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历史”中的“玫瑰”
作者:许辉妮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一九五一年,痖弦在台湾的军中生活中极度怀乡,在这种情绪和西方带有乡土意识的现代派诗歌的引导下,天生富有诗人才情的痖弦开始了现代诗的创作。一九五四年他加入创世纪诗社并成为《创世纪》诗刊主编,和洛夫、张默一起,被称做《创世纪》的“三驾马车”。痖弦受河南戏曲影响很大,到台湾后又进国民党政工干校的影剧系学习,所以他的诗对于戏剧性的把握非常好,能够在极小的篇幅中将多个戏剧要素融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诗性。这是痖弦的一种天赋才能,这种才能对于现代诗歌的创作十分必要也十分难能可贵。这种才能创作出来的看起来简单的诗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歌,才是真正有着丰富内涵的诗歌。
今天,我们只解读和欣赏痖弦的一篇诗作,就让我们在一首诗中认真体味诗中的思想,从一个看似简单的文本中看到更多更深层次的意味。这首诗就是《上校》:
那纯粹是另一种玫瑰
自火焰中诞生
在荞麦田里他们遇见最大的会战
而他的腿诀别于一九四三年
他曾听到过历史和笑
甚么是不朽呢
咳嗽药刮脸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
而妻的缝纫机的零星战斗下
他觉得唯一能俘虏他的
便是太阳
这几句诗的意思很容易理解,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诗歌以“上校”作为文本的主角来写,在一个狭小的舞台上向我们重现了一段历史事实和一幕现实生活场景。诗中在“上校”的基础上假设了一个说话人——“我”,这个“我”即作者自己,是事实真相的把握者,他应该是从上校口中听说的历史故事。因为这件事发生在一九四三年,而诗是写于一九五一年之后,而且诗中的“历史”一词也说明了这是一段过去的历史。诗中的现实生活也是诗人亲眼所见,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如此”一词中明了。这个说话人在诗歌中是“隐身”的。此外,除了“他”和“我”,诗歌还假设了一个接受诗歌中感情和思想的人——“你”,也就是诗歌的阅读者。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诗歌分为两个场景来进行赏析。其中,第一个场景是回忆的历史事实;第二个场景是当下的现实生活场景。
首先叙事者“我”并没有直接描述上校怎么样,而是用一个“那”字将叙事的对象指向了一个中心事物——“玫瑰”。“那纯粹是另一种玫瑰”。这个“那”字是作者对于读者的提醒,告诉读者,这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玫瑰。“玫瑰”具有象征意味。这个事物是前两句所集中描述的。“自”字我们很容易理解,它是“从”的意思。而“另一种”说明不是一般的那种,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种。“纯粹”一词意思是说绝对的、性质单一的、可信的。这个词带有作者的感情,是对“玫瑰”的赞扬。到底它不一样到什么程度呢?诗歌继续写到:“自火焰中诞生”。我们在这句诗中意识到这种“玫瑰”的确与众不同,具有自身特有的性质。它不是生长在土壤中,而是“诞生”于“火焰”这另一典型意象中。而且,“自火焰中诞生”也说明了为什么是“纯粹”和“另一种”的原因,因为这种玫瑰的生存与成长环境和其他“玫瑰”是如此不同。“火焰”一词和前面的“玫瑰”的颜色相同,增强了“玫瑰”的形象色彩,也是对“玫瑰”的进一步赞扬。
接下来的两行,作者向我们重现了一段历史和一幅残酷、血腥的历史画面。这段历史事实就是“在荞麦田里他们遇见最大的会战”,这个历史画面就是“他的腿诀别于一九四三年”。“在荞麦田里他们遇见最大的会战”中,“最大的会战”应是指抗日战争。作者在这里仅用“在荞麦田里他们遇见最大的会战”一句诗就将这样一个激烈的战争场面完整而又不失真地描述出来,可以说是融合了他多年的写作和戏剧功底,同时也是给了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给了读者一个回忆和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思考战争当时、思考战争时的烽火、硝烟、战士、鲜血、死亡等等。在这个战争场面之后,作者用了一个“而”字引出了一个结果——“而他的腿诀别于一九四三年”。这样一来,“玫瑰”“自火焰中诞生”的意味也就更加明确了。一方面,我们明白“火焰”是指战争中的烽火、硝烟、交战。另一方面,我们明白“玫瑰”是在“上校”的战斗中诞生,在“上校”的鲜血中“诞生”,在“上校”的一腔爱国之心中诞生。很显然,“而他的腿诀别于一九四三年”中的“而”对于第三行和第四行起到了连接和转折的作用。虽然只有一个字,但是却囊括了作者浓厚坚定的感情在里面,也对前面我们提出的关于作者感情褒贬的疑问作出了一个字的简单回应。其中,浓厚的感情是对于上校的一条腿在战争中失去这一件事的深深怜惜。坚定的感情则是对于战争的否定和对和平的向往。为什么这样肯定的认为呢?诗歌的下半部分会对我们作出进一步的解释。而且在第四句中,作者隐晦地带出了整个诗歌的主角——“他”。为什么说它隐晦,是因为他不是作为诗句的主语出现,而是作为主语的修饰语出现,而且是以人称代词的形式。
