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飞鸟凌空
作者:谷 羽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在域外偶然落脚的寓所,
放逐者的梦境平静安逸,
俄罗斯总是环绕在四周——
像风,像海,又像奥秘。
敏感的诗人善于倾听,透过大海的涛声聆听另一种喧腾:“那是祖国轻轻的响声,是她的呼吸,她的律动。”就在午夜的沉寂时刻,不眠的耳朵久久聆听,“聆听着祖国和她的动静,聆听她永生不死的心灵。”引自《轻轻的喧响声》(1929)一诗的诗句,极具个性,生动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对祖国俄罗斯的赤子之情。
诗人纳博科夫一贯拒绝平庸,拒绝粗俗,拒绝重复。他的诗风刚毅中糅进了典雅,平淡中融合了书卷气。他既不想重复别人,也不想重复自己。他不追求诗歌作品的数量,而更重视诗篇的审美价值。他总是从日常生活中挖掘诗意,哪怕这种诗意有几分苦涩,或者特别沉重;他总是从大自然中吸取灵感,总是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保持着一份赤诚的爱心。对于诗歌语言,他力求准确、凝练、鲜明、生动。他擅长运用比喻,有些比喻似乎信手拈来,实则独出心裁,不落俗套。《寄故乡》(1924)中有这样几行:
双脚脚掌一直深深思念,
思念你长满蒺藜的旷原。
整个身体不过是你的投影,
心灵就像涅瓦河上的天空。
这样的语言,这样的诗句,就像刻在大理石上的铭文,经得起风雨的冲刷,岁月的淘洗,必将引起一代又一代爱诗者心理的共鸣。俄罗斯象征派大诗人勃洛克说过:“上个世纪之交的艺术作品,必定会穿越拒绝接受它的死亡地带,尘埋若干年,在后世得到复活。”大诗人的确独具慧眼,他们超凡脱俗之处,就在于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俄罗斯读者半个多世纪几乎不知道纳博科夫的名字,更不用说读他的小说和诗歌了。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俄罗斯不仅出版了纳博科夫多卷本的小说集和诗集,还把纳博科夫祖传的故居修建成作家纪念馆。诗人小说家纳博科夫让热爱文学的俄罗斯人引以为荣,他们伸开双臂迎接穿越时空的飞鸟。
作为中国读者,我们也应当重新认识纳博科夫。小说和诗歌,可以说是这位飞鸟的双翼。只有既读他的小说,又读他的诗歌,我们才会对这位号称飞鸟的诗人小说家进一步加深认识和了解。
二○○一年九月,一位俄罗斯留学生送给了我一本俄文版的《纳博科夫诗选》(莫斯科青年近卫军出版社,1991年版)。浏览之后,深深地受到吸引,情不自禁地开始动笔翻译。过了几个月,居然译出了几十首。现在从中挑选出十几首,略加分析,与爱好诗歌的朋友们共同欣赏。
这十几首诗,按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三组:怀念祖国的故土情结;有关诗歌及文学创作的思考;对社会与人生悲剧的关注。
大凡侨民诗人,都会对祖国、对故乡怀有难割难舍的深情。因为祖国与故乡是他们的祖辈与父母曾经居住的地方,是他们度过童年的地方,那里有他们的亲戚朋友,有他们的初恋,有他们熟悉的风俗习惯和语言,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会唤起他们美好的回忆。正像《聪明误》的主人公恰茨基从国外归来时所说的:“就连故乡的炊烟都分外香甜!”因此,思念故土成为侨民诗人反复吟咏的主题也便是顺理成章的现象了。但是,既然这一主题被人反复吟咏,它也就为创作增加了难度。诗人必须寻找新的构思、新的形式、新的意象和语言,不然就会陷入俗套,失之雷同。
纳博科夫怀念故土的诗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特色。诗人善于借用小说的艺术手法,构思出抒情情节,常常写夜晚,写失眠,写梦境。因为只有失眠时的苦苦思念,只有梦境无拘无束,神思飘忽,才能跨越时空阻隔,回归那片永远难忘的热土。
有夜晚是为了思索和抽烟,
为了透过烟雾能和你交谈。
这里的“你”,就是故乡,就是祖国。夜晚失眠,只有与故乡进行心灵的对话,才能消解心中的苦闷与戚楚。
我抚摩着一条骨骼在胸口,
故乡啊,这定是你的骨头!
