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神奇灰蝉把诗灯点燃
作者:黎德锐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现侨居加拿大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素有“意象魔术师”之称,他的代表诗集《魔歌》是三十部“台湾文学经典”之一。《魔歌》中的《金龙禅寺》《随雨入山而不见雨》等别具禅意的小诗,特别引人关注。《金龙禅寺》更是一首让人回味无穷的名篇。
全诗不长,文字也无怪僻,但诗味浓郁。全诗如下: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处降雪
而只见
一只惊起的灰蝉
把山中的灯火
一盏盏地
点燃
国内曾有人这样解释这首诗的大意:金龙禅的晚钟响了,钟声回旋缭绕,就像游客下山的小路一般。路边长满了羊齿植物如蕨苔之类的,这些羊齿植物沿着白色的石阶一路嚼了下来。下山的小路上,天快黑了,不见什么风景,而只见一只惊起的灰蝉,一边飞,一边叫。这时候,远近的灯火一盏一盏地点燃了。这只灰蝉的叫声火辣辣的,所以我觉得它能点燃灯火。①对于这种解释,洛夫说这只是说出了他的诗的字面意义,未能体味诗的境界和言外之意。德国解释学家施莱尔马赫认为,在一部作品中的同一语言上,同时负载着语法的解释与心理的解释。②语法的解释是按语言的公共法则和运用形式来确定语言的意义,忽略语言背后的意义所在。心理解释则是读者进入由作者在语言涵义之外展示的心理世界,去感发,去体悟去连类引发由此及彼。也就是探究作品的言外之意,文外之旨。上述的解释,只从字面上去理解,显然是属于语法解释。这样解释是一种浅层次的解读,不能读出作品的深层内涵和诗的意境,更不能品味作品的诗味。
笔者试用连类感发的心理诠释方法,解读这首诗。
这是一首蕴含禅意的风景诗。首节写游金龙禅寺所闻。“晚钟/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这句诗的字面意义,可以理解为“缭绕回荡的傍晚钟声,就像游客下山的小路一般”,而诗人的用意,却是在表达“时已傍晚,寺院响起了禅钟,游客们也伴着这悠扬的钟声,踏着小路下山”。但这一句的意思岂止这些,从心理诠释的角度看,这一句给人的感受确实很多。游金龙禅寺,所见者众,所闻者多,但作者先抓住“晚钟”来写,应该有不凡的用意。禅院钟声,是禅院标志性的事物,历来多入诗。比如杜甫有“钟声云外湿”,张继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钟声”已成为禅院的替代物。洛夫先生选“晚钟”入诗,不是为写钟声而写钟声,而是一石数鸟,既紧扣住了金龙寺这个标题,又巧妙地表示了时间、地点,还把人带入了一个神秘的肃穆的世界。如果说选写钟声大多数诗人都会这样,不足为奇的话,那么,把“晚钟”喻为“游客下山的小路”就不得不使人称奇了。本来是由听觉器官来感受的声音,作者用一个“是”字,将其巧妙地与视觉的小路相关联,形成一种不合语法的超常规搭配,初看似有不通,细品却觉意趣横生,颇有杜甫“香稻啄余鹦鹉粒,梧桐栖老凤凰枝”的韵味。同时,这种反逻辑的语言结构和意象组合,听觉意象和视觉意象的巧妙连结,便产生了一种“警悟之钟”的意味,有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的意境。诗的开头,从意象的选择,到句式的使用,到诗的言外之意的蕴含,都让人觉得不同凡响。
“羊齿植物/沿着白色的石阶/一路嚼下去”, 写诗人眼中所见,也是写诗人的内心感觉。结构上紧接第一句的“小路”,但不是直写游人在小路上如何下山,眼光依然是在植物上,写小路旁边的植物,也正是游人的下山。路边的植物何其多也,别的不写,只写羊齿植物,是因为它有“齿”。不直说“白色的石阶两旁,长满了羊齿植物”,却说“沿着白色的石阶,一路嚼了下去”,是将植物动物化,把静态变为动态,把无情变为有情。从“羊齿”联想到“嚼”,十分自然、在理。一个“嚼”字,有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使诗句变得有生气和灵动起来。此时,诗人似乎已经悟到了些什么。也许是感受到自然界的万物各有其道或是感受到生命的顽强……
