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在异国,因女性美而来的感动、寂寞和怅惘

作者:刘继业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责任编辑:赵红玉)
  
  ①钱青:《茅盾在日本京都》,《永远的茅盾》,钟桂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33页。
  ②茅盾:《速写二》,《茅盾全集》第11卷“散文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3页。
  ③茅盾:《邻二》,《茅盾全集》第11卷“散文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④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道德》,莫伟民、晓笛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附:邻一
  茅盾
  
  樱花谢后绿叶成荫的时候,有一份人家搬进了我们左边的空屋。
  主人是警察,有两个小孩子;大的男孩子总有八九岁了,已经会骑小脚踏车。小的是女孩子,也很能走了,但有时还像周岁左右的婴儿似的背在操作的母亲的背上,所以我最初以为他们有三个孩子。
  但是在右边的房屋却还是空着。常常有人来看,总没人来住。
  忽然有一天哟一个中国学生带着日本老婆搬来了。却不料仅仅三天,便又搬走。
  “那边席子太坏,房东又不肯换……”
  我们常常这样议论。
  然而到底有人搬来了;扛进了几只原来是装酒瓶的木箱,又梆梆地敲了半夜。第二天,我们就看见一个女人在门前扫地。是个十足的东方式美人呢,多么娴雅幽静!很想看看她的丈夫。在第三天也看到了,却是瘦瘠苍老有一张狭长脸的和尚式的中年男子。
  我们觉得这一对儿不配。偶然到我们这里来玩玩的Y君更是很义愤的猜测他们是父女。为的那男人实在可以估计到五十多岁。很能够做女子的父亲。
  然而这父亲样的丈夫也是不常在家里住。每天早上,我们这位芳邻扫好了自己门前的一段地——也是也带便替我们扫,就坐在窗前的木板上,惘然望着池里的绿水。也曾经和我们招呼过,可是言语不通,彼此只能笑笑而已。这僻静的门前路便连过路人也几乎没有。在十时左右,卖豆腐的哨子又远远地吹来的时候,我们偶然探头到窗外去望,总见她还是悄悄地坐在那里。
  从她的幽媚的眼波,她的常常像是微笑的嘴唇,她的娴静的举止,她的多愁善感的表情,我们仿佛了解她的生平,无端替她起了伤感。啊,寂寞!幽闺自怜的寂寞!旧时诗词里所咏东方式的女子的寂寞,还不是一个实例么?
  偶尔那父亲样的丈夫回来了。那也大都是在晚上,不声不响和影子一样。虽然只隔着一层比纸窗好得不多的泥墙,可是我们从没有听得我们这芳邻有什么话响。却在一次听得她和警察的大孩子说话,是多么美丽的声音呀!
  在我的偏见,日本话算不得好听的语言,但是在这位芳邻口中,却居然也有法国话那样美丽的音调。
  以后我们常听得那样音乐似的话响了:卖豆腐的小子,收买旧货的老头儿,每一趟买卖中,我们这为芳邻总要和他们谈上十分钟以至半小时的话。当话声寂静了时,我们偶然望望窗外,照例的看见她又是惘然坐在门前的木板上,手支着下巴,似乎在凝思什么。
  寂寞!我们了解她的不可排解的寂寞了!
  1928年5月15日
  (选自《茅盾全集》第11卷“散文一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