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多重对照之下生命卑微的呈现
作者:李素梅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好大一对羊》是一篇现实主义的力作,读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和诠释。它是一个指向现实的关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故事,也是一个指向荒诞的黑色幽默,它更是一个指向心灵的生命卑微的故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无数这样卑微的生命,他们无权无势,贫穷更增加了他们的卑微,他们的存在,就如同这世界里的一粒微尘,永远不会成为这时代聚光的焦点,但夏天敏先生却把他的笔触伸向了大山深处生活于底层的德山老汉的心灵世界,运用多重对照的手法,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在这个权力交织的世界里什么是生命的卑微!
一、色彩与场面的对照中形象的卑微
在小说的开始,作者用朴实生动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对比鲜明的场景。首先是用衬托的手法比照出德山老汉生存境遇的恶劣。常年面对着土黄色的大山和土黄色的村子,老汉的泪水都是浊黄的,他已经习惯了这种黄色和灰色,但刘副专员和一群城里人的到来,老汉在对比中才第一次看到了村子和自己家的丑陋。作者通过德山老汉的视角来表现这一切,城里人在老汉的眼里如同从电视里走出来一样,“男的穿着西装,穿着茄克,穿着皮鞋,女的都穿着短袖衬衣,扎着皮带,或者穿着裙子,虽然像那小车样都蒙了一层灰,还是天仙样鲜丽。村子灰蒙蒙的,他家泥土舂的土房灰蒙蒙的,杂草苫的房顶有多少年了也说不清,风吹雨淋,黑黢黢的恶心。门口那堆作燃料的海垡,平时金贵得很哩,现在黑黢黢地像堆牛屎样戳眼睛。这些光鲜的人往门口一站,房子就丑陋得自己都不忍心看了。”其次是形象的对比,刘副专员是德山老汉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大官,他的形象在德山老汉的视角中是尊贵和高大的,“那人个子高高的,身体胖胖的,额头很亮很亮,头发朝后梳去,脸色红润,鼻梁高挺,还是双下巴呢,只是看不清他的眼睛。他戴着一架又宽又大的墨镜……那人脸上是灿灿的蔼然的笑。”紧接着在德山老汉和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的交叉叙事中,读者看到的德山老汉的形象是如此的滑稽和可笑,他与专员的前呼后拥,神态庄严的形象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就在这一瞬间,一道闪光像旱天扯的火闪,把德山老汉惊得七魂出窍,‘咔嚓、咔嚓’的声音响个不停。老汉茫然而站、惊魂未定,又见两台墨乎乎的机器伸出大嘴,在他周围闪个不停。老汉的魂被摄去了,脸木怔怔的,眼里空洞,了无表情。”当乡长让老汉对专员的到来表示感谢时,“德山老汉头脑里一片空白,不晓得说啥,只一个劲地点头。他腰又驼,越发像鸡啄米了。”随着小说场景描写的逐渐推移,专员在记者和下属们的簇拥下观看老汉的居住和衣食,裂缝的屋墙,锅里的野菜,猪窝一样的住处,以及专员的泪水和在专员的带动之下和纷纷伸向口袋掏钱的手臂,还有老汉惊恐的神态和表情,都在读者的眼前一一呈现……作者在这些场景里要表现的不仅仅是贫穷和感动,他要强调的是与这些场景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镁光灯的闪动之下受宠若惊的老汉的木讷呆板、惶恐和恼怒的怪异的表情,这怪异的表情源于老汉卑微的生存,因为从来没有受过的礼遇和尊重,所以才有了和这场面不和谐的滑稽和可笑。正是这场面的庄严与隆重和老汉的层出不穷的怪异的表情之间形成了绝妙的反讽, 就是这些我们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的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我们麻木的视觉和听觉早已经感觉不到这场景背后的意义,但夏天敏用他特殊的叙事视角向读者呈现出什么是城与乡,什么是官与民,什么又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尊与卑……
二 、感恩和漠然对照中心灵的卑微