第二节只有一句,“如果此处降雪”,是诗人的幻想。从结构上看。这一句切断了与上节的联系,不再写下山的情景,而写了由眼前之景所引起的油然而生的幻想。幻想十分奇特,就是要在羊齿植物在“嚼”个不停的小路上下雪让皑皑白雪覆盖这一切。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夏天燥热情景下的憧憬,也把读者的思维引向广阔。雪是清凉洁净之物,白雪覆盖下,再也看不到“嚼”的那一幕了。这一句暗示着朝寺后有一种似雪洗的清爽、心灵的圣洁,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正是这样的一句穿插,把读者引入了更大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诗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
第三节又接回了第一节,由“晚钟”写到“灯火”,由幻境又回到现实,“而只见/一只惊起的灰蝉/把山中的灯火/一盏盏地/点燃”。眼前所见,是惊起的灰蝉,这是实写,但它能把山中的灯火点燃,又是一种虚写,虚实结合,却给人带来一种艺术的真实。也许诗人在发现灰蝉惊起的时候,也正好发现了灯火在变亮了,这一巧合,让诗人很诗意地认为是灰蝉在把灯火点燃。这是诗人的主观感觉,也是诗的顿悟。至于为什么是一只“灰蝉”惊起而不是蚂蚱或小鸟,也是诗人的用意使然。“蝉”与“禅”同音,可以形成谐音双关,寓意于此,可谓巧妙、自然。而“灰”与前面的“晚”,在时间上更能配合呼应,“晚钟”既响,“灰蝉”惊起,那是十分合理、自然的事。这一节,诗人因景而会心,忽有顿悟,有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惊奇感受。因而,这首诗的主旨,应该是表现诗人参禅的历程和收获智慧的喜悦。
吟读这首诗,我们会发现一些很明显的特色:
一、寻常的意象,构成不寻常的意境
诗所运用的意象,如晚钟、小路、石阶、羊齿植物、灰蝉、灯火等都是些寻常之物,但在诗人的主观情感的浸染下,在诗人的奇思妙想下,原本没有生气的景物,都变得灵动起来。“晚钟”成了弯曲的 “小路”,载着游客下山;那些“羊齿植物”,因为带了个“齿”字,竟如牛羊般的“嚼”了起来;甚至那只“惊起的灰蝉”,也能“把山中的灯火,一盏盏地点燃”。诗人的奇妙联想,使诗的意境变得广阔、深邃,让读者产生无穷的想象和回味。
二、诗以实言虚,以虚言实,虚实相济
诗中的意象,均为诗人游金龙禅寺之所见所闻,都是实在之物,但诗人在表达时不是以实写实,而是以实言虚、以虚言实、虚实相济,让诗的内涵更加丰富,也给读者提供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写“晚钟”只能是“听”,“羊齿植物”只能是“长”,“灰蝉”只能是“飞”,那么,虽然是写实,但却无诗意和诗味可言。以实言虚则不同,它可以先给读者一个具体的形象,但形象中又不是充实的,它留有一定的空间,由读者去填补。比如,“晚钟”是具体的、实在的事物,读者不难把握,但变成是“游客下山的小路”,这就使实物变得虚化了;同样,蝉也是具体的实在的事物,但这“蝉”能把“山中的灯火一盏盏点燃”,这一“点”蝉就变得虚化而神秘了。这是诗人有意地以实言虚,把具体变为抽象,把简单变为复杂,把寻常变为神奇。读者只有从实境向虚化追寻,从景物向情感追寻,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把握诗句的真正内涵,从而进一步把握诗中的意境。而诗人为什么会假设这里降雪?这是在以实言虚,把眼前没有的事物,有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有意地让人们去思考:降雪后此地又是一副怎样的情景?这雪景与诗的意境又有什么联系?总之,诗的以虚言实,以实言虚,虚实相济,情景相融,空灵而深邃。
西安财经学院教授、著名的洛夫诗歌研究专家沈奇曾撰文指出:“诗与禅的结合,绝对是一种革命性的东方智慧由生命诗学而禅思诗学,在洛夫而言,不是美丽的遁逸,而是‘血的再版’。所谓借道而行,换一种方式观照人生,审视世界。儒家的热衷肠,禅家的平常心,在诗人这里,乃一体两面,相隔相济,相激相生,在互让中见别趣,且潜在的精神底背,仍是现代人的生存体验,与生命意识,只是别有通透,而非无所住心,是以称之为‘现代禅诗’。”③这个评论,对于更好地理解、领悟洛夫的《金龙禅寺》和其他禅诗,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吕晓东)
① 转引自羊玉祥:《古诗文鉴赏方法21讲》,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11页.第12页。
② 见金元浦:《“间性”的凸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页。
③ 沈 奇:《“诗魔”之“禅”》,见《写作》2003年第7期,第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