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一首不该遗忘的好诗
作者:李朝军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称道他“于文无所不能”(《东坡全集》卷三四《晁君成诗集引》),他的散文和词历来评价较高,其诗则受到冷落。南宋初胡仔曾云:“余纂集《丛话》,历览群贤诗说,并无评议无咎诗者。”(《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一)可见这一倾向自宋代就已存在。然而胡仔的话并非全是事实,当时大名鼎鼎的诗人黄庭坚就具体评论过补之的诗作:“往未识晁无咎时,见所作《安南罪言》,夫(应作‘天’)辩纵横,《跋遮曲》典雅奇丽,常恨同时而不相识。……闻吾友廖明略颇讥评无咎作字不古不今,所谓‘女好无定姿,悦目即为姝’,是非特未定也。”(《山谷外集》卷九《书韦深道诸帖》)这里提到的两篇作品,前者是晁补之著名的政论文,素有定评,《宋史•晁补之传》都要提上一笔,而拿来与它相提并论的后者则是如下一首诗作:
君不见鲁中群儿歌跋遮,跋遮跋遮何语耶?吴皃越吟初不省,恐自塞北传胡笳,跋遮胡为乐中华?试歌河涨水渐车,河中耕泥春种麻。麻生三岁不开花,腰菱两角黑如鸦。渔父笑且语,谁能跋遮舞?君不见前年大旱河草黄,草中鱼子化飞蝗。又不见往年大雨雨决渠,渠中朽瓜生老鱼。蝗飞食场谷,击鼓烦趁扑,我家家具如笋束。今年梁山挠浊淤,儿无锄麻姑来渔。荷锄往卖锄,买网空市无。丁丁鼻皉鼻屋栌,艇子如星唤施皅。夜唱跋遮曲,群鸣起白凫。(《跋遮曲》)
以笔者所见,晁补之为今人推重的诗作只有《流民》《豆叶黄》《御街行》《渔家傲》等少数篇目,而当初为黄庭坚激赏的《跋遮曲》自那以后几乎无人提及,迄今尚无专题专文论及。下面试以破解黄庭坚简略的评语为契机,对此诗的内容和特色作一番探析,藉此窥探它特别见赏于黄氏的缘由。
晁补之中第以前,有过一段困处乡间的生活经历,曾经亲身参加过艰苦的农业劳动,遭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岁旱赞而不雨兮,螟又生余之场”;“比二年不雨,河决,卒不获”(《鸡肋集》卷一《求志赋•释求志》)。因而农事诗曾是他早年诗作一个重要的题材,此诗正是这一类作品。诗的大意是说:补之家乡的年轻人喜欢传唱来自异地的《跋遮曲》,可是欢乐的歌舞却不能驱散人们心头浓重的愁云,因为乡亲们正面临着罕见的灾荒年月。他们种麻不生,种菱无收,遇到了连年的旱灾、洪灾和蝗灾;因为生计无着,庄稼汉们只好争相去打鱼;为了买网、造船,他们被迫变卖农具、拆取梁木……最后只是徒然地惊起夜宿的白凫水中齐鸣。真是辛酸至极,绝望透顶。诗中出现的一系列形象都是村野事物和穷困景象,语言浅易,几乎不用典故,与封建文人通常标榜的高格雅调、富贵气象、“无一字无来处”(黄庭坚语)略不相干。可是为何黄庭坚还要说它“典雅奇丽”呢?
首先此诗以自然灾害的肆虐集中表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和农民的疾苦,既是补之本人那段“耘东山而自食”(《求志赋》)的生活经历的写照,也深切地反映了当时农民饱受灾荒的悲惨命运。晁补之素有兼济天下的“雅志”(苏轼评语),自身的遭遇和农民的不幸促使他发扬乐府诗“惟歌生民病”(白居易语)的精神,揭露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他主张“古诗风刺”、“有忧民意”(《鸡肋集》卷三六《变离骚序上》)的文学思想。虽然此诗的怨刺之意不言而喻,但诗中并没有直接指斥那些弃民于水火的封建统治者,可谓辞义委曲,怨而不怒。同时因为艺术表现新奇入幻,此诗虽述苦情,但哀而不伤。故就思想内容和艺术情趣看,它符合儒家诗教观念,这大概就是黄庭坚称其“典雅”的缘故。
至于说它“奇丽”,当就其独特的艺术表达而言。此诗想象奇异、夸张大胆。“麻生三岁不开花”、“草中鱼子化飞蝗”、“渠中朽瓜生老鱼”等句都是诗人展开想象,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塑造的奇特艺术形象,同时诗人运用蒙太奇式的方式将各种灾难叠加起来,就更加突出了对灾患主题的表达。诗中出现了耕泥种麻、击鼓扑蝗、挠浊捕鱼、卖锄买网、斫栌造船、夜艇施罛等一系列生产和生活细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间风情。全诗以歌《跋遮》开始,以唱《跋遮》结束;从种麻种菱写到星夜打鱼,从庄稼无收写到打鱼不获,形成曲折而完整的故事情节,并且还呈现出荒诞剧的色彩。随着希望的一个个破灭,那些环绕在他们身边的欢乐歌舞又具有了反讽的意味。全诗句式以七言为主,间杂五言和长句,参差错落,加之类字叠语的频繁使用,形成了活泼圆转的歌调。诗中形象亦真亦幻,情节曲折离奇,乐府诗的句法,顶真格的运用,奇丽的艺术形式包藏着农民的辛酸血泪……所有这些表明,此诗的创作完全摆脱了生活真实和艺术陈规的束缚,既继承了乐府诗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了民间文学的养分,既具有鲜明的民歌民谣特色,又具有多种艺术手法营造的多样艺术趣味,是其“不古不今”的融通文艺思想的体现,堪称晁补之乐府歌行类作品乃至全部诗作的压卷之作,难怪为黄庭坚所倾倒。与补之其他农事诗的质朴特点相比,此诗的艺术表达可谓巧而华,是难得的别调。
(责任编辑:古卫红)
本文属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06040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