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奢华靡费与一败涂地
作者:张文珍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居安思危,作长远考虑。贾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荣,运筹谋划者竟无一个。”贾母“凡百事情,我如今都自己减了”,做了一个逍遥自在的甩手掌柜;贾赦只知淫乐,在家高卧,“不管理家事”;贾政“不惯于俗务”,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贾珍、贾琏之流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下流种子;邢、王二夫人也不善家务,宝玉是有名的“富贵闲人”,主持日常工作的凤姐倒是有能耐,有干劲,会过日子,但她心术不正,她的精力更多地用在假公济私,徇私舞弊,千方百计为自己捞好处上。作者只好托付原本无足轻重的重孙媳妇秦可卿指点迷津,出谋划策。她的看法主要有两条:一是要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贾府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人们都已习惯了安享富贵,以为世世代代“荣华不绝”,这可是一种危险的意识,因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盛筵必散”,这是人力不可改变的规律,只有居安思危,时刻保持一颗忧惕之心,才可“永保无虞”。二是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作长远打算,以防患于未然。要“早为后虑”,“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即使将来败落下来,子孙有退路,祭祀可永继。
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将富贵随意抛洒。贾家荣耀已久,后代子孙已鲜有知创业之艰难。宁国府的老仆焦大喝醉酒大骂这起杂种王八羔子们只知享用“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不懂珍惜,大家还嫌骂得难听填了他一嘴马粪。他们更喜欢追怀的是当年“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幸福时光,而不是流血流汗的艰难创业时期。久处富贵,往往麻木不仁,反生出一些烦恼,宝玉经常自惭形秽,抱怨做不得主,遗憾生在侯门公府之家,而不是寒门薄宦之家;探春没有将公侯小姐的尊贵放在眼里,认为大户人家烦恼之事更多,生活不如小户人家遂意顺畅;湘云和黛玉也有相似的议论。拥有富贵的时候,应该小心珍视,不要暴殄天物。当初秦可卿治病时需一日二钱人参配药,凤姐安慰她说就是每日二斤也能够吃得起;可到了后来当她自己病了需要上等人参二两配药,却再也找不出来。丫头晴雯,随主子养尊处优,当她被逐回家,宝玉去看她,那又苦又涩的茶,她如得了甘露一般。宝玉不由得感慨:“往常那样好茶,他尚有不如意之处;今日这样。看来,可知古人说的饱饫烹宰,饥餍糟糠,又道是饭饱弄粥,可见都不错了。”作者刻意突出这样的细节,是在告诫富贵之人,要有惜福意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否则一旦失去,再愧悔也已无益。
加强管理,节流开源。贾府不善管理,漏洞百出。贾赦费八百两银子买小妾;贾琏把嫖娼的钱入公账报销;凤姐将管家的权力当做商品出售,中饱私囊;老太太见到喜欢的人就留下来:秦钟、薛宝琴、薛蝌、邢夫人侄女岫烟、李纨寡嫂及两个女儿……一些看不见的长期跑冒滴漏现象也很严重,还有那些无法避免的外部因素,如太监公然勒索、元妃省亲等。花销越来越大,“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吗褃!作者提出要加强管理,从点滴做起,杜绝粮费,尽可能开源,增加收入。作者的主张具体体现在探春理家上。由于凤姐生病,家政暂托付三小姐探春,她年纪虽轻,却有头脑有胆魄有手腕,在她管家期间,她试图减少一些无谓的花费,堵塞一些明显的漏洞,并为捉襟见肘的经济开拓生路。她先是提议蠲了贾环、贾兰、宝玉家学里一年八两银子的费用,因为“凡爷们的使用,都是各屋领了月钱的”,属于重复;又去除了姑娘丫头们每月交由买办购买头油脂粉的二两银子,因为姑娘、丫头们原有月银,而买办采买既不及时东西质量又低劣,姑娘们“依然得现买”,“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不如蠲了;还借鉴贾家奴才赖大家花园的管理办法,将园子里的树木、花草、水塘、稻地都承包给婆子媳妇们,除了能供应姑娘们的头油脂粉和瓶花、鸟食等以外,所生产的稻米、竹笋、莲藕、花果、鱼虾,每年还有四百两银子的盈余,而且专人专管,更加尽职尽责,婆子媳妇们也略可得些实惠,这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只可惜,如探春者能有几人,而这样小打小闹式的改革于病入膏肓的贾家所起的作用又有多大呢褃!
《荀子•富国》称明君要能“节其流,开其源”;《韩非子•显学》认为“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唐代诗人李商隐总结隋与六朝衰亡的教训,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与家富强且兴旺发达的推动力,懒惰奢侈则是国与家归于灭亡的根本原因。《红楼梦》老老实实地描写贾家“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的过程,也形象地揭示了这一道理。
图:《红楼梦》 戴敦邦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