我的胸中积存着你的空气,
我把自己的诗章奉献给你。
《寄故乡》(1924)的诗行以深切感人的口吻,道出了游子与故乡骨肉相连的关系,尤其是“我的胸中积存着你的空气”一句,初看违背常情,细想合乎道理。人从一出生,就呼吸故乡的空气,因而这空气早已融进了人的身心,成为生命的根基,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念念不忘故乡。难怪诗人会“抽一会儿烟,躺下,睡眠”,一合眼就嗅到了故乡的春天。“房屋的角落,难忘的橡树”,还有“平展展如同耙过的沙滩土”,故乡的景物一一浮现在眼前。
对同行的漂泊者仔细观察,从他们身上寻觅征兆,揣摩判断,推测他们谁有机会回国,谁将在异域他乡长眠。这是诗作《梦》(1926)的抒情情节,这一来自生活的细节,浸透着诗人深切的体验。
但愿能判断。须知漂泊者注定
惟有做梦时才能回国,而做梦
什么也不能够改变。
何必隐瞒——常常有这种情景,
我一次次做着美梦,在梦境中
从火车站直奔家园。
梦中的四轮马车飞驰,诗人光着头,站直了身子扬鞭催马,何等急切,何等喜悦!但醒来后发现,人仍在异国他乡,又是多么失落,多么悲凄!梦中的欢欣与清醒时的苦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巨大的张力,相信每一个背井离乡的游子,捧读这样的诗行,都会感受到心灵的震颤。
《寄俄罗斯》(1928)一诗写得情真意切,比喻新颖,语言精彩,让人过目难忘:
秉性严谨的地理学家
在我手掌上尽情勾勒:
这条条纹路全都通向你,
脉络是你的大江与小河。
手上的纹路也是路,每一条都通向祖国。脉管里流动的血液,仿佛连着祖国的江河。这样的诗句,底蕴丰厚,耐人咀嚼与品味。没有对祖国苦苦思念的一片痴情,断然写不出如此真挚的文字。
这首诗再次写到了梦境,然而这次做梦非同寻常,不是梦回家园,而是梦中产生了幻觉:
最近一个无忧无虑时刻,
你在别的国家找到了我,
像在中学倾斜的课桌上,
如地图一样你缓缓展开,
刚刚触及到家乡的土地,
我就在你旁边躺下身来。
祖国,俄罗斯,母亲,恍惚间好像成了一个人,她也来到了国外,居然找到了自己的儿子,倚在慈母怀里,该有多么幸福!然而转眼之间,母亲又变成了地图,在课桌上缓缓展开,随即,地图又变成了土地,刚一触及故土,立刻倒下身来,扑朔迷离,奇幻莫测,却又合情合理,令人信服。诗人想象丰富,诗笔空灵,叫人不能不拍案称奇。末尾一节的“地图”,又与第一节的“地理学家”前后呼应,反映了诗人构思的缜密。
《轻轻的喧响声》(1929)也有一个精心选择的抒情情节:抒情主人公住在国外一座海滨的小城,夜夜推开窗户,倾听大海的涛声。他从涛声中听出,有人吟唱普希金的诗歌,还听出俄罗斯的松林如泣如诉。原来倾听大海涛声别有寄托:
静夜中并非倾听海涛声,
我用心聆听另一种喧腾:
那是祖国轻轻的喧响声,
是她的呼吸,她的律动。
诗人置身于小城,而他昼思夜想的祖国却在汪洋大海的另一边。小城是他的现实处境,俄罗斯是他渴望返回的理想之境。现实与理想之间横亘着大海。大海既是阻隔又是联系的纽带,因此,大海的涛声就有了二重性:既是涛声,又不纯是涛声。在诗人的心目中,它获得了多义性与象征性。失眠的诗人愿久久聆听:
聆听着祖国和她的动静,
聆听她永生不死的心灵。
一个人离开祖国到异域他乡漂泊,大概有种种原因,其中有客观原因,有主观原因。有的是被迫的无奈之举,有的可能是主动的、自觉的选择。有些人由于某种原因,一出国门,就再难复返。多愁善感的诗人遇到这种情况,必定会感到痛苦。他们对祖国会产生一种又爱又怨非常复杂的情感。出自纳博科夫笔下的《我感谢你呀,祖国……》(1938),抒发的正是这样的矛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