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梅华观春 清风善节
作者:孙海青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一九九〇年的金秋十月,董寿平美术馆在太原晋祠博物馆内晋溪书院东侧落成,这是一座由两进院落组成的仿古建筑,馆内收藏和陈列着董寿平捐赠的书画三百余幅,这是寿平先生生前献给三晋父老乃至华夏民族最丰厚的宝贵遗产。
董寿平(1904—1997),现代著名画家、书画鉴定家。原名揆,字谐柏,山西洪洞人。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山西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理事,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北京荣宝斋顾问。
寿平先生诞生于诗书世家,祖辈皆为当地丹青高手,家中藏书甚富。先生自幼秉承家学,酷爱绘画,初学花卉后研山水。一九二二年寿平先生求学于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后转入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一九三一年画作问世即蜚声京华,获得中外人士的好评。一九三八年后在西安、成都等地从事绘画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供职北京荣宝斋,从事编辑、创作、鉴定及培养专业人才的工作。
早年,因仰慕清初画家恽寿平品德画艺,寿平先生遂将原名董揆改称寿平。先生善画梅竹,朱砂红梅堪称绝技。所作墨竹俊逸挺秀,骨力雄健,所写墨松生意盎然,笔墨苍厚。山水画卷则多以黄山奇峰劲松为蓝本,不拘峰石之形似,用笔深沉而洒脱,墨色淋漓而多变,勾皴点染,气势磅礴。在现代中国画坛,寿平先生享有“董梅”、“寿平竹”、“黄山巨擘”的雅誉。先生曾多次应邀出国访问并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个人画册多种。主要作品有《黄山云海》《人字瀑》《二郎山之晨》《娄山关》《墨竹》《红梅》《劲节迎风》等。一九七八年,寿平先生为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作巨幅《苍松图》,及先后陈列在天安门、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的作品,为各界人士所称道。国内除太原市晋祠“董寿平美术馆”集中收藏他的作品外,国内外许多博物馆和个人都藏有先生画作,被视为珍品。
宋元以来,宫廷及文人画家尤喜以松、竹、梅、菊作为入画题材。常将其合为一体,雅称为“岁寒三友”、“四君子”,画家以物喻人、借物咏志,其内涵往往带有时代烙印,多以自况其“清高”、“孤傲"的品格。寿平先生亦以此为题,并以其独特倔强耿直的风骨尽情描绘这些富有象征意味的题材,并赋予新的内涵,构成他绘画艺术的主要特征。他笔下的画作墨主而色少,笔力苍劲,言简意深,呈现其铁骨铮铮之声势,是其几十年深厚功底的凝结、提炼和概括。当代著名画家范曾曾撰文评说:“关于文人画,始祖陈师曾先生早有高论。以余管窥锥测之见,以为所谓文人画,必须具有文人之识见,文人之襟袍,文人之情趣。只有那些学养丰富、内质卓绝的人物,才能当得起文人画之雅号。每每面对董寿平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崔嵬的黄山、碧翠的修竹、清幽的慈兰和傲骨的寒梅,我都能感受到心灵的颤动,在陶醉之中,我们分明悟到了文人画的真髓。”比董寿平小八岁的启功先生为《董寿平画集》写序中也提到:“董先生画墨竹,风枝雨叶,潇洒自然,在画竹的历史中,一时找不出他是学哪家哪派,从文与可,赵子昂往下数到夏仲昭、郑板桥都对不上口径,但他绝不是凭空臆造。我常在他的墨竹作品前远看、近看,总觉得枝枝叶叶是书法的点画,而整体又是一片活生生的竹林。在看他提笔画竹时,从粗干大叶到细小的疏枝,总是那一管秃笔,这使我更比只看画面效果时倍加佩服!”
