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初唐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 人生的故事 永远的故事

作者:赵升平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尽管时时有新的故事在涌现,在供我们读解,但也有一些古老的故事,虽然产生的时间距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了,谈论的次数也已经很多很多,然而归根结底,由于其无法穷尽的丰富内涵,却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它不时激起我们一些新的思考、新的回味,以致成为艺术上的一种永恒。毫无疑问,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故事”。
  关于这首名作,闻一多曾说它是“诗中的诗”,具有“宇宙意识”(《唐诗杂论》)。李泽厚说它是“初唐的顶峰”,“一语百媚”(《美的历程》)。还有其他许许多多从各个方面品评它的文章,似乎已经把作品的美及其意义指向阐释清晰。然而当我试着从一个新的视角——诗人独有的艺术感觉及其表达方式来重新解读它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它还有许多未曾被人注意到的美。
  我们知道,大唐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也是文学,特别是诗歌艺术发展得最为灿烂、最具特色的一个时期。“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李泽厚语)。作为初唐时期一位最有想象力的诗人(最起码这首诗给人的印象是如此),张若虚写出了他对美好世界出人意表的展望,写出了他对宇宙与人生独有的认知与思考。那种“青春少年式”的憧憬和忧伤,那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希望和迷惘,正是在一种诗人独有的言说中向我们展示出来的。
  综观全诗,我们可以感到诗人写了三种意象。诗的前八句(开头至“汀上白沙看不见”),主要是在写世界的美(憧憬)。接下八句(“江天一色无纤尘”至“但见长江送流水”),主要是写生命短暂的忧伤。余下二十句(“白云一片去悠悠”至全诗结束),则集中叙写了游子思妇的相思。这三种看似互不相干、各为一体的意象,在诗人总的人生观照下体现出了既独立又关联的意义内涵。
  我们先看第一种意象:憧憬。
  从生命的终极意义上讲,人生在世,首先要遇到的,恐怕就是对世界的感知。这是一种潜在的、与生俱来的意识。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正是由于人具有这种生命意识而动物没有。一般浑浑噩噩的世人也许并不自觉,但张若虚是一个生性敏感的诗人,他面对新旧时代的交替,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这种意识异常地强烈。在这首集中表现他思想感情的诗作里,诗人首先给我们描画出了一幅他预感到的新世界的美好图景,对未来的热烈憧憬溢于言表:“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世界,因而还带有一些朦胧。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它广博无垠,清幽宁静。这世界是如此的海阔天空,什么都可能发生。它充满生的气息,带着探寻的神秘。这是诗人敏锐的心灵在盛世前夕的一次飞动。他把心中所有的热情、意愿、感悟、遐想都融注到了其中,而且用自己独有的言说方式淋漓尽致地传述给了读者。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这样一种迹象,就是诗人在表述美时,格外钟情于夜的太空。所有天地万物的渺然变化,自我情思的飞扬恣肆,全是在这样一种夜的背景下展开的。春、江、花、月最终归结于夜空。诗人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夜的调色板,渲染出了一种浩渺,幽邃,高远,朦胧的意境。这种对夜的理解与表述,绝对是诗人特有的“美的结构”,是诗人独有的艺术感知与卓尔不群的想象力的完美体现。他赋予了夜色一种从未有过的美,一种格外浓重的“曲径通幽”的意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故土之思,也不是“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情爱之思,而是一种更广阔的比照,一种更深邃的人世人生之思。正是这种对事物不同寻常的理解与表述,使我们联想到了这个世界(初唐时期)独有的美。那种广博无垠、一尘不染而又朦朦胧胧的境界,是多么能唤起人生的希望和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美的遐想啊!在此我不禁再一次想到了波德莱尔对美的界说,他说:“美是这样一种东西:带有热忱,也带有愁思,它有一点模糊不清,能引起人的揣摸猜想。”(《随笔》)诗人在这里给我们展现的猜想空间,实在是太广阔了。
  我们再看第二种意象:忧伤。
  应该说自古以来,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思考总是令人伤感的。永恒不灭的江河日月与短促消逝的生命年华,好像故意对峙起来给人看,因而使得多少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感叹不已。一方面是对美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是难以抗拒的生死交替、力不从心。我们不禁要想:生活在美好的世界上无疑是幸运的,但生命的定限加上生活的漂泊、命运的捉弄,却又让人感到是那么的无奈。而且与永恒的自然相比,生命何其短促,譬如朝露,恍如一梦,无乃太匆忙!难怪有人这样感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也难怪有人孜孜以求长生不老,以挣脱时空的限制。可以说多少年来,抗争死亡已经成了全人类共同的梦想。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宿命”性的难题,人们是无力解答的。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悖论,是一个永远也无法破解的人类生存之谜。
  在这首诗里,诗人在展望过美好未来以后,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但他是怎么想的呢?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稚气中夹杂着深沉,迷惘中不失清醒。浩渺的宇宙空间,孤独的江中明月,好似给了他无穷的想象。因此他从宇宙的开始追问,从人类的发端回溯。终于他得出了一个“自古亦然”的结论,于是坦然面对。因此他接着唱道: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就这样,一个人类无法摆脱的沉重包袱即刻在他轻描淡写的言说中被化解掉了。他仿佛提醒人们,从来如此,何必在意呢?需要在意的倒是你有限的生命如何珍惜。在这里,诗人以他独有的方式,既道出了人类无法改变自身命运的忧伤,更道出了时不我待的彻悟。他以自己特有的敏感咀嚼着似水流年,用永恒的江月比照着生命的短暂,于是一种蓬勃向上、奋勇向前的时代精神跃然纸上。
  这种认知和表述应该说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这里没有消沉,只有奋起。正由于此,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之须臾”的思维定势。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李白、苏轼等人的诗句里,如李白的“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这些充满了浪漫情调的言说,带给我们的就是那花不常开、景不常在、既悲又喜、悲喜交加的震撼。
  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言说方式。如此巨大的人生命题,在诗人笔下道来却轻松自如。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又一个与众不同。
  我们再看第三种意象:相思。
  在经过了对美好未来的展望以后,在经过了宇宙与生命的思考并坦然面对的时候,诗人并没有感到轻飘飘,因为他知道人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预示着艰难甚至更糟。于是在以下一半还多的篇幅中,诗人用所有的笔力,集中描写了一对游子思妇的相思。用这种永远也摆脱不了的苦恋意象,去烛照人生奋斗的艰难历程。而且写得是那么动情,如梦如幻,如怨如慕。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是多么凄婉忧伤的言说。其中闪动着忠贞不贰、生死相恋的意蕴。而且这种苦恋意识一直贯穿到全诗结束。那种天南地北的遥忆,那种“落月摇情满江树”的弦外之音,包含了多少真情与感叹啊。在这里诗人写出了人生无法摆脱的宿命分隔,写出了好梦难圆的人生悲痛,因而也就把人生的艰难苦痛烛照得分外明朗。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而爱人之间的相思离别,分明又是人类情感中最真切、最执着也最动人的一种表现。诗人用这样一种最普遍、最为人熟知,同时也最悲、最苦的喻示作为描写人生历程的视角,再一次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而我们也就在这再一次的与众不同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对人生理解的深刻。有道是“生命有限,追求无穷”。在这里,诗人用永远的相思烛照出了人生“悲喜交集”的终极内涵。
  中国向来是一个诗意的国家,中华文化向以含蓄写意著称于世。从张若虚这首诗里,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了这一点。而诗作中给予我们的那种种启示,诸如宇宙与生命,有限与无限,憧憬与相思,都是值得我们去永远咀嚼与回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