同时,我们还不难发现,这两行的回忆和描述跟开篇的两行一起,呈现出了明显的前后铺陈、展开的关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前面两行都是关于后面两行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时的背景的描述。而且作者从一开始就运用时空倒错的戏剧手法将舞台场景从写诗的当时转换到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当时,即一九四三年。然后在第四句又将舞台描写范围缩小,从一个激烈的战争场景到了上校的腿被伤致残这样一个特写镜头。这样一个特写镜头的处理无疑将故事的叙述推向了高潮,同时也将诗歌的叙述转向了主角——“上校”。
接下来,作者用了一个旁白“他曾听到过历史和笑”和一个作者即叙事者的独白。其中旁白用了“反讽”的写作手法。“曾”是曾经的意思。“笑”字是一个极富表现力的词,作者将“历史”、“笑”两个词用一个“和”字连接起来,有两层涵义。一是“历史”和“笑”两个词从逻辑上来讲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历史”是不会“笑”的。二是“历史”和“笑”放在一起是作者的别有用心。我们知道,任何文学形式上的安排多不会是多余的,文学讲求的就是形式上的多样化。在这里,作者实际上是用了一个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历史”比作人,并且将“笑”这个属于人的表情也用来形容“历史”的表情。但是我们前面说过,“历史”是不会“笑”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逻辑意义与文学意义的反差,也就是“反讽”的效果。另外,作者还有一个独白“甚么是不朽呢”,这是作者曾经有过的疑问或者当时的感慨,也是读者现在心中的疑问。是啊,“历史”是不容置疑的,但它却笑了,它为什么笑呢?诗的后面做出了解答。
在下面的诗句中,作者的叙述进入到了第二个舞台场景,从一九四三年转换到了作者写诗的当时。而且在后面我们会发现,诗歌将这个答案放到这一时候做解答是有着它的现实意义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历史”发“笑”呢?“咳嗽药刮脸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中用了三个事实:“咳嗽药”、“刮脸刀”、“上月房租”,这三个事实都有着它的暗指意味。其中,“咳嗽药”暗指气管炎,“刮脸刀”暗指长久没有刮的胡子、不健康的生活,“上月房租”暗指贫困的经济条件。“上校”在军衔中是校官中最高一级军衔,是中高级指挥官,在说服力上强于“少校”。“上校”曾经是英雄,但是现在却过着这样痛苦、贫困的生活。想到这里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反思战争的意义。“而妻的缝纫机的零星战斗下”是神来之笔。“零星”是对缝纫机的工作特点和声音的描述。作者将缝纫机的工作比作了战斗。“他觉得唯一能俘虏他的”“便是太阳”中的“太阳”一语双关,一指写诗当时的太阳,意思是说晒太阳;一是暗喻日本国,意思是说“上校”断腿是源于当年打日本。“晒太阳”是一幅安宁祥和的景象,“打日本”和断腿的场景却是激烈、勇猛的。“便”字舒缓了感情,也是转向“上校”心理描写时作者对读者的提示。而且到这里我们又可以发觉“而”字的妙用。首先,“而”字起转折作用,是由“咳嗽药刮脸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到“他觉得唯一能俘虏他的”“便是太阳”的转折,也是从现实描写到“上校”心理描写的笔锋上的转折。“而妻的缝纫机的零星战斗下”则是对描写“上校”的心理打下的一个伏笔。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上校”既要忍受身体上的痛楚,又对家庭经济生活的贫困一筹莫展,而这一切都是战争造成的。他应该痛恨战争吗?不是。为什么?因为抗日战争是一场捍卫国家的正义战争,“上校”为此感到光荣。至此,作者的反讽意味被推向了极致,“俘虏”的意味和感情指向也被推向了重点所在。这个重点就是作者写诗时的现实状况,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现实的意义。至此我们有必要回忆一下台湾当时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九五一年,“台独”分子在日本建立组织。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日,国民党军队袭击大陆沿海并一度占领南日岛。这两个历史事件和诗歌中的抗日战争形成了鲜明的落差对比。这无疑是不符合“历史”规律的。这一方面是“上校”感到被“俘虏”的原因。他虽然是诞生于之前“历史”中的“玫瑰”,但现在却过着贫困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对“历史”为什么发笑作出的解释。同时,作者反对战争、支持和平的感情在这里也就显得更加明确了。
历史与现实、时代与个人、生存与战争……这些只有在长篇小说或史诗中,才能全面展现的主题,却在一首仅仅十行不足百字的小诗中得以完美体现!
整首诗一共十句,文字精要,意象多变、隐隐烁烁,感情寄予意象中,运用了象征、暗喻、反讽等写作手法,以及场景转换、特写、旁白、独白等多种戏剧表现手法,意象、口语、抒情、叙事、戏剧性、寓言性、小说企图以及反讽、通感、意识流……这些分散于现代汉诗不同写作路向的诗美要素,在这里得以集中展现。这是作者文学素养和戏剧修养的结晶,可谓是“现代派诗”的典范。原来现代诗的写作,也可以获得毫不逊色于古典诗歌那样精炼、简约、以一当十的语言品质和凝重、饱满、超强度的表现力!
何谓经典?《上校》做出了回答:“用最少字数表现最大内涵;以有限表无限。”(痖弦语)
(责任编辑:吕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