纵观前人,以画竹闻名的画坛名家屡见不鲜。他们风格迥异,匠心别具:如文同之挺劲,顾安之谨严,夏仲昭之繁盛,李方膺之简约,郑板桥之清癯,石涛之质朴。虽然他们各自风格整体面貌不同,但仔细揣度,其中尚有前人成法可寻,遗迹可踪。欣赏董寿平笔下的竹子,很难确切地说出它的渊源出处,虽然风格全新,却不悖古法,有章可循。所以,美术界称董寿平的竹子为“寿平竹”是恰如其分、确有道理的。
古人把画竹称为“写竹”,盖因画竹的用笔形式与中国书法最为接近,没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不可能把竹子画好。欣赏董寿平笔下的竹子,一个“力”字贯穿始终,充弥于整个画面。无论是顶天立地的长竿还是画中局部的末节枝梢,都充满着力量,那种斩钉截铁般的笔力,足见他在书法上的超然功力。即使是淡墨勾勒的竹梢,也是挺拔劲健,英姿勃发。起笔行笔,俨然是在写字。董寿平画竹,是对赵孟皕说的“写竹还须八法通”最好的诠释。
寿平先生曾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系后研究东方哲学,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蕴含着非常深邃的东方传统哲学理念。他能够将诸如干湿、疏密、长短、浓淡种种对立的矛盾有机地统一起来,和谐地表现在一幅作品中,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他曾说:“画竹的过程就是如何将具象美与抽象美和谐统一的过程,也就是画家本身与所画之竹融为一体的过程。人即是竹,竹即是人,要做到人画竹、竹化人。”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成为董寿平作品鲜明的特征。看先生笔下的竹子,飒飒潇潇,不仅有着一股纯阳正气,一股隽永清和的“书卷气”,同时还能够味出一种谦和醇厚的儒士风范。
开拓创新,是寿平先生的过人之处。一九八九年,他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时,被誉为“继承传统,走出传统的书画大师”。这样的评价他当之无愧。 何以能如此呢?清代的方熏说:“画法可学而得之,画意非学而有之者,惟多书卷以发之,广闻见以廓之。”董寿平从青年时代起,就养成了上午读书,下午作画的习惯,直到九十岁以后仍然如此。他对文学、哲学、历史、地理、易经、考古、书画和中医药等皆有广博的学识和深入的研究。人们称他为“百科全书”。他的画之所以豪迈脱俗、清新典雅,在于他在广博学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做了独到的观察分析,创作中又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力,满怀激情,全身心地投入。
正如先生自己所说:“从事绘画艺术的人一定要读点儿哲学和文学。我十之八九的时间是读中国哲学、历史和文学的书。中国画构图是讲对立统一规律的,对于太极学说,我读了有关理论才知道这一规律。中国画对虚实、阴阳、黑白方面一向很重视,要善于运用这一规律。”对于客观世界,“应着重表现物情、物态、物趣,从认识物理入手,要对一切事物的常理、物性进行观察,在不违背常理的前提下突出表现其特性,同时要将自己的思想、修养和感情倾注于笔墨中。作品要体现出作者的心血,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感染观众,给人以无限美妙的遐想和艺术享受。”
一九五四年,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董寿平等几位画家去黄山等地写生。在黄山的日子里,他静观黄山云雾的变化、奇松怪石的特点,掌握了黄山云海、劲松和山势三者的关系。后来,他画黄山不是如实地表现某一景点,而是概括黄山的意境。他注意运用笔墨浓淡变化的节奏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对其云海翻涌渲染有致。他极尽捕风捉影、变化莫测之能事,使人感到画面层次格外丰富。他画黄山之松,一改前人之用线法为用湿墨点擦而成,使之显得淋漓苍润,墨气袭人。
寿平先生的书法和他的画风相似,同样有着独特的魅力。这大概是由于固有的才情天赋,他写字时,总是提笔悬肘,看去像漫不经心地轻松挥写,写成了看,又处处都合乎草法。点画是那么沉着,行气和章法又是那么匀称自然。不常见他临写帖文,但字字又都不是杜撰出来的。
先生还提出一个“活气”的问题。他说:“有些人的画,挺热闹,但活气不够,不灵活,人的修养不够。活气就是本人的修养。”“画画要毛,不能一笔一笔跟刀切一样。皴擦渲染不是死的,到手里不能说这一笔皴,那一笔擦。书上没皴法。我本无法,法自我立。我用了这一笔,可能一辈子再不用这一笔了。凡立下法就是死的,应当看需要。最后目的就是活泼,所以人不能呆板了。有刚有柔,刚柔相济。纯刚无柔,就枯槁了,带火气了。画出来就得有毛,不能光。毛是笔里带着的活气,并不是洇出来的毛,可以说是有放射性。厚薄也是一个道理,又要朴厚,又要妩媚,否则浑厚之气容易陷于拙,如果只有妩媚,又陷于笔弱,俗了,流了。这个度的掌握,归根结底是你的做人。又要聪明睿智,又要浑朴,搅到一起,融合到一起。叫人一看,决不是工匠画的,而是有学问的人画的。就是说,你的精神,由笔墨传达出来。不是说应该平淡天真么?但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对策,要诚于中而形于外,无意露出来”。这样,先生不仅从理论到技艺论证了“气”以及“活气”的放射性问题,而且指出了形神兼备,气为主体以及对立统一的具体运用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即“恰到好处”的问题,在哲学上就叫做“度”。形与神、构图以及做人都要掌握这个“度”——恰到好处。中国儒家学说中所讲的“中庸”也就是“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中庸之道”即“度”的哲学。寿平先生强调绘画与做人都要掌握这个“度”,并且,把它作为用以律己的准则和尺度。
中国书画讲究风骨,从中也可见出人的秉性。寿平先生的魅力,更在于他高尚的人格。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助人为乐,这是先生从小就养成的一种习惯。几十年来他参加各种义务展览、笔会、慈善、赈灾活动,捐献字画数不胜数。寿平先生以其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在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达到历代中国书画大家所共同追求的境界。
董寿平是我国现代为数不多的德艺双馨的书画大师,他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格,即使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仍洁身自好、洁身自处,完美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为世人树立了不朽的楷模,其艺术成就必将永载史册。
(责任编辑:赵际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