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一则古代的征婚广告

作者:高 峰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戏名为“借厢”。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爱使生命燃烧,使生活充实。”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关于爱情》也写道:“只要有爱情,/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飞,/黑夜也透明。”自打上一折的佛殿邂逅之后,张生就被爱神丘比特的箭射中了,他的爱情之火一窜而起。莺莺的美艳绝色,使这位文魔秀士“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而她的“临去秋波那一转”,更被张生自作多情地认定是对自己爱慕的暗示,越发鼓起了他爱情追求的热情和勇气。于是,张生决意将赴京应试的原定计划搁置一旁,把行李搬到了普救寺,特地向法本长老借了间紧靠西厢的僧房暂住了下来,表面上为了排除搅扰,专心温习经史,其实是借此机会,得以接近崔莺莺。即便不能够“窃玉偷香”,只要能“将这盼行云眼睛儿打当”也就心满意足了。在[醉春风]一曲中,“今日多情人一见了有情娘,着小生心儿早痒、痒。迤逗得肠荒,断送得眼乱,引惹得心忙”。这几句唱词,活脱脱展现出张生此刻意惹情牵、不能自已的情态。
  可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就在张生在方丈内与法本长老闲聊之际,机会不期而至:老夫人派红娘前来商定为崔相国做佛事,与张生撞个正着。接下来三支曲子就是张生对红娘形象的传神描画:
  [脱布衫]大人家举止端详,全没那半点儿轻狂。大师行深深拜了,启朱唇语言得当。
  [小梁州]可喜娘的庞儿浅淡妆,穿一套缟素衣裳;胡伶渌老不寻常,偷睛望,眼挫里抹张郎。
  [幺篇]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我将小姐央,夫人央,他不令许放,我亲自写与从良。
  首先一句“大人家举止端详”,点出她出身为大户人家的丫鬟,富有教养,举止端庄,言语得体,一点也没有轻狂浮躁之态。因为主人崔相国丧期未满,所以她淡妆素衣,显得格外清丽可人;而且她的一双眼睛明眸善睐,见出人的性格极其机敏灵活。她在跟法本谈话之时,还用眼梢斜瞟了一下旁边的张生,这样一个小小的眼神又引得多情的才子胡思乱想。张生进而想到将来如果与莺莺小姐喜结连理、同鸳共帐,怎么舍得让眼前的红娘叠被铺床,他一定会帮助红娘恢复自由身,嫁个好人家。这里一方面是对红娘的赞美,另一方面他又痴情迸发,八字还没有一撇,他就设想将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鸳帐”,又开始做起了美妙的“白日梦”,显示出青年才士的痴迷和狂热。
  接下来,法本长老带着红娘观看佛殿,张生也紧随其后。按理说,张生与法本长老素昧平生,并无深交,不适合开一些过火的玩笑。可是此时张生突然出语轻狂,故意说红娘勾引法本长老,使得法本非常恼怒,这其实正是张生狡黠之处。因为他急于打探崔小姐家里的情况,又苦于自己是外来的生客,无法直接询问,只得心生一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故意惹恼长老,通过他的介绍,了解崔家“怎生别没个儿郎”的原因。接着,当他得知二月十五日崔莺莺必将参加其父的斋供道场,张生又生事端,故作啼哭状,口口声声要带上一份儿斋,追荐自己的父母。其实表达孝心是假,借此机会接近莺莺才是真![四边静]曲子中他就剖露心迹:
  人间天上,看莺莺强如做道场。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傍;若能够汤他一汤,倒与人消灾障。
  “看莺莺强如做道场”,他的目的就是要“汤他一汤”莺莺小姐的“软玉温香”,也就是乘机摸她一把,揩一下油。不可否认,这样的想法带有非常明显的庸俗、轻浮的习气。
