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浅说《青衣》中的神话原型
作者:谢 燕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先来看她们奔月的始祖——真正的嫦娥,嫦娥是神,后羿是人,人是依附于神的。再来看柳与筱,在戏台上,她们所扮演的嫦娥必须用眼神拢住“后羿”,拢住观众,这样这出戏才算出彩了;在戏台下,柳是魏笑天“最后的依靠”,筱也是乔炳璋接管戏团以来翻身的依靠,他们需要她们才能完成现实社会的事情。最后来看春来,她是“从小到大,每一步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从来没有靠过任何人。我这个嫦娥就是不喝你们男人配的药,照样也能飞到月亮上去”。嫦娥是靠“偷”喝药才能奔月,而她们的奔月则是完全靠自己,阿尼姆斯意识更加强烈。
二、复活原型
复活神话有很多,最为明显的是夏族先民崇拜蛙神和月神。这恐怕不仅是一个生殖问题,而首先是一个复活的神话。蛙有冬眠习性,秋冬冬眠,春夏复出。这让原始夏民羡慕不已,所以崇拜蛙神,希望自己也有蛙神那样的死而复生的神力。月有圆缺,亦如生死,夏人崇拜月神并将蛙神移植到月神上去,同样希望自己具有月神那样的死而复生的神力。复活神话主要研究“死”的问题。“死”不是死亡,而只是生命转换为另一种真正的生命灵魂,只要认真保护,是不会死去的。“复活神话的要义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对抗死亡,祈求生长。”⑥
《青衣》中的“嫦娥”就是一个复活的神话。首先是作为个体的死而复生。身患不治之症的柳对筱说:“其实我在真正死去之前已经死过好几回了,嗓子毁了,青春走了,美貌没了,戏台丢了,爱情一去不复返了。”这些“死”柳都挺过来了,她相信“嫦娥一直在我心里唱。她让我相信,我能和她一样千年不死”,至于爱情,在她临死时“后羿”终于来了,并且公开承认她是自己的妻子。柳的爱情和艺术一样是永生的。
筱刚刚因扮演嫦娥而走红时,被李)芬赶下戏台,使爱戏如命的她“青春在那个瞬间里已经离她而去了”,后来偶遇乔炳璋,让她误以为他们是相爱的,愁眉苦脸的她变得快活起来了,可希望又一次毁灭了,这时的筱“像死了一样无声无息”。戏台的丢失,爱情的幻灭,对筱来说无疑是两次“死”去,为了对抗死亡,祈求生长,筱一门心思要把自己嫁出去,于是她嫁给了五大三粗的面瓜(本名年华)。这里有着深刻的含义:丢失了爱情,青春也“消逝”了,却嫁给了深爱她的面瓜(年华),于是她又获得了爱情和青春——年华即是青春。她只能依靠爱他的面瓜和年轻的岁月来捱过这些痛苦,来对抵“死亡”。面瓜(年华)成了她“唯一能看到的船”,载她逃离人生大海里追着她打的一个又一个浪头。二十年后,筱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春,她可以重新登台,重新做嫦娥了,她终于“死而复生”了。
柳、筱两人的“复活”还只是个体意义上的“复活”,而“月神蛙神的起源,均关乎两种长生,即个体的死而复生和种族的长生不死”⑦。
下面来看看《青衣》中的“嫦娥”作为一个整体的长生。每一代青衣离去的同时即诞生了新的一代青衣,一代传承一代,使艺术的生命不仅在个体那里得到永生,而且作为一个整体得到永生。柳无法再唱嫦娥,筱便上台了,于是嫦娥在筱的身上复活了,筱因心力交瘁没能赶上演出,春来便上台了,于是嫦娥又在春来身上诞生了。在另一方面来说,柳、筱代表的是过去的那个时代,那种无限真挚、认真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嫦娥在筱燕秋四十岁的这个夜晚停止了悔恨,死因不详,终年四万八千岁”。而新一代春来的登台则预示着《奔月》的新纪元开始了。嫦娥不仅复生了,而且不再是那个悔恨的嫦娥,而是一个新生代的嫦娥。这个新生代的嫦娥注定了由春来承担。这不仅可从她的名字上看出,也可从她的手镯看出。“春来”即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而“筱燕秋”的“秋”则是草木枯黄,一切行将消亡的季节。秋去春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春来的手镯是带双鱼的玉镯,此后她把它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刘小能,对方回赠她一根双鱼坠子的项链。跟随着春来的双鱼,是初民的崇拜之物,它和蛙一样具有死而复生的神力。这个戴双鱼玉镯的春来是个活泼、开心、求生能力很强的现代女子,不是柳、筱那种一辈子活在戏里的愁苦之人,她戏里戏外分得很清楚,她要的是快乐。
因此,嫦娥不仅复活了,而且奔向了新纪元。
三、结语
梅列金斯基曾经指出:“综观文学领域的神话主义,居于首要地位的观念是确信:原初的神话原型以种种‘面貌’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文学和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以独特的方式更迭递嬗;作家试图将世俗生活神话化,文艺批评家则热衷于揭示现实主义的潜在神话基原。”⑧复活和奔月正是原初的神话原型,是中华民族追求理想和祈求生长的写照。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两个原型在不同的文本中被置换和变异,个体差异也使这两个原型的表现千姿百态,这些都证明复活和奔月原型已化为“种族记忆”而沉积在中华民族人们的内心深处,在社会发展中留下潜在的轨迹,并将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不断。
① 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7版,第100页。
② 弗莱:《文学的原型》,转引自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③ 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转引自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④ 霍尔等:《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0页。
⑤ 荣格:《荣格文集》十五卷,第101—102页,转引自霍尔等《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7页。
⑥⑦ 吴天明:《中国神话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106页。
⑧ 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魏庆征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