之明,而从“他人”处所得又非己之所求。这种希求不得、解脱不能、相互制约的关系正是加尔散、伊内丝、艾丝黛尔“地狱”般的处境。它既悲观而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际关系的存在状况,又严肃而积极地予以否定与谴责。在“他人就是地狱”这一命题中,同时还包含着萨特的道德训诫。三位主人公生前都曾背叛过他人,因自己的选择而造成他人的痛苦。恶的本质乃是一生作为的“结账”,恰如伊内丝所说:“你的生活就是你自己。”恶的选择导致与他人的关系恶化,“他人”即成地狱,死后更无法挽回。由此可知,萨特的“自由选择”也是有善恶与道德标准的。
  关于《禁闭》,作者还说过:“我们是活人,他们(指剧中人)是死人。”“活人”的含义包容着行动与选择、发展与变化。“死人”则意味着本质的铸定。而死因乃在于为他人之定见与自我之积习所禁锢,从而丧失了从禁锢中冲出的可能与自由。这正是萨特要让他们以灵魂的形式(他们已死)出现在地狱(他们在禁锢中)的用心所在。剧中人已身陷地狱,但如加尔散,不仅希望得到同为鬼魂的伊内丝承认,还关心着人间同事们的议论评说。尽管地狱密室之门一度曾奇迹般地打开,为他们提供了从“禁锢”中逃脱的可能,但与他人的依附关系与各自不改的恶习使他们放弃了这绝无仅有的机会。密室之门关闭的同时也关闭了“自由之门”。他们只能在“地狱”中“继续下去”。萨特批判了囿于他人定见与自我积习而不思改变现状的无为存在。在对之批判的同时,寓含着作者对“自由”与“行动”的强调。萨特说:“要砸碎地狱圈”,即是希望、吁求他的人物从禁锢中走出,以(新的)行动改变(往昔的)行动,获取自由并到达希望的彼岸。剧作的思想倾向是积极的。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