  张生为了能够跟莺莺小姐接近,可谓是挖空了心思。刚才他故说疯话,惹怒了法本长老;现在又主动跟莺莺的丫鬟红娘搭讪,并且不由分说地做了自我介绍:“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这哪里是普通的自我介绍呢?分明是一则“征婚广告”!张生唐突冒失地向红娘自我介绍,看似迂腐痴呆,其实正是他富有心计的表现。崔莺莺贵为相国家的千金小姐,自然难以经常抛头露面,无法跟张生接触,能够帮助他们传递音讯的只有一个红娘。况且红娘乃是大户人家的丫鬟,见多识广,眼界颇高,一般的穷酸书生她也不会放在眼里,从前面“眼挫里抹张郎”这样的眼神当中,就足以说明她对张生并不十分在意。要想达到非凡的目标,自然必须施展不同凡响的手段,所以张生才会故作痴呆的傻话,造成出人意料的效果,这样才能引起红娘的注意,把他的言行举动放在心上,回去当作笑料学给莺莺听,如此这般也就把自己的情况传递给莺莺小姐知晓。事实证明,张生的这一招还真有效,让莺莺知道了这一位青年才俊尚未娶妻,为他们爱情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张生的痴情介绍遭到红娘的抢白:“谁问你来?”张生这时也顾不得许多,而是厚着脸皮问道:“敢问小姐常出来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追求爱情的急切心理。紧接着,红娘面对张生的纠缠,进行了一番严厉的训斥。她既斥责张生不守读书君子之道,同时也介绍崔老夫人治家严谨,有冰霜之操,绝不会允许任何有辱贵家清誉的事情发生。最后告诫张生:“今后得问的问,不得问的休胡说!”这段对话,展现出红娘端庄刚直的禀性,她最讨厌像张生这样的穷酸书生“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成天不务正业,只想着拈花惹草、冶荡风流。张生遭到红娘的一番训斥后,就像从头浇了一盆冷水,自讨没趣,兴味索然,先前的风流才子的自负和轻狂被奚落得无地自容。更让他感到惨淡的是,原来崔老夫人是如此的严厉!自己与莺莺的好事自然困难重重,渺茫难求。他怨恨老夫人的威严,但是转念一想,又责怨莺莺“不合临去也回头儿望”,对自己秋波暗转,引得自己神魂颠倒。这当然是失望之极时的痴语。既然崔府家教如此严厉,简直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那就识趣退出吧,可是张生丢又丢不开,早已是五脏六腑都被情牵意惹了。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在彼得堡第一次见到十九岁的安娜•彼得罗夫娜•凯恩时,就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他在《致凯恩》诗歌中写道:“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在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在喧嚣的虚幻的困扰中,/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面影。”非常形象地描摹出一见钟情的魔力,由此也就引发出缠绵不尽的相思。在《西厢记》中,“手掌儿里奇擎,心坎儿里温存,眼皮儿上供养”三句,同样形象地表现出张生心中对莺莺的无比珍视和痴情。
  [耍孩儿]几支曲子唱出了张生对莺莺的思念,以及彼此咫尺天涯不得相见的痛苦。他更加怨恼老夫人对他们爱情的阻挠,内心不满和冲突情绪油然而生。“夫人怕女孩儿春心荡,怪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三句,正是在如此抵触情绪影响下,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发出对于老夫人的谴责和讽刺。
  张生辞别法本长老后,回到旅店中取行李,其间两支曲子表达出此刻失落、惆怅的心绪:
  [二煞]院宇深,枕簟凉,一灯孤影摇书幌。纵然酬得今生志,着甚支吾此夜长。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
  [尾]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我和他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我则索手抵着牙儿慢慢的想。
  张生本来向法本长老借西厢一间房,是为了借机接近崔莺莺,但是自打被红娘泼了一盆冷水之后,心灰意懒,意绪彷徨,借这一间厢房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他反而觉得“若在店中人闹,倒好消遣;搬在寺中静处,怎么捱这凄凉也呵”。于是他不由得设想自己独居深院之内,孤枕难眠、苦夜愁长。“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这三句描写极其形象,“一万声”“五千遍”都是夸张的数字,辗转反侧“如翻掌”“长吁短叹”“捣枕捶床”的声气动作,都非常逼真地展现出备受相思之苦的志诚情种的风魔痴状。在他的脑海里时时不忘莺莺小姐的动人身姿,品味她那轻盈的话语、迷人的香气。那美妙的姿态由于时空的阻隔,越发地令人魂牵梦系以致神情恍惚,“我则索手抵着牙儿慢慢的想”,这样一个举动,就由刚才的“翻掌”“捶床”,变成了更加深情的痴迷和神往。
  图:西厢记 王叔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