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北岛说策兰的无题诗“串成线的太阳”

作者:北 岛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串成线的太阳
  在灰黑的荒野上。
  一棵树——
  高高的思想
  弹着光调:还有
  歌在人类以外
  吟唱。
  
  这首诗,有点儿像一幅半抽象的铜版画(他妻子就有这类作品,也许他从中得到启发),只不过策兰用语言代替了线。串成线的太阳/在灰黑的荒野上。/一棵树——/高高的思想/弹着光调,完全是简约派的白描。这是第一部分,基调是黑白的,大地异常空旷冷漠。接着出现转折,构成第二部分:还有/歌在人类以外/吟唱。人类以外是什么呢?转世来生,难道那儿有另一种歌吗?也许这歌就是诗,能穿越人类苦难的现实,最终留存下来。若第一部分描述的是人类生存的景观,第二部分则是对这一景观的质疑与回答。
  策兰这样谈到新的写作倾向:“我不再注重音乐性,像备受赞扬的《死亡赋格》的时期那样,它被反复收进各种教科书……我试着切除对事物的光谱分析,在多方面的渗透中立刻展示它们……我把所谓抽象与真的含混当作现实的瞬间。”
  这首短诗是他中晚期诗作中可读性较强的一首。从总体趋势上来看,他的诗越来越短,越来越破碎,越来越抽象。每个词孤立无援,往往只指向自身。他对抒情性回声的压抑,对拆解词义的热衷,使他慢慢关上对话之门。如果说,在他晚期作品中还有对话对象的话,那就是德语。正是他对德语的复杂情结,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突显了荒谬意义。“一种心理压力,最终无法忍受。”策兰如是说。
  我喜欢策兰中期诗作,包括《卡罗那》《数数杏仁》《用一把可变的钥匙》等。写作是一种危险的平衡。策兰的后期作品,由于脱离了意象和隐喻而失去平衡。也许是内心创伤所致,驱使他在语言之途走得更远,远到黑暗的中心,直到我们看不见他的身影。
  (摘自《策兰:是石头要开花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