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破解杜甫心中的“古意”

作者:韩成武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杜甫年轻时东游齐鲁,到兖州探望父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他独自登临兖州城的南楼,作五律言道: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使这位年轻诗人临眺踌躇的“古意”是什么呢?历代注家均未能正确阐明之。赵次公解释说:“断句(指尾联)所以结‘秦碑’‘鲁殿’,为古意。”①是说“古意”即怀古之意。浦起龙解释说:“首二,点事。三、四,横说,紧承‘纵目’。五、六,竖说,转出‘古意’。末句仍缴还‘登’字,与‘纵目’应。”②将“古意”与“秦碑”“鲁殿”相联系,也是说“古意”即怀古之意。仇兆鳌注释“古意”,引李密诗“怅然怀古意”③,明白说出“古意”即怀古之意。杨伦解释说:“三四承上‘纵目’字写景,五六起下‘古意’字感怀。”④观点同上。
  上面所引的四家之说,内容大体相同:一是认为“古意”即怀古之意,二是认为此诗的结构分为前后两截,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笔者以为,仅仅把“古意”解释为怀古之意,失之泛泛;而把一首抒情诗分为两截,把写景仅仅看作是写景,而不与抒情相关联,是于诗道不通的。把写景与抒情脱离开来,或许是某些平庸诗人的做法,而对于杜甫来说,绝无这种情况。一个成熟的诗人,他笔下的景物、细节、典故、议论,无不是为抒情而设,也就是说,他是用情感的主线把景物、细节、典故、议论这些笔墨贯穿起来的。体会杜甫这首诗,首联为点题之笔,将其登临的地点、时间作出交代,以便于框定下文笔墨的特殊性——此地风光、此地人事。这是登临感怀之作的常规写法。颔联,就其笔墨来说是写景,看其用意,是在于感慨空间的阔大,这从“浮云”“平野”“海岱”“青徐”的取景中可以看破。而感慨空间的阔大,又在于感叹自身形体的渺小。这种用意是需要用“诗心”去体会的,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颈联,就其笔墨来说是介入人事,“秦碑”“鲁殿”的存在,将作者的思绪导入时间范畴,他是借此感叹历史的悠久、时间的无限。而感叹历史的悠久与时间的无限,其用意又在于感叹个体生命之短暂、匆促。总之,中间这两联,作者是在表现他作为生命个体对于时空无限性的深沉感慨,也就是他的宇宙意识。他所说的“从来多古意”的“古意”,正在于此。面对如此阔大的空间与无限的时间,他强烈地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生命的短促,而这种状况又非人力所能改变,这就是他“临眺独踌躇”的原因之所在。
  那么,他为何将这种宇宙意识称为“古意”呢?就是因为这种宇宙意识是古来有之的。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具有了宇宙意识。“宇宙”这个概念的产生就是个明证。什么是“宇宙”?《淮南子•齐俗训》解释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⑤这说明先人们已经把时间与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而且,已经表现出对二者的无限性有所认识。基于这种认识,古代的人们面对无垠的宇宙,频频发出个体生命之渺小之短促的叹息。晋朝人羊祜登临岘山,对同游者叹道:“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晋书•羊祜传》)⑥羊祜的这段话,正是感慨江山之永在,人生之短暂。他所说的“宇宙”,显然是包括了空间和时间的。个体生命在无限的时空里所呈现的微小和瞬息之状,是他发出叹息的哲学依凭。晋人王羲之与会稽名士们同游兰亭,游乐之际,悲从中来,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对比之下,感到了人生的匆促:“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⑦谓于俯仰之间,个体生命便告终结。夸张之词,凸现出强烈的时空感受。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宇宙意识,其精神内核就是宇宙无限,人生短促。
  笔者以为,这才是杜甫在诗中所说的“古意”。而将“古意”仅仅解释为“怀古之意”是失之泛泛的。还应看到,杜甫年轻时心中的这份“古意”,是贯穿他的一生的。在此后所写的表达身世之感或描绘景物的作品中,时空之感、宇宙意识都表现得十分强烈。前者如:“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飘荡云天阔,沉埋日月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之写漂泊身世;后者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之写兜率寺,“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之写嘉陵江,“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之写铁堂峡,“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之写蜀地风光,等等,字里行间总是涌动着深沉的宇宙意识。这种宇宙意识也是构成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重要因素。
  
  ① 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4.
  ②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333.
  ③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6.
  ④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
  ⑤诸子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78.
  ⑥ 二十五史(晋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17.
  ⑦ 冯其庸.历代文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