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望乡关兮渺渺 心缱绻兮伤怀

作者:孙广华 王纱纱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得远行人。
  
  贞元二十年(804)①岁末,白居易客游邯郸,于冬至佳节写下了这首《邯郸冬至夜思家》。诗的题目极其通俗易懂地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表现出门在外的游子节日之夜的思家之情。
  在唐代冬至是一个重要节日,热闹如春节。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交替的转折点,早在春秋时代,便因冬至为阳气生的起点,而祭祀神鬼祖先。汉代以来,定为令节。蔡邕《独断》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②把阳气与君道联系起来,朝贺之仪日益隆重。“魏晋则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寮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旦。”③(《宋书》)以至冬至有“亚岁”之称。唐宋时代,“冬至”与“岁首”并重,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祭祖,向父母尊长拜贺。《唐六典》:“凡冬至大陈设如元正之仪。”④这就从立法制度上将元正与冬至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⑤ 冬至成为万民同庆的隆重节日,到清代甚至有“冬至大如年”⑥的说法,直至现在仍有一些地方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在这天吃饺子或汤圆,拜祭祖先。
  正值这样一个喜庆佳日,我们的诗人却离家远行,客居邯郸驿站,枯坐空房,其孤寂心境可想而知。对于天性敏感的诗人来说,远离故土,孤旅天涯,则更易伤情。触之于怀,发而为诗,以其空灵的诗心和独特的体验,加以艺术表现,总能道出常人无法言说的感慨。该诗第一句纪实,交代了客居地点、时令节日,既表明游子离家在外,又暗中让读者想象在邯郸这样一座繁华大都市,外面肯定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氛,那么诗人一个人会怎样度过漫漫长夜呢?似乎是为了解答读者心中的疑问,作者在第二句描绘了这样一个场面:“抱膝灯前影伴身。”“抱膝”而坐,活画出那种百无聊赖、孤寂索然的神情,是诗人思家心情的外在表露。“灯前”照应了题目中的“夜”字,不说自己“孤独”,却说有“影伴身”,更加重了凄凉孤寂的气氛。
  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冬至就成为一年当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到了冬至就意味到了寒冬,开始进入“数九寒冬”。所谓“冷在三九”,就是从冬至这天算起。那么在这漫漫寒夜如何排遣心中无限凄楚之情呢?诗人并未外出游览散心,而是一个人留在客店里。其原因究竟为何,或许李清照的词能够做一注解,【永遇乐·落日熔金】下阕:“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女词人想到以前的元宵节,头上带着翡翠和各种首饰,穿着漂亮的衣服去赏灯游玩。现而今却国破家亡,流寓他乡,并且自己也风鬟雾鬓,形容憔悴,再也没有当年的雅兴了。一个“怕”字,便有万千悲痛凝聚其中。对词人而言,躲在帘子后面,听取别人的欢声笑语,尚且伤感满怀,如果掀开帘子,看到节日的喜庆场面,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更会搅起沉积在心底的伤痛,所以宁愿选择自己在孤寂中慢慢地将时间消磨掉。
  邯郸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是相当繁华的都市,冬至又是一年将尽的节日。在热闹非凡的都市里,诗人却无心外出游览,而只是在驿舍之中,对着孤灯,抱着膝盖,与影为伴。李清照词中的“怕”字,大约正是诗人落寞画像的画外之音。他若出门,无论所见之万家灯火,还是所闻之亲人间慰藉的话语,都会徒增对家人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在诗人看来,这些热闹都是别人的,旅居他乡的人是没有心境来消受的。
  同样写影,李白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承上句“独酌无相亲”,独饮无趣而来的。诗人兴趣高昂,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明月和影子也加入其中,成为“酒朋诗侣”,场面顿时热闹起来。而白居易此时情绪低落,投射到影子上的低沉情感,也使情境显得消沉索然。诗人坐在灯前,灯影也默默地陪伴在那里。人性化的影子点染出一种更为安静、冷清的氛围,正所谓“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此时此境,诗人情何以堪!
  诗人此刻心里在想着什么呢?他自然在思念异地的亲人,同时他也知道家人此时也正在想念自己。“悲莫悲兮生别离”,只有至亲至爱的人之间,才会如此了解,如此牵挂。所以接下来两句,诗人并未按惯常思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借景敷情或缘情述事,而是脱落故常、别出心裁地从所想念的一方着笔,即采用“对写法”。就是说,明明自己在怀念远处的亲人和朋友,却故意不写或少写自己这方面,而偏偏从对方写起,说亲人和朋友在想念自己,这可以说是诗歌想象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如刘公坡也在《学诗百法》中说:“盖从反面托出,较之正面意味倍深也。”⑦这样从对面落笔,突出了思念之情深,以直率而朴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感情更加真挚动人。
  诗人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写得婉转曲折,这也是诗歌创作含蓄隽永、不能直露的要求。清代刘熙载的《艺概》曾云:“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⑧绝句短小,最忌浅露。采用“对写法”,恰可避免意随语尽的弊病。在白居易这首诗中,就是从反面、对面、旁面来写正面、本面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家人的思念中也包含着“我”的思念,可谓由此及彼、亦此亦彼,而所表现的思念亲人、故乡的感情更为浓郁,这正是诗人对诗歌想象和语言艺术奥妙的有益探索。
  此时,诗人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温馨的画面,他想到家人此刻定然也是夜深无寐,牵挂着远方的游子,谈论着“远行人”的情况。至于谈论的具体内容,并未指明。也许是在回忆全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也许是担心诗人事业是否一帆风顺,或是已经料到他会独坐灯前,黯然神伤。谈论的内容全凭读者去补充,去填写。诗人留下空白,未做进一步阐发,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这种“对写法”并非始自白居易,其源头可以远溯至《诗经·周南·卷耳》,女主人公借设想丈夫借酒浇愁,旅途劳顿,思家忧愁,抒写了对远行丈夫的殷切想念。杜甫的《月夜》也采用同样的写法:“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不说自己望月想念妻子,却偏说妻子见月思念自己,并且还因为久久伫立而“鬟湿”“臂寒”,诗中流露出的无限深情让人动容。
  相比较而言,白诗语言更为明白浅畅,甚至范晞文《对床夜语》中就批评说:“‘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得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⑨这议论其实并不公允,白诗自有独到之处,不必抑此扬彼。追求平淡浑朴正是诗人的目标,白诗以通俗平易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开创了以俗为奇的“元白诗派”,其诗的流传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⑩(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本篇也是诗人一贯追求的“老妪能解”风格之体现。
  “思乡怀人”乃人之常情,也是古代诗词中历久不衰的主题。面对这一永恒的题材,历代文人尽显诗才,翻新求变,形成一些足资后人借鉴的表达技巧。“对写法”就是其中颇具匠心的一种,它从思念对象的角度落笔,衬托诗人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诗意隽永,别有韵致,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正是运用“对写法”的优秀例证。
  (责任编辑:古卫红)
  
  ①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59页。
  ② [汉]蔡 邕:《独断》,四库全书本,卷下。
  ③ [梁]沈 约:《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45页-第346页。
  ④ [唐]张九龄等:《唐六典》,四库全书本,卷四。
  ⑤ [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4页。
  ⑥ [清]顾禄:《清嘉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页。
  ⑦ 刘公坡:《学诗百法》,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版,第56页。
  ⑧ [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74页。
  ⑨ 周光培编:《历代笔记小说》之《宋代笔记小说》(第九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页。
  ⑩ [唐]元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