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诗人本性是执着

作者:魏红星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皍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是诗人杜甫毕生的政治理想。杜甫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但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长诗,就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杜甫这种执着入世的精神。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七五五年)冬天,杜甫冒着严寒,离开自己十年不得志的长安城,到奉先县去探望寄居于此的家属。这次经历给忧时悯世的诗人极大的触动,回家后,他百感交集,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此诗开头一部分反复表明诗人入世的心情,中间一部分正面描写并抨击以唐玄宗为代表的最高统治者生活的奢侈腐朽,结尾一部分主要写诗人回家后的所见所感。可以说,一部杜诗,最能体现杜甫执着入世心迹的莫过于这首诗的开头一部分。在这部分诗中,诗人自述入世心迹,看似非常琐碎零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那儿喃喃自语、絮絮叨叨,令人不胜其烦,实则章法谨严,感情充沛,耐人寻味。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诗人开篇就回首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回首十载长安的屈辱辛酸,两相对照,痛定思痛,不禁感慨自己这辈子自许太高,结果不仅功业未建,一家老小也跟着漂泊不定,想想真是“愚”“拙”啊,真是越活越糊涂啊!《新唐书》本传评价杜甫云“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写作此诗时,杜甫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官职不高,还没有创造出安世济民的丰功伟绩。面对现实,再回过头来想想年少时的自信豪放,诗人感慨自己的“拙”和“愚”,确实是情理之中的事。常言说得好,希望越高,失望越大,杜甫也难以例外呀!那么,杜甫是不是打算从此金盆洗手,改弦易辙,彻底放弃毕生的入世追求,转而过一种比较现实的生活呢?不是!诗人自嘲之后,好像摸准了读者的心思,担心读者会误解自己,马上笔锋一转,云“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请大家放心吧,除非我杜甫死了,否则,入世之志永不改变!至此,读者才真切领会到上文诗人所谓的“拙”和“愚”,其实是饱含着他对不公正之现实社会的满腔悲愤。——这种情感的转换十分突然,不仅带给读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且使读者更觉诗人入世之志的坚定,正如刘熙载所说的那样:“一转一深,一深一妙。”(《艺概•词曲概》)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层中,诗人抒发满腔的悲愤之情时,带有很明显的自嘲色彩,从而显得非常深沉感伤。中国古代文人,即使在他们郁郁不得志之时,也很少用自嘲这种低调的方式来内省自己的济世之志,相反,他们常常惯于以一种狂放愤激的口气,将所有的怨愤指向不合理的外部环境,左思“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即是如此。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自然与诗人此时的性格变得忧郁内敛有关。这种性格的形成,不仅是由于诗人生活的长期穷愁潦倒所致,更重要的是由于诗人无法从深厚的忧国忧民感情中自拔。当然,杜甫不是不知道仕途艰难,不是不知道自己其实有能力从这压抑人的情感中挣脱,但他不想挣脱,仍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最后还自我表白说“浩歌弥激烈”,真是穷且益坚,愈挫愈奋,入世之执着实在是超乎常人。——这一层,诗人是在自嘲之中显执着啊!
  按常理,诗人写完第一层,就可以结束自述心迹转而开始中间一部分的叙述了。但杜甫似乎希望世人进一步理解他忠君爱民的拳拳之心,接着又不厌其烦地继续表白心迹。如果说上一层的表述完全是诗人的独白,那么第二层的表述就更换了角度,似乎变成了诗人与读者的对白——好像有一个不理解杜甫心志的人,正在苦口婆心地劝告诗人说,杜公啊,你济世不成,不仅弄得自己憔悴不堪,还连累妻儿老小不得安生,你这是何苦呢?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你何必在济世这棵树上吊死?难道你就不能学学人家王维李白,“坐看云起时”,“散发弄扁舟”,寄情山水,何等潇洒自在呀!不行啊,“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我杜甫并非官迷心窍,要是身逢乱世,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归隐江湖,只是我现在“生逢尧舜君”,正是盛世建功的好机会,如果去隐居,岂不是“端居耻圣明”吗?哎,我说杜公啊,你这样想原本不错,但如今天下人才多得是,难道我们大唐缺了你一个人就不成了吗?是啊,“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我杜甫非有大才,只是一介书生而已,朝廷缺了我当然是毫发无损;但我还是不忍弃朝廷而去,因为在我们杜氏家族的血脉里,世世代代都流淌着报效朝廷、济世安民的情愫,就好像那葵藿的花叶永远向着太阳一样,乃是本性所致,而本性是难移的呀!——这一层对白,诗人以辩解的口气,进一步表明自己入世之志的执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感人的印象。
  报效朝廷、济世安民固然志气可嘉,但现实生活毕竟是严峻的,一个人光有宏大的抱负而不善于谋生之道,他的日子往往是灰色的,心情往往是压抑的。十载长安,身为丈夫和父亲,为了妻儿老小的生活,杜甫竟然不得不“卖药都市”,不得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历尽屈辱辛酸。面对这样的人生窘境,诗人一方面时时提醒自己不要麻木了入世的激情,另一方面又自然而然为他不能尽到身为人夫与人父的责任而愧疚自责:你看天底下那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四处奔波,不少人小日子混得都不错,我杜甫为什么就不能实实在在地经营一点个人生计,让一家老小生活舒心一些?为什么我总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一飞冲天,像汪洋大海中的鲸一样肆意遨游舒展人生抱负呢?诚然,面对严峻的现实,诗人有时也难免发发牢骚,抱怨“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但在内心深处,诗人理想的动摇毕竟是生活重压之下偶然出现的一种假象,诗人入世的追求才是长青的:我杜甫可不能学那些“蝼蚁辈”,只知道“自求其穴”,为一己之利而“事干谒”;“路漫漫其修远兮”,理想之路尽管漫长,但我宁愿“上下而求索”,为理想的实现辛苦一生,也不愿意庸庸碌碌过一辈子,最后默默无闻“为尘埃”所埋没啊!中国古代文人,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后,固然不乏像屈原那样始终坚持理想抱负的执着之士,但更多的人或者是从此变得达观处世、宠辱不惊,或者是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更有甚者是沉迷声色、颓废不堪,而杜甫显然推崇的是屈原那样的人生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不管是“穷”是“达”,都必须背上“兼善天下”的沉重十字架,而且要做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终生无怨无悔。——总之,这一层诗人主要是通过两种人生哲学的对比,再一次强调自己入世之志的执着。
  第四层四句诗,其实是对以上三层的总结。我杜甫“非无江海志”,但既然已经 “窃比稷与契”了,就不能像巢父和许由那样避世隐居,相反应该积极入世,故诗人说“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然而现在朝廷又不肯重用我,想想真是郁闷难受呀!也罢,就让我暂且沉饮这壶中酒,酒酣放歌,借以排遣心中似海深的忧愁吧。
  综上所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的第一部分,诗人以“执着入世”为情感核心,忽而自嘲,忽而自辩,忽而对比,“一篇之中,三致意焉”(浦起龙《读杜心解》),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了自己忠君爱民的情怀。全文结构严谨周密,表达曲折详尽,读完这部分诗,我们会对杜甫伟大的人格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有更深切的领悟。
  
  (责任编辑:古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