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暗淡人生里的一点星光

作者:陈绪石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人生开了一个好头,有时未必是好事。人生并不是田径场上单纯的赛跑,起跑线上占有优势,如果不犯错误、实力不俗,优势就会转化为胜势;人生并不如此,老子所言“福兮,祸之所伏”说得太在理了,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如人们常说的“红颜薄命”就是其中一种。换一句话说,漂亮没有给主人带来精彩的人生,而是恰恰相反。张爱玲在她的散文《爱》里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人生故事,主角出生于“小康之家”,生得美,正因为如此,“有许多人来做媒”。由此可见,她的起步的确不错,“但都没有说成”一语则成了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她后来为亲眷所拐卖,又数次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如此到老;所以,她的人生堪称“暗淡”。
  说她的人生暗淡的另一个理由是,在她的少年时期,她有过一个十分不起眼的爱情故事;事实上,要把它称之为爱情故事十分勉强,但对她来说,这已经是全部了。在她十五六岁那年春天的晚上,在她家的后门,她遭遇上住在对门的从未打过招呼的年轻人。这一次,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就这么一次平常的见面,她到老了却还记得,还常常说起那一件事、那一个年轻人,这足以说明,她的人生可能已承载了许多内容;但是,真正呈现出亮光的并不多,尤其是在爱情方面。有人说,对一个女人来说,爱情与家庭是她的全部,这显然失之于偏颇;但在张爱玲写作这一篇文章的时代,这一句话对绝大多数的女性来说还是有效的,本文的主角也不能例外。就她的爱情、婚姻来说,只有不幸,所以,她的人生也是不幸的。如果她把一点星光当作全部人生的亮点,这更加衬托出她人生的暗淡。事实上,她的人生正是如此,这一点星光是她一生里唯一的甜蜜的伤痛;然而,这一点甜蜜其实是若有若无的。或许,双方都有那么一点感觉,但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平淡、似乎也太常见,这哪里是爱情呢?就像阴雨的夜空,偶尔从云层里有一颗星探出头来,这就是夜的光亮;但它忽隐忽现,真是缥缈如无了。
  如果一个人行走在辽阔的原野,他得花费漫长的时间走完它;要是他站在高处观望,原野尽收眼底。阅读《爱》,感觉就是立于高山之巅,“她”的一生只是一瞬间而已。张爱玲将“她”的一生高度浓缩,在简化的人世沧桑中突出“她”的爱;然而,“她”的爱只是满目苍凉中的一朵小花。因为有了这一朵小花,“她”贫瘠的人生有一点意义;可是,在并不算短的人生里,这一朵不起眼的小花又能构成什么样的风景呢?荒凉罢了,凄清而已。
  以朴素的语言叙述暗淡人生里一次平凡的男女相聚,张爱玲又赋予它以深刻的人生意义,这使得作品在平淡里有一种痛楚、在伤感中有一丝光亮,这是该文的成功之处。如果说《爱》有不足,那结尾就是败笔,它有画蛇添足之嫌。或许,在作家看来,前面的叙述是有一个主题的,她在结尾将它点出来。然而,这么一点,主题固然突出,却把上文叙事所蕴涵的主题缩小了。在她看来,《爱》写的是“因缘”,笔者读到的却是另一个主题;当然,它可能还蕴涵有其他主题,譬如,女性主义者会将它视为一个女性悲剧。因此,“卒章显志”还不如无。这样,文章可以更短,主题可以更多义。
  (责任编辑:赵红玉)
  
  附:
  爱
  张爱玲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青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个年青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第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