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孔子的精神追求

作者:王向晖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以其深邃的思想、睿智的言行、高尚的人格为世代学习、仰慕。高中语文教材选了《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文中提出著名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见解。过去我们理解这句话时,可能会较多地使用阶级分析的视角,比如我们常常会告诉学生:孔子站在奴隶主阶级的保守立场上,企图用分配的平均主义缓解尖锐的阶级矛盾,从而达到维护统治阶级秩序的目的。现在看来,这样的思想方法有简单化、片面化之嫌。上述方法可以作为分析问题的一个角度,而这篇文章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从单一的角度很难做到全面客观;而且,这篇文章是《论语》中的名篇,通过教学对于高中生了解孔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孔子的治国思想和人格追求两方面展现孔子的精神追求。
  
  一、孔子的治国思想
  
  孔子的祖先是殷商贵族,父亲曾做过陬地的地方长官,可到他已是一介平民了。在治国问题上,可以说只有理论探讨而无实施机会。他一生游走许多国家,希望得到机会,把治国理想变为现实,但终不为用。孔子的治国理想是以“仁”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就课文内容而言,涉及分配均衡和修治文德两个方面。
  
  (一)分配均衡
  正如前文所言,孔子在课文中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见解。这里的“寡”和“贫”似应互易,“贫”指百姓财用缺乏;“寡”指人口因逃亡而稀少。此言不怕百姓财用不足,而怕财产过分集中而贫富悬殊;不怕人口稀少,而怕上下不能相安。因而,“均”是“安”的基础,“不均”是“不安”的隐患。这里的“均”,并非“平均”之意,康有为《论语注》云:“均,各得其分”,我理解为按照不同的等级和身份进行不同的分配。孔子是等级制度的创造者和支持者,这种等级制度与他维护的社会秩序和人伦思想一致。从这个意义上分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见解,它的意义在于要求统治者必须给人民以起码的生存基础,让人们有饭吃,有衣穿。这个观点在阶级压迫残酷的奴隶社会,对于被压迫者无疑是积极的。这也是孔子德民①、养民②思想的具体体现。孔子重视人的价值与作用,把人当做人本身看待。他倡导的“仁”学,“仁”的主要含义是“爱人”③,是“泛爱众”④。所以统治者应当“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⑤,百姓与统治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⑥。据《左传》记载,他主张对百姓“宽猛相济”⑦,所谓“猛”,即是严刑酷法。“宽猛相济”,亦可谓德法互补、礼刑结合。他反对“苛政猛于虎”⑧,这种以“仁”为中心的治国思想,孟子后来逐渐发展为“仁政”“民本”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民主思想的渊源。
  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见解在农耕水平低下的社会形态中也许是合理的,但现在看来也有滞后的一面。首先维护了统治秩序的稳定,使剥削变得合理合法;其次,不可避免地助长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惰性力量,限制了先进生产力和自然科学的进步;再次,促生了人们安贫乐道,淡泊不争的人文观念。儒家代表人物在对待物质利益安贫乐道、俭略不争,甚至耻谈私利、贬低财物的态度,对于人格的健全具有消极影响。
  
  (二)修治文德
  文章中说“故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意为如果远方的人们不归服,便修治仁义礼乐的政教招来他们。分配均衡是国家安定的经济基础,而修治文德则是治国的高级境界。百姓有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然后就用教化陶冶他们的思想,实现精神的归服。孔子十分重视教化在治国中的作用,孔子的教化主张是以提升人的道德修养为依托的。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⑨,修养不光是个人的事,而且要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中逐步确立。孔子学生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⑩一个人能处理好和家人的关系,也就能处理好和国家的关系,有了这样的修养,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也就实现了国家的安定。同时,孔子希望统治者得民心,顺民意,“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矣。”{11}最不得民心的事情就是为了统治者的贪欲而发动战争。战争是物质利益再分配的极端措施,它能够摧毁现有的等级制度,使社会秩序大乱众多生灵涂炭。孔子厌恶战争的态度从他对季氏因为贪欲而准备发动对臣属小国颛臾的战争这件事情上清楚地表现出来。他的学生冉有和季路皆为季氏家臣,非但不制止,反而做帮凶,受到老师的批评。
  
  二、孔子的人格追求
  
  这是文章中很重要的内容,但是常常为人所忽略或者为前一内容冲淡。孔子的人格追求也是他“仁”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仁”的本性。“仁者,人也”{12},孔子所说的人格,就是作为仁者的道德准则。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是一对对立的概念,“君子”人格高尚,“小人”人格低下。孔子把许多仁德品质集中于“君子”身上,“君子”所负载的道德品质,代表了孔子的人格追求。文章中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的为臣之道,并对冉有“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的人格缺失给予教训。
  
  (一)为臣之道
  孔子主张臣子应该在安邦治国中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形成高尚人格。处理好与国君和人民的关系,是作为臣子的首要问题。孔子理想的为臣之道在于“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3}。“忠”就要对国家与人民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孔子认为臣子应该协助国君以德治国,保护人民的利益,做不到就应该辞职。孔子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卫孔文子将攻太叔,问策于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文子固止。”{14}他还赞扬管仲为社会和百姓做出长久的贡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15}在他看来,衡量一个臣子人格的高下,要看他的社会作用发挥得如何,管仲停止了战争,保全人们的生命,尽管他私德上有些缺陷,仍不失为一个好臣子。文章中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甚至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并以虎兕出柙、龟玉毁椟作喻,表明他们难辞其咎。孔子提倡的“忠”与后代的愚忠不同,为人臣者做任何事情都要问明原因或者讲出道理,而不是盲从。这些看法有着原始民主和人道主义的遗风。
  
  (二)道德教训
  孔子的人格追求中,道德的内容非常重要。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对弟子也时刻不忘道德教训。文章中冉有面对老师的责备不断找理由为自己开脱,在老师的几次逼问后,他终于说出了讨伐理由,“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批评他“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人格高尚的人,应该表里如一,光明磊落,不应口是心非,明明想做坏事,却要编造一个美妙的借口。一个人犯错误在所难免,知错就改就可以了。“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16}冉有这样说,道德的等级就降低了,由“君子”降为“小人”,“小人之过必也文”{17}。所以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态度激烈起来,用了四个反问句表现他的激愤和不满。他还三次对冉有直呼其名,这在古代是不客气的称呼方式。在学生犯了有违道德的原则错误时,老师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最后他谆谆告诫学生讨伐颛臾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祸起萧墙,表现了一个思想家、教育家的认识水平和道德风范。
  以上内容是对文章中所涉及孔子的治国思想和人格追求观点的粗浅看法,窃以为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重新阅读,可以较为真切客观地理解孔子的精神追求,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领略这位万世师表的神采和风貌。
  
  ①《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②《论语·公冶长》孔子说自己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③⑥《论语·颜渊》。
  ④⑤⑩《论语·学而》。
  ⑦《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子产病危,曾对其子说:“我死,子必为政。”告诉他为政当以“宽猛相济”。孔子得知后称赞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⑧《礼记·檀弓》。
  ⑨《论语·泰伯》。
  {11}《论语·尧曰》。
  {12}《礼记·中庸》。
  {13}《论语·八佾》。
  {14}《史记·孔子世家》。
  {15}《论语·宪问》。
  {16}{17}《论语·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