身份的低微和生活的贫穷,使得德山老汉对这个世界的要求很低很低,他们已经习惯了就这样寂寞地生存,卑微地活着,来自别人的一点点的帮助和尊重都会使他们感激涕零,更何况德山老汉又遇上了和专员结对子的这样天大的幸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专员送钱又送羊的大恩和大德老汉真不知该如何去报了。小说又通过场景、细节和心理的描写来表现老汉那颗卑微的感恩的心。一是奔跑的场景。自从专员离开村子之后,老汉就在心中不停地思念,他在山上用浑浊的眼睛翘望着黄土地的另一端,静听着山那边的轰轰隆的汽车声,“德山老汉这次是坚信这种声音是冲自己来的了,他就固执成一株弯曲的残树,定定地朝那地方望去许久、许久,那声音终于由地下而地上,由混沌而清晰。那声音是一团灰尘,灰尘怪兽般在黄土地上奔突,渐渐地滚落进村里去了。德山老汉毫不犹豫地朝坡下走,他下坡时失去了往日的稳重。连奔带跌、趔趔趄趄走成童年的状态。德山老汉被卵石绊了一跤,膝盖手掌被擦出血,细碎的砂子嵌了不少在肉里,老汉粗糙地抹抹又飞哒哒地跑。”在电影中,导演把这个奔跑的场景拍成一个特写的长镜头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在孤独的荒凉的大山里,从一个山梁到另一个山梁,老汉在连奔带跌地不停地飞跑,身后卷起黄土阵阵,这急切的奔跑的身影,实际上是老汉的一颗急切奔跑的卑微的心灵,是他对恩人的急切思念,他想向专员表达自己卑微的生命中一点卑微的愿望。但老汉急切的心情等来的却是乡长的训斥:“乡长黑着脸,说刘副专员没来,人家管着几百万人的地区,你以为就像你赶乡场啥时想去啥时去。”没有见到专员,德山老汉就失望难过,并且掏心掏肺地难受,因为“人家多大的官呀,连乡长见了也低头顺脑的,人家对自己却始终是个笑脸。一辈子狗样卑贱,活到这份上也值了”。于是我们看到,作为官员象征的刘副专员的举手之劳的帮助竟会让一个生命如此地感动,如此地思念,又是如此地疼痛?而这一切感念恰恰是因为德山老汉身份的卑微和贫穷。二是通过炒面的细节,再次强化了老汉的卑微的感恩的心。德山老汉看见上次刘副专员爱吃炒面,于是就费尽心血倾出自己的所有做了一袋最好的炒面,“于是,那炒面成了他家的珍品,成了他的渴慕和思念。小女儿眼巴巴地望着悬在梁上的口袋,嘴角流着涎水,小猫样蜷缩着,看得老汉心疼。好几次他都动了念头,想让她吃点,但想想又忍了。人是贱畜牲,有个开头就难得有结尾。老汉怕小女儿尝到好味道了,忍不住要偷偷地吃。”这次专员没来,老汉想让乡长把炒面给专员捎走,“德山老汉解下悬在梁上的那袋炒面,追出去,就只见一团黄尘早已滚去很远、很远。老汉眼里有了泪水” ——那一团滚去的黄土,似乎也带走了老汉那颗沉重的心。在飞扬的黄土中,我们似乎看见了老汉那流泪的痛苦的脸,我们也感受到了老汉那感恩戴德却又无缘以报的疼痛的心,以及这颗疼痛的心灵背后是一个多么卑微的灵魂!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老汉看到炒面,就想起刘副专员,想得钻心钻肺。刘副专员对自己的大恩大德,一辈子都还不了。
当然我们可以理性地分析,德山老汉的感恩是因为他的精神麻木,因为他的愚昧和落后,是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平等的地位,所以才有了对权力和官员的敬畏和感恩。高晓声在他的《陈奂生上城》中,写陈奂生因为坐了县委书记的车而沾沾自喜,并因此而炫耀想提高自己在村民中的地位,结果回去后,别人恰恰为此而高看他。我们的文学史中一再批评陈奂生没有主人翁意识,思想中存在的封建等级观念,以及阿Q精神,当然,这些无可非议。可是当我们面对在现实中无所不在的权力,面对在权力中处处受制,在穷困中苦苦挣扎的陈奂生和德山老汉们的真实的生存处境时,我们只有悲哀和悲悯,我们却没有权利去嘲笑他们的愚昧和麻木,去嘲笑他们的善良和敬畏。
三、人羊对照中生命的卑微
刘副专员送来了一对脱贫的外国羊,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羊的生命价值和人的生命价值在这里出现了荒唐的倒置。老汉的卧室成了羊圈,为了给羊取暖,他们把自己家里做饭从不肯烧的海垡燃着,哑巴老伴把自己的夹袄脱给了羊,而自己却在寒冷的冬夜里冻得发抖;为了羊的生存,老汉把准备送给专员的炒面,从来不舍得让小女儿吃的炒面做了羊的饲料;为了让羊到几十里地以外的草滩上吃上青草,他雇马驮羊,而自己却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跋涉;为了执行专员和乡长的命令,让羊繁殖小羊,老汉按照兽医开的食谱,忍着村民对他的误解,买来了家人从来都不舍得吃的黄豆和鸡蛋,给羊加维生素加钙,而他和哑巴老伴却啃着冰冷的洋芋去遥远的湖边割青草;为了羊,他花去了准备为女儿治病的钱;为了羊,他也没有能够满足女儿要买一条红领巾的愿望,最后为了羊,沼泽吞去了孩子幼小而又苦难的生命。羊比人金贵,人命比羊命低贱。羊的命运凌驾于他一家人的命运之上,扶贫的羊却变成促使他家破人亡的直接力量。这就是小说向我们展示的现实中的荒诞和荒诞中的真实。
显然,这悲剧的原因不在羊,而在羊背后的权力。羊在这里早已成为权力异化的表征。老汉最初对羊关照是因为感恩和报答,但在这个权力构成的等级分明的现代社会里,乡长、村长们的层层高压,羊“只能喂好,不能喂坏;只能喂多,不能喂少!这是政治任务。” “你是典型啊,养不好刘副专员的脸搁哪儿啊?这经验咋个推广?记者来了咋个交代?”他们对老汉的一次又一次的嘱咐,就像一把刀子把德山老汉一步一步逼向了绝望的角落。最后,这一出由权力异化导演出的扶贫闹剧酿成的灾难只有让德山老汉这个卑微而又善良的农民来承担。孩子的死去是对这个悲剧事件的深深的控诉。
小说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夏天敏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和悲悯之情去切身地感受在这个权力交织的世界里,一颗心灵是如何地惶恐,兴奋,痛苦,颤栗,直至破碎,而这一切都源于他生命的卑微。